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
《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 .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B.番薯C.占城稻D.小麦3北宋时期,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这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南方手工业发展迅速C.北方手工业逐渐衰落D.丝织业成为主要手工业4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A.邢窑B.越窑C.哥窑D.景德镇5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B.北宋后期的四川地区C.南宋前期的四川地
2、区D.南宋后期的四川地区6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7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末年8 .北宋中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8 .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出现早市和夜市9 .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C.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D.交子仅在四川地区使用10 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B.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C.棉
3、花种植区由两广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D.茶树的栽培主要在北方地区10.宋代造船业发达,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哪一地区的造船业水平很高()A.广州、泉州、明州B.开封、杭州、扬州C.苏州、湖州、景德镇D.长安、洛阳、南京11.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2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A.兵工厂B.船坞C.造纸厂D.印刷厂13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 “扬一
4、益二”B. “苏湖熟,天下足”C. “无徽不成商”D. “湖广熟,天下足”14.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15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广州十三行16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17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 年级 下册 宋代 经济 发展 课后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