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 资源ID:501408       资源大小:16.4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1、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念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以疏通筋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目的的操作技术。二、适应症1、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2、外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阑尾炎、乳痈。3、内科疾病:胃脱痛、心悸、失眠、头痛、感冒、久泻、中风后遗症。4、妇科疾病:痛经、闭经。5、儿科疾病:腹泻、疳积、惊风、遗尿、小儿麻痹后遗症。6、五官科疾病:鼻炎、耳鸣、近视。三、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年老体衰者,过饥过饱,以及女性月经期、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均不宜行穴位

    2、按摩。四、常用手法1、按法:用拇指的指腹、单掌或双手掌按压体表,停留一定时间,直至有得气感。常与揉法组合使用。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注意用力要由轻渐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2、揉法:用掌跟、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作环形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回旋运动的一种手法。用手指称指揉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部位。用手掌或掌跟称掌揉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部位如肩背、腰部。手法频率:120160次/分。3、摩法:用掌面或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手法频率:120次/分。此法刺激轻柔,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常用于胸腹、胁肋部。4、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皮肤,

    3、做上下、左右往返移动。用力要轻而不浮。此法具有开窍醒神、舒经活络的作用。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5、拿法:捏而提之谓之拿。拇指与食、中两指指尖夹提受术部位的一种手法。由轻而重,缓和而有连贯性。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腰腿痛、肌肉疲劳。五、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六、常见病症按摩穴位及手法胃院痛治则:理气和胃止痛手法:摩法、揉法、按法取穴:中皖、合谷、足三里操作: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按揉中皖约5min02、在腹部顺时针施摩法或揉法约5min。3、按揉内关、足三里各Imin。注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期的患者,一般不

    4、宜手法治疗。穴位定位:中院: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头痛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叩法、拿揉法穴位:印堂、太阳、风池操作:1、患者仰卧位,术者以双拇指梯侧于患者印堂至额上神庭穴交替直推(开天门)约2min。2、以双拇指指腹自眉头向眉梢轻抹(推坎宫)约2min。3、以中指或拇指轻揉双侧太阳穴(运太阳)约2min。4、叩打整个头部约Imin、拿揉患者颈项及风池穴约2min注意:头痛的原因很多,必须审证求因,待症状缓解后,应进一步查明病因。穴位定位: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太阳:在题部,当眉梢

    5、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风池: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心悸治则:宁心定悸手法:按法、揉法、四指推法穴位:神门、内关、心俞操作:1、患者仰卧位,分别按揉神门、内关,每穴3min。2、患者俯卧位,掌揉法放松背部,自上而下反复3min。3、按揉心俞3min。注意:手法宜轻快柔和,力度轻重交替,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期间避免精神上的刺激。穴位定位: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横侧凹陷处。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梯侧腕屈肌腱之间。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肩胛骨下角连线平第七胸椎上推


    注意事项

    本文(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