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2000字.docx

    • 资源ID:47147       资源大小:14.0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2000字.docx

    1、北京法源寺读后感2000字当人们提起李敖,尽管指意各不相同,却都不约而同地印证了一个事实:他确实吸引目光。他凭才华横溢而出众,一生著书百余本,称“大师级学者。他以离经叛道而闻名,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张口骂遍古今中外。他因风流倜傥而瞩目,写过的情书集结成册,最对谁魂牵梦绕惹人遐想。也因此,他一生树敌无数,毁誉参半。抛开是非风雨,这里只想聊聊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这本书以戊戌变法的大背景作展开,把无数个中国历史事件用法源寺作串联,探讨了生死、家国、忠奸、僧俗、因果等众多主题。主角是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也是嬉笑怒骂之外的李敖自己。一、传统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之心李敖曾形容自己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一个错

    2、误的地方。对他来说,台湾太小了,祖国太远了。透过这本书,隐约可见他所憧憬的那片天地。“大变局时代,读书人的真正出路不在应试做官,而是以行动救世,甚至不惜舍身成仁。这是本书在卷首即点明的主题。故事发生在摇摇欲坠的晚清里,一批知识分子决心尽弃俗学,以行动救世。在这过程中,如历史实际展开那样,他们面临了慈禧、光绪、守旧大臣、外国势力轮番角力。在知识分子内部,君主立宪还是革命的讨论也不曾停歇。与其他历史小说不同的是,李敖以大量笔墨描写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心路历程,面对着国家命运和个人抉择,不停思辨。对于忠奸时,他借康有为之口,认为应大忠于天下,而非小忠于领袖。对于生死,他站到梁启超和谭嗣同一

    3、起,赞叹冲决网罗、为信仰殉道的英雄境界。对于普通人,他认为即便是弱者,如果能鼓起勇气“休怀粉身念,也能做出不小的事。李敖的个人经历那么是对上述内容的印证。他学生时代曾与恩师严侨密谋,方案投奔大陆被捕;壮年时与国民党政权相抗,一支笔战天斗地,身陷囹圄多年;晚期进军台湾政坛,朝当局政治乱象开火,怪招百出。他一生致力于理想,不屈从权威,并甘愿沦为阶下囚,这是一种大丈夫格调,也是一种有为的理想主义。而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讲,“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其主要动力之一。从这种经世致用的情怀和知行合一的功夫来看,李敖确是百年前仁人志士中的一份子,只是被置换了时代和战场。二、“明知不可为而为

    4、之的殉道精神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谭嗣同舍生取义的过程,关于生死有几场精彩的思辨。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借谭嗣同之口,李敖说真正的仁者、智者、勇者,都是“死去活来的人。要“先把自己变成虚妄,虚妄过后,一无可恋、一无可惜,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妄成真。拿殉道来说,一般敢于徇道的人比拟单纯。因为单纯,容易有勇气,不会三心二意。而真正的殉道应是文天祥式的,不是凭借强烈的感情慷慨成仁,而是即便在无尽的黑暗中失去一切,却仍平静沉着面对,最终求仁得仁。李敖的心底住着一个谭嗣同,或者说文天祥。构思北京法源寺一书时,李敖正身处牢狱。在总计六年多的监禁里,充沛体验了空间的狭仄、时间的漫长、刑

    5、求的严酷、以及爱情友情的背叛。他深知一个理想主义者要付出的代价,于是写道:“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沉浮,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体的迫害许多优秀的个人为群体做事,必须事先就得抱有最后还得被群体出卖的危险。“你想救中国吗?你想走这条路,你就不得不先做一番准备你不要奢求,你求仁得仁就好了,一笑而死吧。群体会歌颂你,那也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后公正自在人心。谭嗣同、文天祥选择为信仰舍生取义,李敖那么化身成积极至死的斗士。他们就像玻璃上的苍蝇,无比清醒地知道前途是没有的,却仍然选择去做了。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是悲壮的,是洒脱的,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以出世

    6、之心做入世之事。三、与自己作战的意志力量书中有一段谭嗣同的自白,写道:“人的痛苦是只能同敌人作战,不能同朋友作战;或只能同朋友作战,不能同自己作战。只有性格上大智大勇又光风霁月的人,才能自己同自己作战,以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作战。李敖身上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如果把其他人比作需要充电的蓄电池,他就是一台随启随用,不会枯竭的发电机。尽管不分明他这股绵长深厚的力量来源于何处,我们却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把战斗引向自己,不断和自己作战,就会越来越强。长期与黑暗缠斗,并没有使他与黑暗融为一体。相反,他说“在暗室里,我要自造光辉,凭借强大的精神意志归来开放。2008年,在阔别大陆50多年后李敖终于重返故乡,参观了北京法源寺,并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最高学府作演讲,主题分别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面对着祖国的大小朋友,他谈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谈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谈尼姑思凡,所以务实。这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令人不禁感慨,强人李敖。时间总是周而复始地前进,那个边远戊戌年里的风霜血泪已化作尘土,21世纪的戊戌年里,李敖也已离去,而法源寺千古伫立。李敖常说“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是大师还是狂人,又将在这一轮轮的历史往复中由时间验证。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法源寺读后感2000字.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