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

    • 资源ID:470543       资源大小:14.9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

    1、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 .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B.番薯C.占城稻D.小麦3北宋时期,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这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南方手工业发展迅速C.北方手工业逐渐衰落D.丝织业成为主要手工业4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A.邢窑B.越窑C.哥窑D.景德镇5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B.北宋后期的四川地区C.南宋前期的四川地

    2、区D.南宋后期的四川地区6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7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末年8 .北宋中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8 .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出现早市和夜市9 .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C.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D.交子仅在四川地区使用10 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B.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C.棉

    3、花种植区由两广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D.茶树的栽培主要在北方地区10.宋代造船业发达,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哪一地区的造船业水平很高()A.广州、泉州、明州B.开封、杭州、扬州C.苏州、湖州、景德镇D.长安、洛阳、南京11.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2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A.兵工厂B.船坞C.造纸厂D.印刷厂13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 “扬一

    4、益二”B. “苏湖熟,天下足”C. “无徽不成商”D. “湖广熟,天下足”14.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15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广州十三行16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17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5、A.宋朝时,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B.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C.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D.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18.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战乱较少B.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实行重商主义政策19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广州B.开封C.泉州D.临安20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商业贸易的繁荣B.造纸术的发明C.印

    6、刷技术的进步D.金属货币携带不便二、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农业的发展?该地区成为重要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完成于何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关系。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

    7、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1)材料一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3)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2 .简述宋代手工业兴盛的具体表现。3 .说说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情况。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 .D5 .A6 A7C8 .D9 .D10 .A11 .D12.B13.B14.A15.A16.B17.BCD18.D19.D

    8、20.A二、材料分析题(1)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等。(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3)材料一反映的宋代农业的发展是材料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之一,农业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而经济重心南移又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农业等各方面经济的发展。2.(1)交子。四川地区。(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3)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三、简答题1 .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

    9、术提高;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2 .宋代手工业兴盛的表现:纺织业方面,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制瓷业方面,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方面,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了指南针。3 .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情况:商业城市兴起,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