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A.柳条湖事件的发生B.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C.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D.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3.1935年,日本蓄意制造一系列事件,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发展B.扩大华北地区的民主自治范围C.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D.推动华北地区文化交流4 .一二九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主要口号不
2、包括()A.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 “反对华北自治”5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争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权B.打回东北去C.逼蒋抗日D.投靠红军6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为了与国民党实现彻底合作7 .七七事变发生的地点是()A.沈阳8 .北平C.上海D.南京8.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国民
3、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9.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中国军民达()A. 10多万人B. 20多万人C. 30多万人D. 40多万人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1.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多次会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不包括()A.赵登禹B.佟麟阁C.李宗仁D.张自忠12.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的意义是()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
4、心,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13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A.瑞金B.延安C.西柏坡D.井冈山14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15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正面战场为主导,敌后战场起辅助作用B.敌后战场为主导,正面战场起辅助作用C.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D.两个战场各自为战,互不相关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45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
5、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反应有哪些?(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影响。(5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6、问题。材料: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发动者分别是谁?(4分)(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5分)(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
7、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1)材料一中的“大事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影响?(6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国共两党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3)在此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5分)三、论述题(10分)1.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四、开放性探究题(10分)1
8、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请你选择一位你最敬佩的抗日英雄,介绍他(她)的事迹,并谈谈从他(她)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品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C5.C6.A7.B8.C9.C10.B11.C12.B13.B14.D15.C二、材料解析题1.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6分)(2)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
9、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4分)(3)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5分)2.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4分)(2)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为实现共同抗日。(5分)(3)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6分)3. (1)大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6分)(2)都主张抵抗日本的侵略。(4分)(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击日军。(5分)三、论述题1从局部
10、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但此时蒋介石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阶级矛盾仍较为突出。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一变化促使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推动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团结了全国各阶层力量共同抗日,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0分)四、开放性探究题1.示例:我最敬佩的抗日英雄是赵一曼。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被捕。在狱中,敌人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她供出抗联活动情报,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学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毫不退缩;还学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使命。(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