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念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以疏通筋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目的的操作技术。二、适应症1、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2、外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阑尾炎、乳痈。3、内科疾病:胃脱痛、心悸、失眠、头痛、感冒、久泻、中风后遗症。4、妇科疾病:痛经、闭经。5、儿科疾病:腹泻、疳积、惊风、遗尿、小儿麻痹后遗症。6、五官科疾病:鼻炎、耳鸣、近视。三、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年老体衰者,过饥过饱,以及女性月经期、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均不宜行穴位
2、按摩。四、常用手法1、按法:用拇指的指腹、单掌或双手掌按压体表,停留一定时间,直至有得气感。常与揉法组合使用。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注意用力要由轻渐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2、揉法:用掌跟、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作环形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回旋运动的一种手法。用手指称指揉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部位。用手掌或掌跟称掌揉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部位如肩背、腰部。手法频率:120160次/分。3、摩法:用掌面或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手法频率:120次/分。此法刺激轻柔,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常用于胸腹、胁肋部。4、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皮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按摩 中医 护理 技术 操作 流程 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