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健康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论文.docx

    • 资源ID:425645       资源大小:12.7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健康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论文.docx

    1、健康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农村离异家庭小学生教育初探摘要:随着农村离婚率的提高,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成为了学 校不容小觑的一个新问题。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更有切身体会。对这些孩 子的教育不能像对待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特别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要去 探索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应该从爱出发,寻求恰当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走 出阴霾,重获新生。本文从农村离异家庭学生的现状、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教育两 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加以分析,谈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方 法。关键词:农村小学、农村离异家庭、离异家庭学生现状、学校教育、爱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引

    2、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造成农 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农村离婚率的提高。而农村离婚率的提高又造成农村留守儿童 中更加特殊的一个小群体一一农村离异家庭子女。这样的一个小群体在农村小学阶 段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了学校不容忽视的一个新问题。一、农村离异家庭学生现状。现状一:离异家庭老人承担不了教育的责任。在农村,父母离异后98%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由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外出 打工,常年不在家,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连最起码的亲情都淡化了。大多数孩子 的父母根本没有承担孩子责任的意识,更别说承担孩子教育与爱的责任了。他们把孩子扔给家里老人之后外出打工,不闻不问。孩子的吃喝拉撒及教育全 部交给祖父母。可祖父母年龄大

    3、身体上、精力上有限,再加上经济上的拮据,知 识上的匮乏,教育观念上的淡薄,使他们对孙辈只有爱,只注重物质上满足孩子,处 处迁就以弥补孩子情感上的缺失,而缺少精神上、学习上的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心 理上、精神上需要什么老人无法弥补,更不要说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家庭 教育环境了。现状二:离异家庭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一般情况下,离异家庭学生,受到自身家庭破裂、社会舆论压力及个人心理素 质等诸多因素影响,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来说, 犹如天塌了一般。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敏感又脆弱,无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无法面对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以往的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

    4、的)与现在的悲凉 (家人的四分五裂),再加上看到别的孩子健全的家庭,这突然的落差,致使孩子变 得敏感、抑郁、胆怯、自卑等,缺乏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认为这些孩子的表 现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有的孩子变得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在背后会议论自己,议论自己的家庭, 认为别人看不起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厌烦他人;(2)有的孩子变得自我封闭,由于缺乏安全感和与人交流的信心,所以不愿与 别人交流;(3)有的孩子变得暴躁易怒,认为全世界都欠他的,动不动就攻击别人,而且 不但自己的错不肯承认,还反咬一口,把错推到别人身上;(4)有的孩子是混合类型的,以上几方面特点几乎都具备。个中案例:我班的小文就是

    5、这样一类孩子中的典型,混合类型的:自卑、胆怯、缺乏自信、 缺乏安全感、脾气暴躁、爱攻击别人、推诿错误。一次上课时,我正讲着课,突然 发现小文和她同桌两人的小脸都很难看,怒目而视,但是又怕被老师发现,小手在 下面较劲。这样怎么能行。我很着急,直接处理又怕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所以用眼 睛瞪了他们一会儿。他们意识到老师发现了,只好收手。下课后,我找他们问问原 因。小文怒气冲冲地,一到我跟前就开始告同桌的状,说欺负她。而同桌马上委屈地辩解说,不是那样的,是小文挤他,给他划分界限。这些话 和小文原来的同桌小豪说的一样,另外好多同学也反映小文的种种不对做法。小文 的不合群与她个人有关系,父母离异,长期跟着奶

    6、奶生活。奶奶的管教不听,经常 跟奶奶顶嘴,自私霸道。也与同学们年龄小,对事对人的看法单纯有关。针对他们 的问题,我就事论事,直接指出了他们各自的不足。小文自知理亏,当时并没有反 驳,情绪低落地走了。这样的处理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本没什么,老师处理完, 给孩子们一个交代,这件事对孩子来讲就过去了。可是对于小文,这样的处理就不 行,她接受不了。因为在下节课的课堂上,我发现她趴在课桌上,没有了生机。是 在想自己的不足,同学的指责,还是在生老师批评她的气呢?还是事后我陷入深 深的思考之中。二、农村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教育一一爱。(一)对离异家庭的学生更要爱。离异家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爱,

    7、缺少安全感。特别是小学生, 在学校时强烈的表现为:一想得到老师的关爱;二想得到同学们的友爱。所以,学 校作为除了家庭之外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更应以爱为基础,对他们进行管 理和教育。如上文提到的我班小文,父母离异之后,把她扔给奶奶,就外出打工去 了,对她不闻不问。从那以后,小文开始自暴自弃,作业拖拉不说,甚至到后来干 脆不写作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她和同学关系也非 常紧张。如此种种原因,使她变本加厉地和奶奶对着干,奶奶说什么都不听。她的 奶奶多次向我哭诉:小文可真不听话呀!衣服脏了叫洗不洗;头发长了叫剪不剪, 脏了叫洗也不洗。你看她脖子上的灰多厚,这可怎么办呀?

    8、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 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会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离异家庭的孩子比较敏感, 如果有了好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使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认可,获 得愉悦和满足,以引导他们向正面发展;如果有了问题,只要不是违反原则性的, 也一定不能直接指出,批评了事,要掌握一定的批评技巧,采取比较委婉的做法, 间接地引导,启发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给孩子留住自尊。上文个中案例中提到的小文,由于我的做法不够恰当,导致小文的情绪低落就 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同一句话,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可能不会太在意,但 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起

    9、到的作用,不管好坏都会很大。此次我吸取教训, 针对小文的这种特殊情况,以爱为基础,运用较委婉的做法对她进行管理和教育。 在班级,我要求班内其他同学不得歧视她、排斥她,而要帮助她、亲近她,要求品 学兼优的同学主动与她做朋友,生活上多多关注她,与她谈谈心,以排解她的心理 困扰,学习上多多帮助她,以提起她的学习动力;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学生活 动,我让她积极参与,让她感受参与的快乐。这样的做法,使她随时随地都能体会 到尊重,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温暖。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小文转变了。 虽然变化不怎么大,但是我相信时间久了,是挡不住我“润物细无声铁杵磨成针 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的。(二)用爱帮助

    10、离异家庭学生重获自信。离异家庭学生的成绩大多不好,再加上离异家庭孩子这个特殊标签,使他们不 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看到的大多是歧视、怀疑的异样目光。长此以往,他们内 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排斥他人,丧失自信。我常常关注这些孩子。例如小文,在学校 我经常发现她课间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班级中的女生做游戏,如跳皮筋、踢径子等。 她那羡慕的眼神,看着真让我心痛。于是,我把小文叫到身边关心地问她:“为什 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玩? ”看我发现了她的小秘密,她似乎不好意思了,局促不安地、 低声地说:我不敢,同学们不会和我玩的。看到这样的她,我更加心痛了,连忙鼓 励她说:你去试试,相信自己,同学们一定会和你玩。通过我的耐

    11、心鼓励,几天之后,小文已可以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抓住自信这个要素,帮助他们重获自信心。离异家庭 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变得敏感、消沉、失去自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长期失 去自信,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有义务,更有责 任为孩子重获自信,得以重生。虽然离异家庭学生的过去我们是没法改变的,但是 他们的现在我们是能够把握的,他们的将来我们是可以创造的,因为我们是他们的 老师。(三)学校和离异学生家庭搭建爱的桥梁。当然,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只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学生的家庭相 联系,搭建爱的桥梁。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要告诫家长

    12、虽然他们 离婚了,但是仍然是孩子的父母,绝不能忽略孩子,要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他 们虽然离婚了,但是绝不能耽误孩子的未来。即使他们身在外地,也要多关心孩子, 使孩子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爱。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再远的路程也阻挡不了交流的脚步。教师与家 长,不仅仅与学生的祖父母,更要与学生的父母,通过班级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 保持联系,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交流沟通,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 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的措施,实施关爱教育。这样家校合力,以爱为基础, 具体的教育效果会翻倍。如:通过与远在异地打工的小文父母沟通,使他们意识到 一一在家乡还有个孩子,需要他们尽责任和义

    13、务,还需要他们的爱。同时,把小文在学校的表现与小文父母沟通,商量对策,有针对性地加以关爱 教育。现在的小文变化很大,不但成绩有了进步,敌对性情绪少了,合群了,就连 奶奶也说小文与她对着干的时候少了,时不时地还会有笑容挂在她的小脸上。这是 因为小文感受到了爱一一家人的、老师的、同学的。(四)对不同类型离异家庭学生爱的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离异家庭学生,虽然在表现上存在共性,但是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 论,要区别对待。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对离异家庭学生建立档案,因人 施教,进行有针对性地关爱:(1)要充分地理解、尊重、信任、爱护离异家庭学生;(2)可以采取“你帮我,我帮你教育模式,以友爱互

    14、助的形式,打破离异家庭 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阻碍,使他们愿意并乐意与人交往,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同伴 间的友谊,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3)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尽量弥补离异家庭学生缺失的爱,充分发挥亦师亦母 亦父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多多关注他们,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对症下药”,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隔阂,激发他们心理上的上进。如:我校三年级同学小雅,她就是典型的缺少爱,渴望爱的孩子。父母离异,在 家只有爷爷照顾,穿得遨里遨遢,头发蓬乱。她很少和同学们玩,经常一个人孤孤 单单。看到形单影只的小雅,看到她那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爱的眼神,既让人揪 心,又让人心疼。她特别喜欢她的英语老

    15、师。我经常看见她在三年级教室门口向学 校大门口张望。只要一看见她的英语老师出现在学校大门口,她就会兴奋地飞快地 迎上去,问这问那,问哪节课是英语课。此时她脸上那少有的笑容,看着是那么幸 福。孩子为什么对英语老师那么亲热呢?因为英语老师是她妈妈的朋友,因为有了 这方面的优势,这位老师就经常和她谈心,鼓励她、引导她,促使她上进。因此当 她看到英语老师时,就像是见到了妈妈,或许是从英语老师身上寻找到了缺失的母 爱吧。别看离异家庭学生表面上冷冷的酷酷的,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其实他 们的内心是特别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爱的。因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缺失的、需要的就是关注、理解、爱。所以,我们只要于

    16、 恰当的时机给予关注,给予爱,他们就会百倍回馈于你,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 实大多数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特殊的原因,比普通家庭学生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 的幸福,也更懂得给予别人。总之,农村离异家庭的现状,促使农村小学重视农村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刻 不容缓。家庭方面,父母的离异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请那些远在外地打 工的父母,不要以身处异地而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让孩子再受到二次伤害,而要爱 孩子,关注孩子,使他们感受到小家的温暖。学校方面,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关注这 个小群体,制定相应的对策,关爱他们,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这个大家的温暖, 不让这些孩子输在起跑线。相信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这样的一个特殊小群体, 就会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注意事项

    本文(健康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