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高考化学经典例题优秀名师资料.doc

    • 资源ID:1518621       资源大小:3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高考化学经典例题优秀名师资料.doc

    高考化学经典例题篇一: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 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例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B)只有? (C)只有? (D)? 解析 从现代物质结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都是不确切的、对于?(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和中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得到和失去 答案 (D) 评述 本题还旨在提倡化学教学要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因为“史鉴使人明智”、为科学献身”。 (理解、较容易) 例2 (1996年全国)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NH3,H+,NH4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1 2?O CO,C3,HO,2HCO3 ? 22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及应: ? Al3?3AlO2?6H2O?4Al(OH)3?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解析 ,四个反应都正确,C),可以用离子电荷守恒判断,AI3+与AlO2Al(OH)3,因此反应中Al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D),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都是Cl2中的Cl3(3个Cl得3个电子转化为3个Cl即3Cl?Cl),而 ? 00 ?3e ?ClO)1(Cl?。不符合电子守恒,因此不正确。对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 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之外,还特别要注意电子得、失总数是否相等。常见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往往不正确的2 居多(2,3),而本题选的不正确选项只有一个,也导致失误。 答案 (D) 评述 本题属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传统题。但本题要求找不正确的。(理解、较容易) 例3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e ?1 ? 解析 根据这四种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即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按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质子数(原子序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则为:质子数十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得:a,m,b,n,c,n,d,m 然后分别根据选项涉及之元素审视,选项(A)涉及a,m,c,n,变形后为a,c,m,n,(A)不正确;选项(B)涉及a,m,b,n,变形后为a-b,m-n,也不正确;选项(c)涉及c+n,d,m,变形后为c,d,m,n,仍不正确;只有3 选项(D),涉及b,n,d,m,变形后为b,d,m,n,与选项(D)结论一致。 答案(D) 评述 (理解,中等难度) 例4 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6和8(B)16和8(C)12和9(D)11和6 解析 本试题涉及的是前18作出判断。选项(A)是碳和氧能形成CO2,选项(B)是硫与氧也能形成SO2;( MgF2; T1t)的 (A)T1,T2,p1,p2(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解析 首先分析反应:这是一个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低温、高压对反应有利,达平衡时产物Z的物质的量n2大,平衡点高,即图示曲线T2、p1。再对比图示曲线T2、p2,温度相同,压强不同,平衡时n2不同(pl时的n2,P2时的n2),由此分析p1,p2,再从反应速率验证,T2、P1的曲线达平衡前斜率大(曲线陡)先到达平衡,也说明压强是 p1,p(增大反应压强可以增大反应速率)。2 然后比较曲线T2、p2与T1、p2,此时压强相同,温度不同,温度低的达平衡时n2大,平衡点高(曲线T2、p2),由此判断温度T1,T2;再由这两条曲线达平衡前的斜率比4 较,也是T1、p2的斜率大于T2、p2,T1、p2先到达平衡,反应速率大,也证明T1,T2。由此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是T1,T2,p1,p2,选项(C)的结论正确。 答案 (C) 评述 本题是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温度、压强与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速率的逆向思维能力与对图象的观察能力的综合考查。 (理解、较难) 例6 若室温时pH,b的氨水与pH,a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高度可表示为 (A)10a+b-12% (B)10 a+b-14% (C)1012-a-b% (D)1014-a-b% , 解析 分析中首先根据强酸盐酸的pH值(,lg,H, CHCl,H+,10-a(mol L1 )?(1) 又酸、碱中和反应时,不论强、弱,只有所含可电离的H+、OH, 由此可推出一元弱碱氨水的浓度为C氨水=10a,对于弱电解质存在以下关系: , ,OH,c?,10 -a? ?(2) 5 另一方面由水溶液中H+?OH,10-14,及氨水中: pH=,lg,H+,14,pOH,14十lgOH , 得OH =10b14代入(2)式得:10b-14,10-a? a,10b-14/10-a , = 10ab-14×100% , ,10a+b12% 答案 (A) 评述 考察溶液pH合思维能力。 例7 负极:Pb?SO4PbSO4?2e 正极:PbO2?4?2e?PbSO4?2H2O ,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B)O(O5Omol(D)0(2Omol Pb,2e,SO4,PbSO4(电子移项),从而得出电池放电时转移电子数与消耗H2SO4的关系:2e-2H2SO4即e-H2SO4;再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 确定放出Cl2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Cl2,2e。今制得0.050molCl2,需转移O.1Omol电子,因此消耗H2SO40(O1Omol。 6 只有原理清晰,才能思维畅通迅速作出判断。 答实 (C) 评述 考查了原电池与电解池知识的综合应用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理解,中等难度) 2? 22? 例8 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评述 本题着重考查pH值的概念与计算,考查方式是把特殊和具体的问题与普遍、一般的规律结合起来,检查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即考查思维的严密性与整体性,在阅读中必须分析出题干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是本题主要的解题线索。根据这一线索进行逆向思索,它意味着混合前的两种溶 , 液中,酸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与O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据题设,则有:10H+酸=,OH,碱。 进行思维转换,同一种溶液(碱溶液)中,H+离子浓度与OH离子浓度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25?时K=1×10-14,因此上式可变换为: 7 1?10?14 ? +H10H酸= 将方程两边分别取负对数,并稍作整理。 1,pH酸=pH碱-14 移项后得: pH酸+pH碱=15 , 另一解法:10,H+,酸,OH,碱 10H酸 ? 1?10?14? H?碱 移项,H+酸?,H+,碱=10-15 取负对数 pH酸十pH碱=15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 评述 , ,H+,强酸/,OH,强碱,1,10 , 则10pH强酸,10pOH强碱,1/1010×10 pH 强酸 ,10pOH强碱,10 8 ?(14? 1,pH强酸= -(14,pH强碱) pH强酸,pH强碱=15 (综合应用,较难) (见下表3)的状态, 解析 在分析中要注意到题设情景:(1)容器体积固定; (2)反应H2(g),Br2(g)?2HBr(g)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将不影响平衡);(3)编号(1),(3)和已知状态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4)达平衡时HBr在混合气中的含量为a,3(由已知状态推导)。这样对于编号(1)起始状态相对于已知情况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因 xa ? 此平衡不移动,达平衡时HBr的量可以由:2?43 (反应前、后气体总量不变)得:x,2a 对于编号(2),可以先由平衡时HBr的含量不变,设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为y,则: 0.5aa ? 3y,1(5(mol) y 再结合等效代换(按方程式系数关系),相当于HBr起始为O时,H2、Br2各为O.5mol,这样,为满足气 9 体物质的总量为1(5mol和当起始HBr为O,H2:Br2,1:2(已知起始状态)只能是H2为O(O(5,O),Br2为O(5mol(1,O(5,O(5)。 编号(3),先设HBr起始量为x,平衡量为y,通过等效代换转换为如下状态: m?0.51 ? H2为m,O(5x,Br2为n,O(5x,HBr为0,此时n?0.52,x, 2( 3 初态 C1 C20C1+C2 平衡态 C1x C2-x 2x C1,C2 相应以此关系为依据的题,只有两类。如恒温恒压下 (1) 2A ,B ? 2C (总量有变化)初态(mol) ?O.2O0.10O?OO O.2O?0.30 0.100 ?O.10 0 0.20 篇二:高三化学十套经典题(解答的很详细,值得一看) 高三化学十套经典题(解答得很详细,很值得一看)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Si28 S32 Ba137 Ag108 Fe56 Cu64 Cl35.5 Br80 10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 g O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况状下,44.8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C(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A 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16 g O3的物质的量为1/3 mol,其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项错误;Al3,能发生水解且溶液体积未知,故不能计算出Al3,的数目,C项错误;2.4 g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变为镁离子时失去0.2 mol电子,D项错误。 答案:A 2(2014?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调研)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 B(1 L 1 mol/L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11 4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的CH3CH2OH含有NA个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的理解及计算能力。8 g O2为0.25 mol,含有4 mol电子,即含有4NA个电子,A正确;1 L 1 mol/L H2SO4溶液中的H2SO4中含有氧原子数为4NA,但水中还含有氧原子,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当1 mol氧气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Na2O2时,1 mol O2转移2NA个电子,C错误;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错误。 答案:A 3(2014?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 gH18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B(1 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D(常温常压下,100 mL 0.5 mol?L,1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 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掌握情况。10 g H182O中所含中子为12 10 g10,5 20 g/mol mol,A错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B错误。1 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是2NA,如与钠反应,也可能是NA,如与NaOH 溶液反应,C错误。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D正确。 答案:D 4(2014?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2 mol?L,1的醋酸钠溶液中CH3COO,的数目小于2NA B(常温常压下,1.12 L O2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1NA C(将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后,体系中的分子总数为3NA D(1 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常温常压下,1.12 L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05 mol,B项错误;NO、O2混合后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NO2(也会有N2O4),C项错误;羟基为9电子微粒,D项错误。 答案:A 5(2014?山西省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3 A(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分别为7.8 g的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分别是0.1NA和0.2NA C(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小于NA D(1 L 0.1 mol/L的氨水含有0.1NA个NH3?H2O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等,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没有给出NaOH溶液的体积,故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无法计算,A项错误;分别为7.8 g的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都是0.1NA,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为NA,根据pV ,nRT知,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小于NA,C项正确;氨水是弱电解质,有部分发生电离,1 L 0.1 mol/L的氨水中有NH3?H2O分子数小于0.1NA,D项错误。 答案:C 6(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O22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3.2 g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14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00 m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CH3COOH分子数为0.1NA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 ,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NA个O2A项错误;2, 3.2CH4为10电子微粒,3.2 g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2NA,16 B项正确;C项忽视了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体,错误;D项忽视了醋酸在溶液中会发生电离,错误。 答案:B 7(2014?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两支分别装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几滴水,前者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 B(向100 mL容量瓶中加入4.0 g NaOH固体,然后加水到刻度线,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 C(向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加NaOH,溶液颜色由橙色慢慢变为黄色 D(如图所示,随着空气的通入,试管内液面会慢慢上升15 至充满整支试管,而后液面又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溶于水,但前者溶于水放热,后者溶于水吸热,A选项错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物质,B选项错误;因为有不溶于水的气体(如N2)通入,所以液体不能充满整支试管,D选项错误。 答案:C 8(2014?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复习统测)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pH,1的H2SO4溶液中所含H,数为0.2N0 B(26 g CH=CH (聚乙炔)所含碳碳单键数为2N0 C(1 mol Al, 13团簇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40N0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CO2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2N0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该概念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1.0 L pH,1的任何溶液中均含0.1 mol H,A项错误;1个聚乙炔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n,1,不是2n,B 篇三:高考数学经典例题汇总一(含解析)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含解析) 16 例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证明:?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D1A/C1B, 又 C1B?平面C1BD, 故 D1A/平面C1BD( 同理 D1B1/平面C1BD( 又 D1A?D1B1?D1, ? 平面AB1D1/平面C1BD( 说明:上述证明是根据判定定理1实现的(本题也可根据判定定理2证明,只需连接A1C即可,此法还可以求出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典型例题二 例2:如图,已知?/?,A?a,A?a/?( 典型例题一 例1 已知A(0,3),B(?1,0),C(3,0),求D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分析:利用等腰梯形所具备的性质“两底互相平行且两腰长相等”进行解题( 解:如图, 设D(x,y),若AB/CD,则kAB?kCD,AD?BC, ?3?0y?0?,?即?0?1x?3 ?x2?(y?3)2?3?12?16.? 由?、?解得D(163,)( 55 17 ?kAD?kBC, ?AD?BC,若AD/BC,则? ?y?3?0,?即?x?0 ?(x?3)2?y2?12?32.? 由?、?式解得D(2,3)( 故D点的坐标为(163,)或(2,3)( 55 说明:(1)把哪两条边作为梯形的底是讨论的标准,解此题时注意不要漏解(2)在遇到两直线平行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此题中AB、BC的斜率都存在,故不可能出现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典型例题二 (a?2)x?(1?a)y?1?0与直线l2:(a?1)x?(2a?3)y?2?0例2当a为何值时,直线l1: 互相垂直, 分析:分类讨论,利用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进行求解(或利用结论“设直线l1和l2的 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l2的充要条件是方程分别是l1: A1A2?B1B2?0”(其证明可借助向量知识完成)解题( 解法一:由题意,直线l1?l2( 3x?1?0,l2:5y?2?0显然垂直; (1)若1?a?0,即a?1,此时直线l1: x?5y?2?0与直线l2:5x?4?0不垂直; (2)若2a?3?0,即18 a?时,直线l1: (3)若1?a?0,且2a?3?0,则直线l1、l2斜率k1、k2存在, 32 k1?a?2a?1,k2?( 1?a2a?3 a?2a?1)?(?)?1, 1?a2a?3当l1?l2时,k1?k2?1,即(? ?a?1. 综上可知,当a?1或a?1时,直线l1?l2( 解法二:由于直线l1?l2,所以(a?2)(a?1)?(1?a)(2a?3)?0,解得a?1( 故当a?1或a?1时,直线l1?l2( 说明:对于本题,容易出现忽视斜率存在性而引发的解题错误,如先认可两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k1?a?2a?1,k2?( 1?a2a?3 a?2a?1由l1?l2,得k1?k2?1,即(?)?(?)?1( 1?a2a?3 解上述方程为a?1(从而得到当a?1时,直线l1与l2互相垂直( 上述解题的失误在于机械地套用两直线垂直(斜率形式)的充要条件,忽视了斜率存在的大前提,因而失去对另一种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的考虑,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典型例题三 x?y?1?0和l2:x?y?6?0截得例3 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直线l1: 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l的方程( 19 分析:(1)如图,利用点斜式方程,分别与l1、l2联立,求得两交点A、B的坐标(用k表示),再利用AB?5可求出k的值,从而求得l的方程(2)利用l1、l2之间的距离及l与l1夹 角的关系求解(3)设直线l与l1、l2分别相交于A(x1,y1)、B(x2,y2),则可通过求出y1?y2、x1?x2的值,确定直线l的斜率(或倾斜角),从而求得直线l的方程( 解法一: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3,此时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A'(3,?4)和B'(3,?9),截得的线段AB的长AB?4?9?5,符合题意,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1( ?y?k(x?3)?1,4k?1?3k?2,?解方程组?得A?, k?1k?1x?y?1?0,? ?y?k(x?3)?1,9k?1?3k?7,?解方程组?得B?( k?1?k?1?x?y?6?0, ?3k?23k?7?4k?19k?1?2由AB?5,得?5( k?1?k?1k?1?k?1 解之,得k?0,即欲求的直线方程为y?1( 综上可知,所求l的方程为x?3或y?1( 解法二:由题意,直线l1、l2之间的距离为d?22?6 ?52,且直线l被平等直线l1、1 l2所截得的线段AB的长为5(如上图),设直线l与直线20 l1的夹角为?,则 522sin?,故?45?( 52 x?y?1?0的倾斜角为135?,由直线l1: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0?或90?,又由直线l过 点P(3,1),故直线l的方程为x?3或y?1( 解法三:设直线l与l1、l2分别相交A(x1,y1)、B(x2,y2),则: x1?y1?1?0,x2?y2?6?0( 两式相减,得(x1?x2)?(y1?y2)?5(? 又(x1?x2)2?(y1?y2)2?25 ? ?x1?x2?5?x1?x2?0联立?、?,可得?或? y?y?0y?y?522?1?1 由上可知,直线l的倾斜角分别为0?或90?(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3或y?1( 说明:本题容易产生的误解是默认直线l的斜率存在,这样由解法一就只能得到k?0,从而遗漏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一般地,求过一定点 21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高考化学经典例题优秀名师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小红帽)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