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应用.doc

    • 资源ID:36703       资源大小:397.9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应用.doc

    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数计系)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应用学生姓名: 刘彦雪 学 号: 1290110415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 级: 1204班 指导教师: 范青龙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四号目 录摘 要2(一)、二次曲线的相关定义2(二)、平面直角坐标变换32.1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分类3 2.2 利用系数的影响规律化简方程4 (三)、应用举例7 (四)、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11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应用刘彦雪摘要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是二次曲线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分别总结出很多有效的方法。文献给出了通过对二次曲线方程配方变形、直角

    2、坐标变换对二次曲线方程进行分类、化简;然后根据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时参数t的几何意义,确定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从而解决了利用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对二次曲线方程分类,化简时运算复杂或无法确定图形具体位置等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定义进行归纳总结,运用验证类比以及大量的举例对二次曲线化简作了说明,其次给出了一些方法和过程及证明,然后作出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定义; 二次曲线; 平面直角坐标变换 (一)、相关定义 1.1.在平面上,由二元二次方程 所表示的曲线,叫做二次曲线. 1.2 有唯一中心的二次曲线叫做中心二次曲线;没有中心的二次曲线叫做无心二次曲线;有一条中心直线的二次曲线叫做线心二次曲线.无心二次曲

    3、线与线心二次曲线统称为非中心二次曲线. 1.3 把一个点对于某一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称为同一个点对于另一种坐标系的坐标,这种变换称为坐标变换. 1.4 由曲线方程的系数给出的函数,如果在经过任意一个直角坐标变换后,它的函数值不变,就称这个函数是该曲线的一个正交不变量,简称不变量. 1.5 二次曲线的垂直于其共轭弦的直径叫做二次曲线的主直径。(二)、平面直角坐标变换 二次曲线F(x,y)=0经过仿射变换,的仿射对应的图形仍为同类型的二次曲线,并且二次曲线的中心在仿射变换下还是二次曲线的中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坐标变换,是二次曲线的方程在新坐标系里具有最简形式,然后进行二次分类。 2、1二次曲线

    4、方程的化简与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由旧坐标系变为新坐标系需要分两步来完成,则二次曲线方程(*)在移轴公式为,其中表示平面内一点的旧坐标,表示点的新坐标, 表示新坐标系的原点在旧坐标系下的坐标,则二次曲线方程(*)在转轴公式为,其中, 为坐标轴的旋转角.在转轴下,二次曲线的新方程为F(),这里。因此,在转轴为下, 二次曲线方程系数的变化规律为:1) 二次项系数不变;2) 一次项系数变为,;3) 常数项变为 因为当()为二次曲线的中心时有,所以,当二次曲线有中心时, 做移轴,使原点与二次曲线的中心重合,那么在新坐标下二次曲线的新方程中一次项消失。则,新方程为,这里.因此,由此可知系数变化规律为:1)

    5、 二次项系数的变化仅与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转角有关;2) 一次项系数的变化仅与原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和转角有关,特别是,当原方程无一次项时,转轴后也无一次项;3) 常数项不变. 2.2 利用系数的影响规律化简方程当时,二次曲线为中心二次曲线,其中心满足根据移轴对二次曲线方程系数的影响规律,若取为坐标原点,则二次曲线方程可化简为:其中由此可知中心二次曲线的化简一般是先移轴后转轴.当时,即(*)为非中心二次曲线,如果时,取转角满足, 使得 从而消去方程中的交叉项,由此可知非中心二次曲线的化简一般是先转轴后移轴. 注意:利用坐标变化化简二次曲线的方程,如果曲线有中心,那么为了计算方便,往往先移轴再转轴。

    6、定理1:适当选取坐标系,二次曲线的方程总可以化成下列三个简化方程中的一个:(I);(II);(III). 证明:我们根据二次曲线是中心曲线,无心曲线,线心曲线三种情况来讨论 (1)对于中心二次曲线,我们取它的一对既共轭又互相垂直的主直径作为 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二次曲线在这样坐标系下的方程是 因为这时原点就是曲线的中心,根据定理的推论推知,其次,二 次曲线的两条主直径(即坐标轴)的方向为1:0与0:1,他们相互共轭,因 此有,所以曲线方程为(I)(2)对于无心二次曲线,取它的唯一主直径为x轴,而过顶点(即主直径与 曲线的交点)且与非渐近主方向为方向的直线(即过顶点垂直与主直径的直 线)为y

    7、轴建立坐标系.这时的曲线方程 ,因为这时主直径的共轭 方向X:Y=0:1,所以主直径的方程为, 它就是x轴,即与直 线 y=0重合,所以有,又因为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所以(0,0) 满足曲线方程,从而又有,其次由于二次曲线是无心曲线,所以 而所以有,因而曲线方程为 (II)(3) 当已知为线心二次曲线,我们取它的中心直线(即曲线的唯一直径也是主直径)为x轴,任意垂直它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因为线心二次曲线的方程是方程中的任何一个,第二个方程表示x轴的条件为,而第一个方程在的条件下,不可能再表示x轴,所以它必然是恒等式,因而有所以线心二次曲线的方程为(III)定理证毕。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二次

    8、曲线三种简化方程的系数的各种不同情况,写出二次曲线的各种标准方程,从而得出二次曲线的分类。定理2 并且通过适当的选取坐标系,二次曲线的方程总可以写成下面九种标准方程的一种形式: (抛物线)(两平行共轭虚直线)(两直线重合)(三)、应用举例例1:化简二次曲线方程,并画出它的图形。解:因为,所以曲线为中心二次曲线,解方程组得中心的坐标为x=0,y=2,取(0,2)为新原点,做移轴原方程变 为,在转轴消去得cot2=0,从而可取,故 转轴-3 -2 -11 2 34321 公式为经转轴后,曲线化为最简形式为(标准形式) 这是一个椭圆。 上面介绍的通过转轴和移轴来 化简二次曲线方程的方法,实际 是把坐

    9、标轴变换到与二次曲线 的主直径(即对称轴)重合的位 置,如果是中心曲线,坐标的原 点与曲线的中心重合;如果是无 心曲线,坐标的曲线与曲线的顶点重合;如果是线心曲线,坐标原点可以与 曲线的任何一个中心重合,因此,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只要先求出曲线的 主直径,然后以它作为新坐标轴,座坐标变换即可。 例 2化简,并做出草图. 解 因为 所以曲线为线心曲线.故有唯一的直径即中心线,其方程为 取它为新坐标系的轴,再取任意垂直于此中心线的直线为新坐标 系的轴,作坐标变换,这时的变换公式为 解得 代入已知方程,经过整理得.即或. 图形如下 显然用坐标变换法化简二次曲线的方程,计算量大,但能做出几何图形. 例

    10、3 求曲线的简化方程并做出草图. 解 因为,即二次曲线为中心二次曲线. 由得中心坐标为 由知,取,则 又故 . 又因为即由定理1知而又是特征方程 的两根,所以. 所以曲线方程在坐标变换 下可化简以为 图形如下(四)、结束语我们研究了二次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化简,展开了对二次曲线的一般情形的讨论,讨论了一般二次曲线的特殊化简,以及在转轴下,二次曲线系数的规律,以及旋转角的问题,特别的,我们利用了二次曲线主直径的方程,从而使二次函数的几何理论与代数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得一般二次曲线的方程化简、作图以及根据二次曲线方程的度量分类也就比较简便的联系在一起了。本文针对所查文献资料给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并结合此方法给出一种既易于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又易于作图的简便方法.这种新方法是否就是最简单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二次曲线是中学平面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更好地把大学空间解析几何里的研究二次曲线的相关内容与高中二次曲线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指导中学二次曲线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去研究的方法.今后可在不同的几何观点下去研究二次曲线的相关问题,而用高观点去指导中学有关内容的教学. 参考文献1 吕林根,许子道.解析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注意事项

    本文(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应用.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