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谈谈计算教学中如何“减负提效” 论文.docx

    • 资源ID:447797       资源大小:16.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谈谈计算教学中如何“减负提效” 论文.docx

    1、谈谈计算教学中如何“减负提效”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掌握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很多教师一直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有的老师过分注重知识性,让学生抄法则,背口诀。这样的教学过多的注重学生运算知识的掌握,过多的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多方面数学能力的发展和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常此以往,致使许多学生学得累还没有效果,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有的老师过分依赖熟能生巧。的确,熟是能生巧,但它必须建立在通过老师实施有效、富有个性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真正理解了问题本质的基础上,他们才

    2、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否则,单纯地想利用多练、搞题海战术来达到T,恐怕是欲速则不达,只会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变成了习题的奴隶。教师想在计算教学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数学计算课堂,真正实行减负提效。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验,不断反思,总结如下方法:一、预习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一一总想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数学教学,许多时候是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知识得到发展的。在教学中抓住知识上的联系或者类似、相通之处,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鼓励学生自主探

    3、究,就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不需要死记硬背计算法则。如教学三年级的笔算乘法时,我大胆运用知识的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预习时自主探究。当他们探究顺利时就会很自信,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当他们算不出来时,就会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这时老师的点拨、指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探究时,带学生动手做数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能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表象的建立,主动去探究。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例题是36x2,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法是直接列竖式教给学生。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对一些学生来说,还是没搞清,而这恰恰就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

    4、我设计了摆小棒,用小棒上下分别摆出1个36后,学生直观地看到左边共有6捆(60根)小棒,右边共有12根小棒,可把12根里的10根捆成一捆,进到左边的6捆里,得7捆。通过这样的一摆、一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进位的方法,突破了难点,也为以后自主探究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在做数学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三、交流时,启发多种算法。一个问题有多种算法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思维方法去解决,交流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论每种算法的优点,从而达到优化的过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44时,学生的方法很多,25411,254+2540都很好,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哪种更简便、

    5、最实用。通过互动交流、讨论比较,经历了各种算法的再认识过程,有利于构建学生优化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也有利于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从而提高数学计算的能力。四、反馈中,强化学生的数感意识。数感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如三位数加减时,对400与600,197与203,简便运算时对25与4的敏感等。这种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认真扎实的知识学习,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练习,通过一些必要的联系,达到强化数感的目的。反馈时要注意:1、注意反馈时效性。有些反馈需当堂完成,如巩固新知。有些反馈可以常常练,如口算练习,易错习题等。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数

    6、感。2、变换反馈的形式。低年级小朋友可以以玩促学,如教学凑十加法时,让学生利用10个手指,玩玩手指凑十。口算时,开火车,夺红旗都是不错的方法。高年级可进行口算比赛,听算练习,我是巧算小能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数感。3、精选反馈的内容。反馈时即要巩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就需要我们老师精选习题。从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培养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逐层练习,循序渐进。坚决反对重复练习和不必要的无效练习,从实际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有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可采取分层练习。总之,在计算教学中,从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就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达到减负提效。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注意事项

    本文(谈谈计算教学中如何“减负提效”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