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实验小学2024年春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教导处在校党总支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教体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继续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引领,以“减负、提质、增效”为主线,以课堂为阵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以提高质量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遵循规律,减负增效。夯实过程管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进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工作目标L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实常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
2、管理”和考试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强课提质行动。2 .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挖掘学校潜力,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结对、专题培训、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练兵、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4 .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和实践研究,建设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团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发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5 .重视体育工作。认真贯彻体育条例,继续抓好“两操”,加强课间活动指导,上好体育课,并通过专题讲座、黑
3、板报等活动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6 .拓展学校办学特色内涵。通过教学活动主题月、教学开放周、学生语言类比赛、主题实践德育课程建设、教师素养大赛等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做好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三、工作措施(一)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追求细节1 .严格落实课程管理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严格课程管理,做到总课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三表统一;积极做好巡课工作,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缺、改课。2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健全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不把学业检测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积极健全完善全
4、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地评价每位教师的业绩和教学能力。通过有效的、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3 .大力开展教师听评课活动。健全听评课制度,教师听课节数符合教研室规定的要求。开展“教研日”暨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积极参加集团校校际教研活动。(二)课程建设:夯实基础、减负创优1 .学科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与习作训练,继续以读书为抓手,进行阅读课的研究和各年级的专项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构建学校语文学科典型教学模式,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学:数学教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5、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努力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重点做好学生数学思维和益智能力的训练。英语教学:着力将小学生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落实在他们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技能,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做到口语交流无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它学科:在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的基础上,要在“教好”上下功夫,力求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学科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探索知识,提高能力。体育学科重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达标率,努力降低近视率,锻炼学
6、生强健的体魄。音美学科重在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2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张扬教师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力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将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关注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育学校特色。3 .劳动教育建设精品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教师团队,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发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全面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三)教师培养:多措并举、超越发展L深化名师培养工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
7、档案,推动”兴趣培养+课程研发”工作实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专家指导、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提升,力争培养23名县市名师。2.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四)课后服务:内挖外引、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构建以自主作业、课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内挖外引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与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五)落实“双减”:精
8、益求精、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作业审批制度。教师要精准设计、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做到“精、实、细”:“精”指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有质量,禁止随意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甚至惩罚性作业,提倡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实”指作业布置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细”指作业批改要及时、仔细,要全批全改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补偿,对重点学生要面批面改,强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帮扶。四、工作安排二月份:1 .“双减”工作会;2 .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制定;三月份:L第一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3 .“教研日”暨名师工作室活动启动;4 .课题研究工作会;5 .班主任工作会;6 .校本研修指导。四月份:L六年级教学成效评价;7 .毕业班工作会;8 .“双减”“五项管理”工作会;9 .集团校校际教研活动;10 校本培训验收;11 一至六年级写字比赛。五月份:1 .劳动教育宣传实践活动;2 .第二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及学生课业负担检查;3 .集团校教学成效调研;4 .三到五年级教学成效评价。六月份:1 .一二年级写话比赛;2 .期末教学工作检查;3 .六年级毕业监测及其他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4 .教育教学总结;5 .教师集中校本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