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VI设计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探析.docx

    • 资源ID:30946       资源大小:14.1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VI设计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探析.docx

    1、VI设计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探析 V(IVisual Identity)设计是艺术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的优秀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完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逐步探索出适合独立院校的教学体系。根据高校人才的岗位培养目标,VI 设计课程中不断增加学生实践的学时分量,同时以 VI 项目、VI 案例教学与 VI 手册制作的作业方式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展以项目设计;为任务驱动和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一般设计流程的引导下完成实践训练,到课程结束能够完成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VI

    2、设计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实际应用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本课程以强化学生的 VI 创意和设计、制作能力为主的根本目的。一、教学内容的改革VI 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从事该行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按照设计过程系统化;为导向设计的课程体系,企业形象设计的工作流程为:企业调研→理念提炼→企业标志设计→应用系统设计→VI 手册设计制作。采取工作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开展以项目设计;为任务驱动和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具备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定位等 VI 设计的前期实践工作能力,具备 VI 设计从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的创意、设计

    3、能力和 VI 手册的整体制作能力,具备以独立的形式完成一份完整的 VI 手册的实操能力,从而实现了学生对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 VI 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前企业品牌标识开发、品牌视觉识别形象、品牌形象推广等实用性知识,并能熟练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实际任务。结合训练既锻炼了思维又练习了设计软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务综合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换到以教师引导为主的导入项目式教学法,通过对实训项目的完成,使综合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的设计能力相结合,与培养主流电脑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相

    4、结合,拓展新的实践知识。另外邀请企业和设计公司资深设计师作为客座教师,与在职教师共同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教学方式的改革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又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不断进步。三、案例教学的应用课程采用 VI 项目、VI 案例教学法,密切结合社会 VI 设计实例进行形象化教学。针对每一章节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实际案例或授课教师参与的实际项目进行举例论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设计本身就是一项脑力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课堂讲授使用教师自编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

    5、氛,贯彻理论适度、精练够用的原则。四、加强师生课内外交流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师上完课就结束教学任务的传统思维定式,学生如果有问题或对课堂知识有不解的地方可以在课后继续与教师进行交流。任课教师必须把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方式告知学生,通过学院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课件上传到网上,通过网络等手段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学生问题的堆积,这样一来既密切了师生感情,又实现了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五、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本着产学结合、合作办学、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广泛的工学结合

    6、校企合作。与相关广告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项目的训练和岗位实习,聘请业内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2.校内实训室。(1)现代艺术实验室创建于 2009 年,主要面向学院艺术系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现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约 80 平方米,学生计算机 30 台,均为苹果 IMAC MB418 型机,教师计算机 1 台,为苹果 IMAC PRO MB871 型机,另外实验室内还配置有 WACOM 绘图板、投影仪、交换机、覆膜机、支架幕等设备。通过现代艺术实验室的

    7、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拓宽就业范围,从而增加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优势。(2)摄影实验室创建于 2007 年,是一个以数码设备为主的新型实验室,内部设有多功能数码摄影棚、Nikon 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大型闪光灯、广告拍摄台等专业摄影设备,以及摄影配套设备,并配有相同档次的数码编辑室,能够满足室内及室外摄影创作的需要,是同学们学习摄影技术的理想场所,同时配合VI 设计课程需求。六、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课程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等教学资源,模拟 VI 项目和案例,通过将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调集大量的视觉信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

    8、备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设计教学课件,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课件的设计主要以实际的案例来辅助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抽象化的概念引入到实际设计任务中去,在实践中得到对理论的运用和验证,并营造轻松互动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产生最大的效果。2.充分利用实验室,推广演练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现代艺术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资源,将教学演示、作品实例、作品评价等与实训融为一体,结合项目提出具体要求,着重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引导学生将设计方案由多到少、由繁到简进行提炼、升华,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客观的点评,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3.利用网络延伸课

    9、堂教学,注重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利用网络可以便利地上传和下载各种格式的教学文件,组织网络学习共享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交流、讨论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交流互动,即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发送通知等。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的辅助下,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契机,全面进行 VI 课程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研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动 VI 设计课程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参考文献:1李俊峰.关于 VI 设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2韦云.精品课程-企业 VI 设计课程建设探讨J.美术大观,2010(12).


    注意事项

    本文(VI设计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探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