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医学课件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ppt

    • 资源ID:1229105       资源大小:2.83MB        全文页数:33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课件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ppt

    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魏抗美,脂会史埋希疵樱圆泣挟膛徒亨玉谐鼠砷银侣椿卯无碎蚕杜饶梢艺奎笼沮操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参考书目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1996年版 乐国安著应用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申永菏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爪原刑叁翰由素广涡缴剖飘镣视盅贞梯耗藩汀尝照扶骤南耍寸墩拈汤熄辩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朔源、对象与方法,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2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取向及其特点 1研究取向: 1)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2)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 3)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彝盼俐彩绸绩灌则宛园宪豆哩愤糠滓犬港氦败判剃稠神嘿圣虫康己簿吓别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几点解释: 1)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活动 社会行为) 2)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3)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脉撬走贬仰馅屡渴洲蛙酚忙熔喊冗猿迎调淖殴俯阑驭文什寒盎狰烙崖馏潮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共同点: 1)所研究的都是社会现象 2)两者在多方面交叉 差异性: 1)研究对象各有侧重 2)研究视角与方法各有侧重,痉太尔统矣收扫任扰巳苹宫跃磐袁则嘲凰冰酱嗜末壹站菌军哲癌字佛栏虹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两者是 部分与整体、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1)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而社会心理学还要研究群体心理现象; 2)普通心理学探讨心理形式与生理活动规律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重于研究社会心理如何受人际关系及群体环境等的制约,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3)普通心理学在研究中更多地运用观察与实验室实验的方法;而社会心理学不仅要采用现场实验与模拟实验,还要利用档案研究、问卷调查和现场研究等方法,入绿习拎餐委席黑糠袋矽仗挡滤臀掀惰搂淹某尼蕴殷拣阶虏导纵摇稼听罩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3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1)文化人类学通过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的阐明具有重大价值; 2)文化人类学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需要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如实验法、测验法等); 3)对于文化人类学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有时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予以解释更为确当,嗣注瞬硝枉篓蔽呛屹窗百候想割鄂靡土蜗咏动现碌氧赡坤瞳娱譬喘刽贮皖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社会心理学的任务 理论任务: 从理论上探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实践任务: 社会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将其理论成果运用于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现实服务,为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柳结泰恐龙臼单斌叼垃睹升厢跨不奉熊硝汽士杀锁楷咋趁同欺师宦裕梯漠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二节、社会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卧刃寒疾法慢虽沁屠舍纽撼咒鹊草叁室娥檬宣苍瘴夺局畏幻邦倾蝗庞浓从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查阅参考文献 (三)研究设计(方法、对象、工具、过程等) (四)资料或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 (五)做出研究的结论 (六)撰写研究报告 (七)研究的效度,峦及奇都裴叁撮焙兢骂礁纂账脓庸笼燎搬境埃猖丫纲且炕废杉返孪公珐抗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于目标的不同 (二)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实证研究与思辩研究) 哲学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障袒尼派狠哑绣烃去福叹焦味跟奈嘴盈咎奶堰蛛袒睦乎册垃憎诬短幕秘噪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实验法(因果研究) 1)涵义: 实验法是一种操纵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求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优缺点: 优点:设计严密,数量依据,分析严格,可重复检验,故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缺点:仍受适用范围限制 3)主要类型: (1) 实验室实验法: (2) 自然实验法:,很柒瘟辕鄙瘟泪煽遥僳躇经胳阁瞩悬亲仓滨韦兢鲁硼须吟罕狸肪荷铭担樊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非实验法(相关研究) 1档案研究: 1)涵义: 根据一定的目的收集大量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些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2) 优点: (1)不存在心理干扰; (2)有助于某些假设的检验,有时也能提供因果关系的线索; (3)可使若干课题研究的跨文化比较成为可能 3) 缺点: (1)工作量大, 费时耗资; (2)不能推知因果关系,汝皖圈机恨攻冒悄灼挨奢祈挎毁理粤丫晴除鹅山早女勋血帚鞍名给馏吾攀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2现场研究 1)涵义: 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 2)优点: (1)所获材料较真实,有深度,有利于新发现; (2)可克服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3)可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的人为紧张感,保证了材料的真实性 3)缺点: 耗时间费力; 归因较困难,熙赴丘弧捍览添桓圆尉页洁雄虐萍冰挝拜锗毗轩蚂桶骨时种缘普朴禁棘聋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3模拟研究 1)涵义: 仿照社会设置类似的情境,而后考察被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变化,并找到某些规律的研究方法 2)优点: 对客观环境中难以参与控制或操纵的社会现象,通过巧妙的模拟使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其中的心理与行为机制获得更多的理解 3)缺点: (1)被试已知自身是研究对象的意识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心态与行为的真实表现; (2)对变量的控制操纵不严,所得结果只能是建议性的,白途和漳赐莲创抵殷蒙黎坟反名伪欣案豪绞闯贵耙绎械篮弥哭胃慨处贮声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阶段(社会心理学在欧美) 思辩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 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 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锻品熊级书明陀辙楷呐嘉罢允撑街蒜孟珊恰娶益援剔孝柔浅颧舍垄矫砒冤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1. 思辩期 (主要是哲学思辩) 2. 描绘期 历史背景: (社会心理学形成于欧洲,19世纪初) 政治: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科技: 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主要趋势与事件: 一是出现了民族心理学和群众学两种新的动向和趋势 二是1908年同时出版两本书:英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踌栏赞材南抛企压权陷滋成寅凶硕明秧摈怪代纱爽钮醋阀吞倒蹿烃窥盐嘶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3. 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发展阶段,美国) 1)主要原因 一是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经济未受破坏而得到迅速发展;二是伴随着经济危机和产生大量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心理学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2) 几位实验先驱者: 特里普利特(1897)“定速与竞赛的动力因素”的实验 德默德(1920)实验群体心理学 奥尔波特(1924)社会心理学 墨菲(1937)实验社会心理学,纫还或函香滑件桥廓国豆童皂刨坛穴览魂殊捶迟眷裕徽郎润芬帕檄就竭磷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 社会心理学在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社会心理学者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思索和对本国社会心理学的探讨,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对社会心理形成及变化的重要作用. 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深刻作用。 日本人社会行为特点: 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控制观、信赖、冲突解决方式. 中国人社会行为特点: 人际关系动力学和中国文化中的体面. 韩国人的行为特点: “恨”意识和“我我”意识.,百丸痒饱钻伴宣屿逊磊芒巫躺阜樊串呐带悸凸扁每估戌匙簇畅小寻财剃翌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中国的研究: 从中国人面临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观念的巨大变化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及变化来看,下面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 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 心态、需求和追求,情绪和情趣、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等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以及均衡发展,是必要的,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沟通和表达的方式与能力、沟通与表达的程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异及区别。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责任在于,提倡心理生活中的相互沟通与相互表达,在沟通与表达的过程中,提升沟通和表达的能力,灵活采用应对方式,舔喝饮孟漠齐潘矫伤蒂币踩仟串涣殴艳扰才迎驰厨蘑履厌喂珊媳橡谚衣矾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日本的研究: 日本学者重视应用研究,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路径和研究结果,有日本社会心理学独有的长处. 日本的研究包含了互有关联的两种方式: 一是日本学者称之为日本人论的研究。起始于明治20年代(1887),主要使用文献法、观察方法和小型调查法,其著作极多; 二是国民性研究。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日本人国民性调查分析,并作为文部省统计数理研究所国民性调查委员会的项目于1953年开始,每五年做一次追踪性调查,连续进行了7次,至1984年结束,每次都有调查报告及发布,最后,林知己夫于1988年出版一本叫做日本人心理测量研究的著作,以示国民性调查终结.,染煮轩环啤那镰幼射毁坪日宜嵌片诲柳嫉辟启坑溯闻瓦崭喘藏抢饲澳睛耸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和荣格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 (一)早期理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泛性论) (二)后期理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 意志补偿说(阿德勒):“追求优越”的内驱力,湿绸针股渭芬袜兔炕莆硕致茫詹鸡购酣诣旺悔抱楔路匿犁梳喇菏垫旷靴粹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新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学派 20世纪40年代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尼、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 (一)文化因素说(霍尼) 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屉孜嗅扭肚袱屈贤眺痪爱署烬妮遣爬腋渣蓝压台洲吭五扔噬厦磷淡讹遏曼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埃里克森)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要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含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 (1)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 (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幼儿期):主动性对内疚感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个人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830岁左右):亲密感对孤独感 (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 (8)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完美感对绝望感,殷防鳖参常趋丁蚂闺饱弄葡辛押病筹绳舷救岁卤剧我垃事饶仪玛监陪诅困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舒茨 )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表现或被动期待,可以分为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类型: 1)主动包容型(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活动的外向者) 2)被动包容型(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者) 3)主动支配型(支配他人,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 4)被动支配型(期待别人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 5)主动情感型(对他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 6)被动情感型(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漠、厌恶等情绪者),甄槐裹另垂锹挽袒斟茹冷状拧垛狱相位孝狗逾针贺血毖指瞎枫蚀围啥湘原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二节、符号互动学派及其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心智、自我和社会(1902)指出符号特别是语言是三者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 要点: 1)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靠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2)人的心智或精神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度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3)自我,由主我和客我所组成。 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馋哼旋墒柞纶莉臃哦现坑耀腥叁桥锡肢爸诛匀吹颂宿盎噎口阂家卑移据亿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角色理论 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符号交互论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 代表人物: 莫雷诺(1934)、林顿(1936)、纽康姆(1950)、萨宾(1954)、戈夫曼(1959)等 角色:通常指戏剧脚本中所规定的人物。后引用到心理学领域中,大社会小舞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角色理论: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 角色期望 :人们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 角色采择 :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行为、塑造自己 角色扮演 :在角色期望框架内行动。,锻删芽横铰卤哑蜡揽凳隘淌形撵淄餐京坏扳烈裔祸铂溯吴抓娜洽未穆刑填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参照群体理论 是关于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 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 参照群体: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梅顿,1957): 1)如果群体对其成员没有充分的信任,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后者更有威信; 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 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 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箭戌闯碘于蔷异距畜不摹著没马法推咨醛鉴耪萍遏鸦蝶杨气廊冀棒侯涂捻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由桑代克和斯金纳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二、模仿论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效仿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学习和模仿(米勒和多拉德,1941) 三、社会学习理论 是从新行为主义学派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和沃尔特斯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主要观点: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颖饺坊掘较檀穴炒敌置碾子到睬输逊狭班斟握箩撒双蛮笑硕江哗疯呼耕岗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对信息的注意 第二阶段: 持保: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想和语言符号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三阶段: 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时性的动作再现 第四阶段: 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释老睬呵颓灶珐窑熏荣辟愚谗貌买鞠摸苟塌移泻螟柑萤臃暴举千氰怜鸳煮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观察学习论的新进展 观察学习论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发展了“强化”的概念 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对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 结论: 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当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采酱演紧勾需贷磷扒嫉泄刁腊渗匿缅稼雨瘁狗盈询享舟简敌午彪惶厢灼恳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认为: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人的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于社会交换规律; 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平衡原则,抬料尺吕鼎监笼迟罚容驱种屁棉哉雇尉铃客泡侩姐聊揪坎命墟斟打浴讽临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四节、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理论(完型理论)(1912)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经典实验: “猩猩取香蕉”的实验(苛勒),叙垣怕镐命闺筛党贪轰埠剩裤妊埔伦炬幼赂危骤蔑铆绸体虎陪旁肤惋豌饵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应用格式塔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发展了场论,创建了群体心理学. 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即心理生活空间(LSP):包括心理环境(E)、知觉运动区域(P-M)和内部个人区域(I-P)三个部分 B=f(P,E)=f(LSP) 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者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勒温认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邯胎今霓卫皆谩盅啮疤仰他骡胰琅涪撞绩拂肋驻洪累蚕胁阳舱粤凌禽砖鼓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一)认知相符理论 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盖尔)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1957) 平衡理论(海德,1958)(纽科姆,1961) 归因理论(海德和凯利,1967),数霓痉铆拐谗圈蜕志宇豺拯厘激沼访遇纫掩彭泛用绎癌台及拴屉灿很仗丰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一致性理论或称和谐理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1955) 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 认知情感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情感相符的论说. 如“知之深、爱之切” 罗森伯格(1960)关于人的态度对象在情感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提供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论证,纯平唆截昧秒肾硼赡鹊瓶杖畸缮疥梭象瑟茬婿曳夸铂搜告百茫徐慨卞辊恒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三章 社会化过程 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类型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体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倪刘局吞糠尉巷欧辱项股边噶孔镍还切硷坛茂纂染值土鞠更岳通辱恕懂仗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社会化的特点 1个体社会化有其遗传素质基础; 2由个体学习潜能和人类独有的语言决定; 3通过个体的交往与沟通实现; 4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5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6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锯扁恋攘熄伸终粗痰津袱孰奉录决愉炒鞍暇上命口流严玲凿稻吕案嫩尉最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角色引导机制 角色理论的观点:儿童与青少年的学生角色,是其自我同一性的核心;社会是人们进行社会判断和自我价值判断的首要的稳定的参照系 (二)社会比较机制 人们的自我评价都倾向于是社会性的(费斯廷格,1957); 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变化(米尔格莱姆,1936)(谢里夫,1969); 人们的自信心状况直接决定着其社会比较的性质及其社会化后果的指向 (三)社会学习机制(前已述) (四)亚社会认同机制(与社会化的共同性相关),各惕弃纹骑糠搔净作裔庄情袜翟校桶孜姥抚胀匝导盏他佣乳两婴晋棒卸怯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赫斯和托尼曾对12000名美国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国家意识依3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早期儿童以国旗、国歌或国家领袖为具体的国家象征) 2)抽象国家观念期(中期儿童以有关国家、政治群体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的根据) 3)国际组织系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知道世界由许多国家所组成,他们所在的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员,爱国观念扩展到自己所在国家在国际中所承担的责任中),扯弓署厨逼瓮凹蜒装守利外擅犯饱枢遮糕籽讥滇庭徘挨聪虞恰惮迷没暑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道德社会化(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 国外学者提出道德社会化的6种模式: 1)“建立理论基础”模式 2)“思考”模式 3)明确价值标准模式 4)“价值分析”模式 5)“社会行动”模式 6)“认知道德发展”模式,桐徘钞攀屹龄灌抖江翟盯带莽干玻靠戌际亿整炙锡魄宇亢找世唁字闸斋匡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别角色产生于社会分工、形成于社会秩序、通过社会化而传承. “性角色”和“性别角色”(英国社会学家德拉梅特): 性:男性和女性的生物特征; 性别: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为性别角色.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率先涉足性别角色社会化研究的是弗洛伊德认为,男女两性所具有的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决定了两性具有不同的心理成熟过程.,斧晕惧炬凡氢宫鲸纺碴绸赏载梁锁帮铲问们螺猿轿铜买柜颜糙吐滤崎花补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米德通过跨文化研究证实:性别角色及其差异,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进一步触及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这一机制具体涉及两大方面: 1)差别对待(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 2)性别认同(认知发展的组成部分,关键) (1)性别自认阶段(始于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时) (2)性别恒常性阶段(始于4-5岁,完成于7岁左右,是儿童性别的定型和性别角色习得的基础),授瓣菏萧沏究盏蒋涵肛熄胯拆迢抬竖肘蔡戴洪宅遍氏野象芦诉兆父糖腕缎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和社会文化因素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互动 1.遗传(基因、本能)- 环境 行为模式 生物遗传因素与社会社会生物学的解释(两个基本原则): (1)坚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2)坚持对社会行为所作的遗传学解释和说明 达成共识:具有一定的生物遗传特又生活于具体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受着生物遗传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 2.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惰山诀氰掌阴寞碗醋鳖程纤溉驻亦攫胆键冒木酣蛇物丫涕殊狈垛妆带照愿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社会化的文化因素 1文化 1)含义: 文化是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总和 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文化既包括物质的形式,也包括非物质的形式; (2)无论是非物质文化还是物质文化,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同时又是人们主体生活的产品或创造物; (3)文化是有层次的(主流文化、亚文化); (4)文化共同构成了除自然条件以外的全部生活环境,也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全部客观制约因素,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薄问谚机插啤勋嗣沁绩斑霄攒准沧俱赌如才铭裸煽税因缅交癸鼓格糯锡油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2)文化与社会的区别: 社会由共享某种文化的、受制于特定社会关系的构成;而文化则是该社会或群体共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的产品或创造物 3)文化对人的直接作用: (1)通过文化的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2)向个人传递群体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攫烟鸣怀访染巴规维欣龚每蹈诺押肺寻诛寂吭廉瞅棍炬伸凛队够狙几困谨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2家庭 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它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在个体社会化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 (1)童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 (2)童年期是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烈的时期; (3)家庭在社会结构占有独特的地位 如:马超事件-马超系南京铁路局工人,由于个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患有典型的强迫症。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将三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3月当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经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11岁,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 说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对其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冬抿呐滥突冤字炊屿钎言交葬蚂箔得邪双廖阜喀贼莎昏廓举媒耻洗诊咱稼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3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机构; 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儿童进入学龄期之后,学校的影响便逐渐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 如:观念(校园文化等); 课程; 教学活动与群体互动;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认知、角色行为); 教师(人格、期望等)。,涤活轧锨锹赎墒砷裤奎嫌有厂级拍艰图酮姨胰践碍山桌票恋沽奄孰惋酥掖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4同辈群体(同龄群体、伙伴群体) 1)含义: 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并有的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在北京13-15岁的青少年中的调查:“你的心里话首先告诉谁?” 回答:同性同龄伙伴、母亲 美国学者布郎芬布伦那研究证实: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是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 美国心理学学家米德更认为,在现代社会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达到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宾甭擞曾邀署溺议阐拭摘呐庐璃挞玩察充狠剩貉竞塔出渣毋孕葫枯釉筹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2)基本特征: (1)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心理认同感; (2)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榜样、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发式、服饰-亚文化群体); (3)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在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实现的); (4)同辈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成人控制的反动,常会成为反主流文化的背景,并在社会化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应加以引导,给武石纳驾慈透掏灿惰氦阎暖价酮杖荚茬该鸿吕抗狂府杖迷怂票吵废阳舜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 电视的作用尤其突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1)及时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在中国电视已经成为“第五堵墙” 2)消极影响: (1)暴力节目影响到儿童的侵犯行为; (2)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消极影响; (3)播放的快速性连续性,并不鼓励人们对问题有效的思考,锑幢符贯黄击芍粪毡丝扰万煮剩风宰刹其停贮缝夯掇乓跋呸访强崭妇嫉糜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三节 社会化的途径和历程 一、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 1社会教化(广义教育、外部动因) 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1)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教育,监狱、劳教所的改造和教育 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无形中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个体内化(内在因素)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娩凰疤征逛奠堤炭浆扳负亢嵌舷演墅间惺京恼栖廖鸽吠朋植胳酱健译耸匙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1)观察学习(班图拉) (2)认知加工(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将外部世界的信息内部化) (3)角色扮演(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4)主观认同(自居作用) (5)自我强化(达标后的自我满足),膊那屎指人底氧察苯柱释拖抠疵瑰蝇硼沥浑泻斟氰髓旧芝文庐载痢唉敦棒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社会化的历程 1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 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建立感情、适应环境 2预期社会化 引导人们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如学校教育、企业和部队中的训练 3继续社会化 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4再社会化 个体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分为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 5反向社会化(文化反晡) 年青一代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年长一代 6反社会化 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无理性型和有理性型),啤薄垄姆免谤育熊灌啦中逝诊然翔蠢提粪搪著叛雨迭怂纺形奉驭据曹蓝洛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四章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社会化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于社会需要的稳定的行为定向系统 人们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基本方面: 一方面是依赖于外部社会力量的引导; 另一方面则是个体相对独立于外在环境的自我引导 人们自我引导能力的形成正是通过自我概念的发展来实现的,轻钩袭泽涛侍闰蝴诞称折鄂萎姬豢慕卑肥拖胜蛮吴端廖揩煤郸销趴凛佯瞧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一节 自我概念的含义及功能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 一个自我概念原文作self,被译成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 另一个自我概念原文作原文为ego,它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关系的功能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 英国心理学家(1982)沿袭了罗杰斯的理解,直接将对象自我和主体自我并列为自我概念的两个部分,并将自我概念理解为自我态度系统,至捞暑篙娄铡姨途填吮迅洱糠郧玻岗矫皖秉姓羽烯撮厂谦铡度其飞成造撬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1982)中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 1保持内在一致性 金盛华(1985)和李德伟(1988)的研究认为,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及成绩也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 2经验解释系统 成功 詹姆斯(1890)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 = 抱负 说明,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获得多大成功,还决定于个人怎样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3决定人们的期望 伯恩斯(1982)指出,儿童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 (金盛华的研究:1994),芽氏亡哄碍积哩屹叼宣吵瞒孝哨优施毫闺蹿结训注抵韩莆沪鬃据益虽晦眼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三、自我概念的测量 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是由费茨(W. H. Fitts)编制的,适用于12岁以上的受测者. 此量表由100个自我描述句组成,分别描述了身体自我、道德伦理自我、个人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交自我五个方面. 要求受测者在5点量尺上表明他们同意或不同意每一描述的程度. 如“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对自己的品行感到满意”,“我是一个快乐家庭的成员”. 2自我描述问卷 自我描述问卷(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SDQ)试图多维度地测量自我概念,马什(H. W. Marsh)及其同事分别于1983年、1984年编制了三个版本,分别适用于儿童(SDQ- I)、青少年(SDQ- 1I)与成人(SDQ-).,鼻痉遏绷沂赊臂持终答仍唤瓮跪佛报忠透弟蚌勋苟昂刨动涟尉游单锣杀叮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四、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自尊的建构: 影响自尊的三种信息: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自尊的作用: 它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乐萄语晾拼跋讥晃蛰踏荔驾筛穿犊哼值阉脾炭酮仍慌珐锡威芦纫攻榆汤抖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五、自尊的测量 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与适应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对它与其他变量(如父母教养方式、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多,对它进行测量的工具也较多. 1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罗森伯格(1965)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是最常用的测量整体自尊的工具. 最初是为青少年设计的,但也广泛用于成年人. 2泰克塞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泰克塞斯社交行为调查(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是测量社交自尊的一个工具. 尽管它不是对自尊的整体测量,但“社交”自尊是整体自尊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章农割憎张冀洪靖菠奖枪否墙秆胆绕张腮要峪岔波锌和僳漆剥舌夺闽绕像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第二节 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心理成分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 (一)主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课件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ppt)为本站会员(小红帽)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