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又称延续生命支持又称延续生命支持 急诊科急诊科 崔焕崔焕 2016.6.17目录定义禁忌症有效抢救指征和终止抢救指征急诊安全转运复苏后护理的必要性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新进展机械胸外按压仪 心肺复苏 定义:定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
2、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是脑功能的恢复。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有效抢救指征(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
3、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终止抢救指征(1)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2)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3)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可终止复苏。急诊安全转运安全转运转转运途中护理运途中护理转转运运前前准准备备转运前准备物品准备、病人准备、医务人员准备(1)专科会诊,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转运。(2)通知相应科室准备床单位和急救用物,告知患者病情。(3)准备充足的物品、
4、抢救药品、抢救器材。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4)转运风险及及相关事项告知家属签字,办理手续准备转运。(5)评估病情,由高年资护士、医生一起转运。转运途中护理(1)取平卧位,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必要时应用口咽气道。(2)维持呼吸道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看面色、看监护、看胸廓起伏、摸脉搏。(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5)稳定患者情绪,对意识障碍、躁动的患者,可采取适当的约束。(6)认真做好转运途中的病情记录,到达相关的科室后要做好全面的交接。复苏后护理的必要性(1)我国心性猝死的复
5、苏成功率与国外相比仍偏低,幸存者之少堪称“九死一生”,医护人员必须尽最大努力保住本已为数不多幸存者的宝贵生命。(2)猝死的发生把患者彻底划入了未来猝死的高危人群中,进一步诊断治疗是二级预防的需要。(3)复苏成功后患者有新发生的并发症多种多样,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与复苏后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有一定关系。(4)复苏术中,为了争分夺秒,治疗操作往往不够规范,造成一些与复苏术直接有关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处理,预后十分凶险。病理生理改变ROSCROSC后第一个后第一个2424小时小时 ROSCROSC后后1313天天 ROSCROSC后多器官衰竭期后多器官衰竭期 患者痊愈或死于多器官衰竭。患者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苏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