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 资源ID:496337       资源大小:3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分:3适用年级:2019级三年制高职适用学时:51一、课程代码B240101015二、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地铁工程施工岗位上,从事相关建筑结构和地下结构设计、施工的专项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铺路石”品格,为学生日后从事地铁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先修课程:应用力学、道路建筑材料等。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时数学分小计理论教学实践

    2、教学项目1钢筋混凝土结构总说明3303项目2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21项目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321项目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275项目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945项目6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624项目7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312项目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33机动330复习330合计513021五、课程设计思路(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一)前言以专业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地铁设计、施工与管理岗位需求,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结构、构件为载体进行课程学习目标设计,课程设计突出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结构构件设计中,最

    3、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标。(二)课程目标通过立德树人、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通过结构设计的学习,认识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识读施工图,完成结构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善于沟通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依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手段,深入企业调研,分析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课程思政教

    4、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成立课程组,课程组成员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等组成,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合作选择实践课程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建工作情境,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

    5、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近年来公路建设行业桥梁常用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结合筑路、养护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及教学实际,安排课程内容。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确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能根据结构和环境特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正确选择建筑材料。熟识行业规范,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单筋梁正截面设计、双筋梁正截面设计、T梁正截面设计、箍筋和弯起钢筋的设计。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梁、板的设计。能读懂和绘制梁的钢筋构

    6、造图。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受压构件的设计。能读懂和绘制墩柱钢筋构造图。能进行构件变形量的计算。理解预拱度设置的目的,会计算预拱度。能够分析裂缝的类型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明确规范对裂缝宽度的相关规定。能对施工阶段的应力进行计算。能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预应力施加方法,并根据选择的方法采取减小预应力损失措施。(二)能力目标具有工程思维的能力、理解规范的能力,进行常见结构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稳定性、刚度和裂缝计算的能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加工制作基本构件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道路桥梁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三)思政素

    7、质目标通过立德树人、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承担结构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任务。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友善的情操,培养学生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有一定信息交流能力,为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养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团结友善、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及安全

    8、生产的强烈意识。七、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职业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课程确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为本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围绕课程中涉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知识技能点蕴出思政元素,在润物无声中达到“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效果。表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浅层思政教育资源,是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须蕴出思政内容。表2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浅层思政教育资源表序号内容蕴藏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点思政教育内容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要求工程

    9、结构特点及发展近况结合工程结构发展成就融入爱党爱国教育工程结构要求结合常见工程结构案例(质量、安全事故)融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教育2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结合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融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爱护环境等教育梁钢筋骨架模型制作通过梁钢筋骨架模型制作融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教育3受弯构件施工阶段的应力计算,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受弯构件施工阶段的应力特征,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对结构的影响。通过施工阶段的应力、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对结构的影响融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

    10、奉献社会、爱护环境等教育4受压构件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结合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融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爱护环境等教育墩柱钢筋骨架制作通过墩柱钢筋骨架模型制作融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教育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预应力结构原理设计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融入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教育八、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节编写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各章应包括的条目与内容如下:项目1钢筋混凝土结构总说明(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3节;实训课时:O(二)教学目标(含知识、技能、素质目标)1 .知识目标认知本门课程,定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11、的地位2 .技能目标具备学习方法3 .素质目标树立自学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 .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2 .工程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3 .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四)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1 .知识重点课程特点,各种结构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项目2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2节;实训课时:1节(二)教学目标(含知识、技能、素质目标)2 .知识目标通过示例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与结构构件的类型;描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根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2、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要求,描述工程结构计算原则;论述混凝土强度指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强度和设计强度)的取值方法;3 .技能目标确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能根据结构和环境特点,正确选择建筑材料。了解行业规4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5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 .混凝土的强度与变形3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4 .钢筋与混凝土的特性(四)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1 .知识重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基本计算原理2

    13、技能重点(1)确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2)能根据结构和环境特点,正确选择建筑材料项目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2节;实训课时:1节(二)教学目标(含知识、技能、素质目标)1 .知识目标阐述极限状态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明确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2 .技能目标能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计算3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爱护环境、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1 .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原则3 .正常使用极

    14、限状态设计原则(四)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1 .知识重点极限状态设计原则2 .技能重点极限状态设计计算项目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一)教学时数3 论课时:7节;实训课时:5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规范对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2)分析和描述钢筋混凝土梁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及其特征;(3)描述规范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4)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选择截面尺寸和钢筋,复核截面。2 .技能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单箭梁正截面设计。(2)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双筋梁正截面设计。(3)能根据给定的设计

    15、信息进行T梁正截面设计。3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团结友善等习惯。()教学内容第一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特征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一般问题第四节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五节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第六节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四)教学重点I.知识重点(1)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特征(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一般问题(3)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4)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

    16、计算5 5)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2.技能重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一般问题(2)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项目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4节;实训课时:5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2)论述影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3)进行斜截面强度复核和抗剪配筋设计;(4)进行全梁承载能力的校核;(5)绘制钢筋混凝土T梁的钢筋结构图。2 .技能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箍筋和弯起钢筋的设计。(2)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梁、板的设计。(3)能读懂和绘制梁的钢筋构造图,并依据施工图制作

    17、钢筋笼模型。3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第二节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第三节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要求第四节全梁承载能力校核第五节计算示例(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1)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2)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要求2 .技能重点(1)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信息进行梁、板的设计。(2)能读懂和绘制梁的钢筋构造图。项目6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2节;实训课时:4节(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论述

    18、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2)论述规范中有关变形验算的要求;(3)选择变形计算公式并确定给定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变形;(4)通过示例说明受弯构件产生的裂缝;(5)分析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影响;(6)按照规范中推荐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矩形、T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宽度。2 .技能目标(1)能进行构件变形量的计算,并对预拱度的计算和设置有所了解。(2)会分析裂缝的类型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了解规范对裂缝宽度的相关规定3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

    19、内容第一节受弯构件的变形(挠度)计算第二节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受弯构件的变形(挠度)计算2 .技能重点会分析裂缝的类型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了解规范对裂缝宽度的相关规定。项目7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一)教学时数3 论课时:1节;实训课时:2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受弯构件正截面在施工阶段的应力计算假定;(2)论述规范中有关受弯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应力计算要求;(3)计算受弯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正应力和主应力。2 .技能目标能对施工阶段的应力进行计算。3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

    20、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换算截面第二节受弯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应力计算(四)教学重点1 .知识重点受弯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应力计算2 .技能重点能对施工阶段的应力进行计算。项目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教学时数理论课时:3节;实训课时:3节(二)教学目标3 .知识目标(1)描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描述预应力结构的类型(先张法和后张法);(3)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材料类型;(4)描述规范中有关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构造要求;(5)论述规范中有关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4 .技能目标能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预应力施加方法,并根据选择的方

    21、法采取减小预应力损失措施。5 .素质目标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6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等习惯。(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预加应力的方法与设备第三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四)教学重点知识重点预加应力的方法与设备7 .技能重点能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预应力施加方法,并根据选择的方法采取减小预应力损失措施。八、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项目1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讲授法项目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讲授法项目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项目4受弯构

    22、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项目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实训法项目6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项目7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训法项目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实训法表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1.课程考核权重值权重项目权重系数%备注平时成绩(占80%)学习态度(包含考勤、课堂纪律、作业提交情况)20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40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0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20合计1002.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序号考核内容考

    23、核方式评分标准1学习态度平时考勤、课堂纪律、作业提交4 .平时考勤:旷课一次扣2分。旷课超过本课程总学时1/4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5 .课堂纪律:在上课时间玩手机、睡觉经劝阻仍然不思改悔,每次扣2分。6 .作业提交:每缺交一次作业扣两分,缺交作业次数达到本课程应交作业次数的1/4以上者,取消本课程考试资格。注:本项考核占总成绩的10册本项总分20分,扣完20之后将不继续扣分,不出现负值。2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阶段考核阶段考核卷面成绩占40%。3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阶段考核阶段考核卷面成绩占20%。4课程全部知识期末闭卷考试3 .笔试:考试时间90min,试题以客观题为主。4 .评分标准详见

    24、试卷。8 .考核其他说明(1)学生本课程最后成绩为阶段性课程考核各项成绩之和。(2)本课程考核标准需经过系部、学院教务处批准方可执行。(3)本考核标准在试行阶段,任课教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实际操作困难等问题,可以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调整变更申请,经系部审核同意之后可进行调整变更。(四)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或教材编写)参考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主编:王丽娟,徐光华;中国铁道出版社。(五)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和各种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获取信息和资料,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教材、教案和课件内容,丰富

    25、课堂信息量。教案的编写应该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因此,教案的编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在课程内容标准、呈现方式、案例选择等方面为实践活动的实施创造条件。多媒体课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学生接受,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此外,本课程还应配置包括常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工具书及各种常用标准图集、技术文件范本等工程技术资料,以及试题库等配套完整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讲授过程中采用录像播放、图片演示、仿真软件应用、实物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现场工作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建设还应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建立课程网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料、网上答疑、行业动态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互动平台。备注:本课程的实训课时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增加13个课时。


    注意事项

    本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