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管理,促进油烟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1)338号),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立项,项目编号为28,由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深圳希诺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深圳玉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1.2 工作过程(1)成立标准编制组2023年5月31日,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要求,广东省深圳生态环
2、境监测中心站接受任务后,立即召集项目共同承担单位,成立了深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工作计划,负责并推进标准编制工作。(2)资料收集与整理2023年6月至9月,编制组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油烟污染控制技术、深圳餐饮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形成深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稿)。(3)现场调研与实测2023年10月至11月,编制组开展不同规模餐饮企业的现场调研和测试工作,掌握了餐饮企业的基本操作过程、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污染控制现状;同时对净化设备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初步掌握了不同净化技术的特点及经济成本。
3、向餐饮污染治理行业专家咨询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召集代表性餐饮服务单位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服务单位对标准限值及管理要求的初步意见。(4)标准编制与征求意见2023年12月,基于调研和实测结果,编制组确定了标准的控制因子、排放限值、运维操作与台账要求、监测方法等内容,结合专家意见和深圳实际,对排放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深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2024年1月至12月,编制组在深圳市内相关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就现行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摸底,同时就征求意见稿向相关单位和行业专家征求意见。2025年1月至5月,编制组向广东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
4、放标准编制组进行了沟通衔接,结合反馈意见,编制组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深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2深圳市餐饮行业概况2.1 餐饮文化和分布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之一。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独特风味的区域性菜肴和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当前已发展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川、鲁、粤、苏、浙、闽、徽、湘八大菜系。因地处南国,深圳餐饮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图2-1):1)起步发展阶段。餐饮业在政策上率先放开,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投入,餐饮行业取得
5、了新的发展成就,经营模式主要以单店作坊式餐饮店为主;2)数量扩张阶段。社会投资餐饮业资本大幅增加,餐饮网点大量涌出,行业蓬勃发展。3)规模连锁阶段:很多品牌企业,尤其是外资餐饮企业开展跨地区经营,并抢占当地餐饮业的制高点,餐饮企业逐步走向连锁规模化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4)品牌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餐饮业发展更加成熟,增长势头不减,整体水平提升,一批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始输出品牌与经营管理模式,品牌创新和连锁经营力度增强,餐饮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tt*l炉张阶段(20世心。年代初)规模连钺发阶段(20世ft!9O年
6、代中期)IttR提升域略附段(21世Id以熏)改装开放起步阶段,刈什妃7。勺代*电80年代)图2-1深圳餐饮业发展阶段(模式)示意图2023年广东省餐饮百强企业总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17.8%,与2021年广东百强餐饮收入水平相当,90%的广东餐饮百强企业营收上升,展现出广东餐饮大企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广东餐饮品类主要为正餐、快餐、火锅和轻餐厅。其中快餐牢牢占据第一品类宝座,门店数占比达46.1%,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类,其次是正餐。正餐主要以粤菜、湘菜、西北菜、川菜为主,其中粤菜占主导地位,合计占比达到27.1%o2.2 餐饮经济和趋势近40年来,我国餐饮业收入额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2006
7、年,我国餐饮业收入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2015年一2019年,全国实现餐饮业收入额平均增速超过10%,始终高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近年来,深圳餐饮收入在广东占比始终保持在19%以上(见图2-2),除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收入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度均连续保持正增长(见图2-3),展现了我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的优势。深圳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餐饮业收入额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5.3%,居民消费能力强,消费潜力巨大。广东餐饮收入额深圳餐饮收入额一深圳餐饮收入广东占比图2-22019-2024年我市餐饮业收入额及全省占比情况
8、深圳餐饮收入额同比增长率30.0图2-320192024年我市餐饮业收入额年度增长情况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餐饮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局面,市场化程度较高,餐饮等服务逐渐成为百姓的习惯性消费,其中大众化餐饮占餐饮市场的80%o未来,应进一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餐饮业科学、健康、低碳发展,使餐饮行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行业诚信体系稳步形成,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更为健全,大众化餐饮市场占比进一步提高,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
9、群众餐饮消费需求相适应。3标准制定的必要性1.1 国家和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大餐饮油烟整治力度,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餐饮
10、油烟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力度。2023年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着力解决恶臭、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区域差异,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要求,产生异味的餐饮场所还应当安装异味处理设施;大中型餐饮场所还应
11、当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备。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经营者至少每季度对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设施进行一次清洗维护并记录。记录材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一年。新建商住综合楼、居民住宅楼以及用于餐饮服务的建筑物应当配套设立专用烟道,通过专用烟道排放油烟。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日常监督巡查工作中发现排放异味气体,存在油烟直排等情形的,市生态环境部门派出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1.2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餐饮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以油烟气的形式排入环境,一般可根据其形态分为颗粒物质和气体物质两类。其中的油烟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烹饪过程中油脂的挥发凝结以及油脂食材的分解、裂解等,统称油烟。研究表明,
12、排放的油烟颗粒物中,PM25的质量浓度占到PMio的80%以上,PM.o的质量浓度占到PM25的50%85%,说明油烟主要为细颗粒物,直接对PM产生了贡献。而气体物质主要指挥发性有机物(VoCS),此类物质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增强大气氧化性,同时为二次颗粒物的产生提供原料,其中的部分组分具有异味,直接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扰民问题。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联网平台共接到餐饮油烟举报34208件,将被投诉餐饮服务单位按餐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见表3-1)可知,所有投诉类型的餐饮服务单位中一般餐馆类和烧烤类型的餐饮服务单位投诉率最高,分别占所有投诉量的32%和28%,其次是小吃类中的
13、一般小吃(4%)和正餐类的火锅(3%),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类(3%)-通过对投诉举报平台中的餐饮油烟问题进行归纳(见表3-2)可以发现,涉油烟问题中油烟扰民类投诉举报最多,占比为53.8%。涉排烟管道问题中排放口位置不合理,对着小区、居民区排放的投诉占比最高,为23.0%。噪音问题(投诉占比为13.3%)主要由风机引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油烟净化设施较为专业,公众对于治理技术环节的投诉举报占比不多,如油烟直排(投诉率3.5%)、未安装油烟净化器(投诉率6.3%)、或者安装净化器后不开排风或不使用(投诉率L2%),但此类问题较为严重,且多为涉嫌违法的线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Illllllll图
14、3-12020年全国餐饮油烟举报数量排名情况表3-1不同餐饮企业投诉数量分类统计大类小类数量占比总计正餐一般餐馆911032%18837(66%)烧烤802828%火锅9693%烤鱼3811%烤鸭1981%麻辣烫1511%快餐一般快餐3651%1175(4%)面馆5182%大类小类数量占比总计西式快餐2921%小吃一般小吃10884%1903(7%)大排档2241%早餐5912%酒店酒店4782%478(2%)食堂食堂4512%451(2%)综合体综合体6912%691(2%)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7203%720(3%)其它其它439915%4399(15%)表3-2居民餐饮油烟投诉的主要
15、问题类型问题类型具体分类数量占比油烟问题油烟扰民(油烟味道大、影响呼吸,影响开窗通风、影响晾晒衣物、影响居民生活)1542353.8%未安装排烟管道/直接排放9963.5%未安装净化器17976.3%安装净化设施不使用/不开排风3341.2%排烟管道问题排放口位置不合理,对着居民区J、区排放659223.0%排烟管道在居民楼下6662.3%低空排放15845.5%噪音问题噪音扰民(排烟机噪音)380713.3%其它问题污水6922.4%固废/油污3831.3%当前,深圳市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复合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颗粒物浓度反复、臭氧污染高发。2024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AQl达标率)为97.0%
16、臭氧(。3)为首要污染物,PM25浓度为17gm3,同比下降1.1%。根据北京、广州等地PM”来源解析结果,餐饮油烟在大型城市的贡献率为4%6%。随着我市清洁能源替换、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的逐年加强,餐饮业VoCS和PM25排放量所占的权重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成为制约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主要障碍之一。3. 3现行国家标准不能满足我市餐饮业污染管控需求为加强对餐饮业排放油烟的控制,2001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和HJ/T622001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分别对餐饮污染源排放的油烟浓度和所采用油烟净化
17、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标准实施对餐饮油烟污染预防和排放控制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促成并推进了油烟净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市餐饮业的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已不能满足我市餐饮业污染管控需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油烟排放限值较为宽松。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餐饮服务单位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急剧增加,相应的油烟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增加。同时,近年来,餐饮油烟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已有显著提升,GB184832001中2.0mgm3的油烟排放限值已显宽松,不利于餐饮油烟排放控制,不利于涉餐饮油烟污染投诉问题处理。(2)缺少净化设施运维管理要求。监测实践证明,当餐饮服务
18、单位不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时,油烟去除效率明显下降,无法确保油烟达标排放。(3)缺少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GB184832001中,以油烟颗粒物中的食用油含量作为监测指标,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油烟中的VoCS促进了PM2.5和03的生成,影响人体健康,产生的异味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4)监测过程复杂规范执行难度大。GB184832001没有规定永久采样口位置,并且需在作业高峰时段连续采样5次,耗时长,监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后不满足判定规则仍需重新采样,实际监测过程中难以满足。(5)分区管控高质量发展导向不明确。GB184832001中以餐饮服务单位规模提出了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的要
19、求,但在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上没有区别。离居民区越近的区域受油烟污染影响越大。且随着碳达峰碳中工作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业能源使用也需向低排碳和高能效引导。4餐饮业大气污染物产排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3.1 油烟污染物产生过程餐饮业原料主要为肉禽类,果蔬类,饮品类等,其加工过程可以描述如下:准备阶段:洗菜、切菜、解冻食品;烹调阶段:煎、炸、炒、烤、蒸、煮等;结束阶段:倾倒剩余食品,洗涤锅、碗、瓢、盆等器皿、地面清洗等。煎、炸、炒、烤等工艺都会产生油烟污染物。炒是中餐最为常用的烹饪方法,也是油烟产生的主要来源方式。中餐炒菜时按油烟产生过程可分为热锅干锅、放油热油、食材入锅、翻炒颠勺、调味收尾
20、出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油烟污染物成分有较大的变化。炒锅加热,锅体迅速升温,残留在锅体表面的油膜迅速蒸发,之后凝聚成油烟。此阶段产生的油烟的颗粒物主要为PMLo,气态污染物主要是燃烧产物与食用油蒸汽。食油加入锅中,油温逐渐升高,如食油中含有水分,当油温升至IO(TC以上时,会出现爆鸣声,同时有油滴溅开。因为油和水均为热的良导体,热油迅速将热量传递给锅底的水珠,水珠瞬间气化体积爆增近千倍,最终导致爆炸。水滴爆炸时产生油烟颗粒物属于TSP。油温持续升高,食油开始沸腾,此时炒锅温度不均匀,TaTbTcO锅中食油表面大量蒸发的食油分子在油面上空形成过饱和油蒸汽,在油面与其上空的超过130C的空气温度梯
21、度中凝聚成油烟颗粒物,由于油面交界处温度较高,因此边缘油烟量较中央部更浓。此阶段产生的油烟的颗粒物主要为PM2.5,气态污染物主要是燃烧产物与食用油蒸汽。当温度达到要求时,食材下锅。通常新鲜食材表面带有大量的清洗水,水滴与高温油相遇瞬间产生大量的爆炸,爆炸出来的油滴溅到炒锅边缘a点部位,由于a点温度远远高于b、C点,当油滴溅到a点部位时,油烟迅速蒸发,在锅面形成浓烟,也是油烟产生的第一个高峰,此过程产生的油烟包含爆炸与挥发凝聚两个模态,粒径在纳米至毫米量级之间均有分布。此过程开始油烟VOCs成分开始变得极为复杂。食材入锅初期,伴随着翻炒,锅面温度降低,食材温度上升,温差逐渐减小,油烟浓度随之下
22、降。从锅面到食材中心呈现不均匀的温度梯度,在食材与锅面之间有一个油水接触层,此层产生的油烟包含爆炸与挥发凝聚两个模态,其挥发凝聚过程与单纯空气中的过饱和凝聚不同,存在过饱和食油蒸气在水泡表面瞬间凝聚的过程,会产生超过毫米级别的油包水与水包油粗颗粒物。中餐炒菜在菜即将起锅之前往往有一个猛火爆炒使得锅内食材起火燃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食材起火,而是食材腾空翻起时产生的小油滴和细小的食材渣燃烧起火,并产生大量的油烟,这是油烟浓度产生的最后一个峰值,此过程产生的油烟包含爆炸与挥发凝聚以及食材不完全燃烧产物聚集三个模态,此过程颗粒物的成分最为复杂。食材炒好后起锅,在食材盛入碟子的过程中,由于炒锅外沿温
23、度往往高于食材集中的锅底,导致汤汁受高温挥发产生一个短时间的极浓油烟,随即,锅体温度迅速下降,油烟产生量迅速减少,此过程产生的油烟包含爆炸与挥发凝聚两个模态,产生油烟颗粒物属于TSPo图4-1餐饮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油烟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3.2 油烟污染物排放特征4. 2.1油烟颗粒物排放特征油烟对环境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的产物。从形貌特征上看,包括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2类。颗粒物分固态和液态2种,其主要存在状态为气溶胶细颗粒物;从粒径特征来看,各菜系中PMI/PM2.5质量比为0.660.85,说明餐饮业烹饪过程主要散发粒径lm的聚集态颗粒物,这
24、类有机气溶胶颗粒与大气充分混合并长时间存在,可影响大气环境。PM2.5/PMK)范围在0.570.62,说明烹饪同时产生了约40%的油烟粗颗粒,主要影响室内空气,在环境中短暂存留后重力沉降;从计数浓度谱分布来看,餐饮业排放的油烟可吸入颗粒浓度谱成单峰对数正态分布,峰值粒径在63109nm,为积聚态分布,并且快餐排放的数量浓度最高,高达5.43xl06个cn4. 2.2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Iatile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低于260。C的各种有机化合物。VOCS具有种类繁多、易挥发、含量低等特点,是生成O3和PM25的重要
25、前体物,长时间暴露在VoCS环境会使人头疼、目眩、恶心甚至损害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油烟中的VOCS组分进行鉴别和分析,以便评价相关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编制组成员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先后主持了国家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和深圳市饮食业油烟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规范的制定,对深圳市数量占比较大的川、湘、粤三大菜系典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油烟中的VOCs组分进行了测定,统计结果见表4-1和表4-2o表4-1典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油烟中VOCS组分统计表单位:gm3序号目标化合物川菜平均值湘菜平均值粤菜平均值总平均值最低检出限1二氟二氯甲烷3.921.99.412.5
26、0.42二氟四氯乙烷0.60.60.60.60.63氯甲烷26.813.218.818.90.24氯乙烯0.20.20.20.20.25澳甲烷0.30.30.30.30.36氯乙烷0.20.20.20.20.27三氯氟甲烷2.34.63.23.50.581,1-二氯乙烯0.30.30.30.30.39三氯三氟乙烷0.71.90.91.20.710二氯甲烷12.022.318.218.00.3111,1-二氯乙烷0.50.40.40.40.412顺-1,2-二氯乙烯1.31.10.61.00.313氯仿3.57.88.46.80.4141,1,1-三氯甲烷0.50.50.50.50.5151,2
27、二氯乙烷2.13.22.32.60.416四氯化碳45.6200.860.4107.70.517苯44.047.239.743.60.318三氯乙烯4.27.73.65.20.5191,2-二氯丙烷1.56.32.73.70.420顺1,3-二氯丙烯0.40.40.40.40.421甲苯79.2114.0133.6111.80.322反1,3-二氯丙烯1.47.92.14.00.423,1,2-三氯乙烷0.51.81.61.40.5序号目标化合物川菜平均值湘菜平均值粤菜平均值总平均值最低检出限24四氯乙烯18.8129.114.657.50.6251,2-二澳乙烷0.70.70.70.70.
28、726氯苯0.40.40.40.40.427乙苯8.715.010.311.60.428间,对-二甲苯18.921.319.419.90.429苯乙烯2.03.62.52.80.430邻-二甲苯6.613.37.89.50.4311,1,2,2-四氯乙烷0.60.70.60.60.6321,2,4-三甲苯2.27.54.95.10.4331,3-二氯苯0.51.00.50.70.5341,4-二氯苯0.61.00.50.70.5351,2-二氯苯0.50.50.50.50.5361,3,5-三甲苯0.62.61.41.60.4371,3,5-三氯苯0.60.60.60.60.638六氯-1,3
29、丁二烯0.90.90.90.90.9非目标化合物I39丙烷738.3354.5486.1506.140异丁烷411.6141.8300.5272.541丁烷596.7273.7458.7428.442甲醇39.258.017.338.143乙醇269.7309.5221.4266.644TVOC2780.62523.22988.62762.6表4-2典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油烟中醛酮类化合物组分表单位:gm3序号目标化合物川菜平均值湘菜平均值粤菜平均值总平均值最低检出限1甲醛648.9882.9940.6841.62.82乙醛438.3532.8441.0473.14.33/4丙酮/丙烯醛360
30、5412.2351.2375.54.75丙醛147.3172.3141.8154.27.16丁烯醛26.837.429.131.47.67丁醛81.0115.977.492.27.48苯甲醛16.025.515.919.413.79异戊醛26.650.732.637.59.110戊醛94.9116.965.691.99.111邻-甲基苯甲醛16.919.616.916.916.912/13对/间-甲基苯甲醛16.916.916.916.916.914己醛178.1190.4124.9162.814.1152,5-二甲基苯甲醛16.917.916.916.916.916醛酮类化合物总量2106
31、12510.92200.02288.9由表4-1和表4-2可知,典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油烟废气中的VoCS组分在不同的菜系中各有不同,但主要特征污染物均含有丙烷、丁烷、异丁烷、乙醇、I非目标化合物以甲苯计。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和丙醛,平均排放浓度均在100gm3以上,另外还有部分苯系物和卤代烧。实际监测证明,随着人员的交流以及餐饮文化、餐饮习惯的融合发展,我市不同菜系排放油烟中VOCS总量差别不大,但各VoCS组分占比动态范围极大,不同菜品、不同食材与配料、不同烹饪阶段、不同厨师等多种因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现有污染物监测技术和实施成本等条件,采用监测非甲烷总嫌的方式便于标准的实施和推进
32、4.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4.3.1 油烟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1)机械分离法按照分离油烟原理的不同,机械分离法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通过重力使油烟粗颗粒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如空气沉降器;第二类是利用惯性使油烟颗粒发生碰撞而分离出来,多采用金属加工成折板式、滤网式、蜂窝波纹形的滤油格栅,设备简单,阻力较小,能耗较低;第三类是利用海绵、无纺布、活性炭、球形滤料、陶瓷、海泡石等材料的表面吸附原理开发的油烟分离技术。机械分离法的技术设备简单,实际使用时分离率为30%75%,可单独使用,也可用于油烟的预处理。(2)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利用离心力分离净化油烟,按照设备形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动态离心
33、烟气中的油烟颗粒物在高速旋转金属丝网盘的碰撞截击下吸附于金属丝网,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又沿着呈径向分布的金属丝被甩向网盘外围的集油槽收集,进而完成油烟的净化。该法设备无本体阻力,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不产生二次污染,拦截的废油可作为化工原料或生物柴油,目前常安置于集烟罩前端作预处理,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少了排烟管道维护清洗频次,延长了风机和后端治理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类为旋风分离,即在油烟管道系统中增设旋风分离器,使气流发生旋转,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油烟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该法设备简单,压降小,成本较小,但油烟的去除效率不高,通常只有50%70%,难以分离油烟细颗粒物,且分离的油烟污染物易堆
34、结且不易清洗,一般只作为净化工艺的预处理。(3)湿式净化法湿式净化法是根据喷雾水膜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以喷头喷洒水或其它净化液(水与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混合物)形成水膜、水雾的方式来吸收油烟,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设备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运水烟罩,通常安装在集烟罩的前端作为油烟初步清除设施,对直径2m的油烟颗粒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其油烟净化效率在30%40%之间,具有系统阻力小、无噪声污染、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在香港以及国内的一些港式餐厅应用较多;第二类是洗涤塔,该型设备利用正反向喷雾,增设中间隔板等方式,甚至使用流化床,增加净化液与油烟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以达到净化效果,一般安装在后端。由
35、于油烟雾滴的疏水性,在净化液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可改善油水混合性能,提高去除效率。洗涤塔的油烟净化效率可达50%70%,选用的洗涤液对油烟异味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洗涤塔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需定期清洗并更换洗涤液,由于存在污水排放等二次污染问题,已基本不再使用。(4)静电沉积法静电沉积法是利用油烟颗粒物在通过高压电场时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积下来,以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法对油烟的去除效率较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使用后形成的油垢黏度较高,不易清洗,若用清洗剂清洗会导致二次污染,长期使用会在集尘极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层,使去除效率大幅下降。为解决维护清洗
36、的问题,可采用模块化和分体抽屉式设计,委托第三方运营清洗维护也是可以采用的方式。从实践来看,采用静电沉积法的油烟治理设备处理后的洁净烟气完全可以达到国家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其油烟去除效率一般达到90%以上。市场反馈也表明,静电沉积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前最主流的油烟净化方法。(5)复合净化法由于油烟废气的成分、特征复杂,每一种净化方法均有其优点和缺点,且差异较大,实践中为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餐饮行业目前常采用由两种或多种净化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净化方法。复合法的特点是适应性强、普及率高、净化效率高,油烟去除效率可达到95%o目前最常用的是机械净化法与静电沉积法相结合的复合方法
37、其次,还有离心分离法与静电沉积相结合的复合方法。据统计,2018年通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认证的油烟净化设备大约有350个型号,其中单一静电式设备占比约60%,含静电的复合式设备约占30%,合计占比约为90%,其他类型设备约占10%。从油烟去除效率来看,静电及其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的平均去除效率可达93%,其他类型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的平均去除效率不到90%-采用静电及其复合式技术的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的去除效率优于其他类型的产品,是当前主流的油烟净化技术。4.3.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当前VoCS(油烟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破坏性方法,即将Ve)CS分解为CO2
38、ILO等,基本实现清洁排放目标。具体包括热分解法、活性炭吸附法、吸附-催化氧化法等;另一类称为回收性方法,VoCS的回收一般针对中、高浓度且成分较为单一的气体排放处理,回收的有机物可以继续循环利用。具体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常用的VoCS末端处理技术特点比较如下。(1)热分解法典型工艺有储热燃烧(RTO)和催化燃烧(RCO)。其原理是通过直接燃烧或者添加催化剂进行低温燃烧,利用“烧”将有机废气彻底降解为CO2和H2。目前热分解法的处理效率和效果相对理想,适用于中、高浓度且连续排放的有机废气的治理,是大型工业企业排放VOCS的主要治理方法,但对餐饮服务单位而言,热分解法不仅设
39、备昂贵,运行费用、额外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也不少,难以推广。(2)活性炭吸附法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活性炭等材料对废气中的VoCS进行吸附,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交由专业公司处置。由于前期投资较低,净化效果好(不低于60%),是目前低浓度VOCS治理中应用最多的处理方法。当前,该方法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活性炭的再生,原位再生成本投入较高,经济可行性不高,而采用现场换碳、统一回收、集中再生的方式可较好解决安全问题和净化效率问题,切实可行,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建议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3)吸附-催化氧化法“吸附-催化氧化”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低浓度VoCS净化技术,该技术利用活性炭或者分子筛等作
40、为催化剂的固载体和氧化反应床,通过活性炭的吸附缓冲功能比较理想地解决了VOCS浓度动态范围变化大、瞬态浓度高的问题,即在浓度较低时吸附实时催化氧化、在浓度较高时吸附削峰逐步催化氧化。配合现阶段主流的静电式油烟净化技术,该技术可把完成油烟颗粒物净化后的残余污染物中的臭氧进行回收利用,在空速不大于100OOm3/h的实际工程案例中,该技术对油烟中VOCS的净化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在实现对油烟颗粒物及VOCS全面高效净化的同时兼具节能降耗、避免臭氧二次污染、减少维护等优势,尤其是其大幅度延长活性炭更换周期(可长达1年及以上)的特点可极大降低餐饮服务单位频繁更换活性炭带来的经济成本与处置风险,具备
41、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体而言,当前,餐饮服务单位数量大、覆盖面广、单体规模小,餐饮服务单位生产营业时间不连续,排放的油烟污染物浓度较低(相对其他工业行业而言)且属间歇式排放。因此,常用的工业VOCS治理技术,包括直接焚烧、催化燃烧、生物净化、光催化、资源回收等方法在餐饮油烟治理方面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虑到治理效果和成本等因素,目前推荐以活性炭吸附作为油烟气态污染物(也即VOCS)的主要处理方式。5制订原则和总体思路5.1制订原则本标准是我市首次制订,由于餐饮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紧密关系,本标准制订时遵循了以下具体原则:(1)合法与支撑原则标准应规范法律允许的排放情形,标准中规定的各项
42、油烟污染物控制要求应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支撑污染总量控制、监督执法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2)绿色与引领原则标准需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和要求,推动餐饮行业的优化发展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3)风险防控性原则标准需准确识别和筛选餐饮行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并基于相关特征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监测方法和监测水平,对于具备条件的特征污染物明确排放限值,不具备条件的特征污染物明确环境管理要求,着力解决油烟异味扰民和公众投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4)客观公正性原则标准应客观反映餐饮生产工艺、油烟污染物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43、及油烟污染物排放状况等,在充分吸纳国家有关部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行业生产企业、相关协会、公众等有关方面意见,参考发达国家同类标准控制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排放控制要求,做到客观、公正。(5)体系协调性原则标准应与通用型或综合型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其他涉餐饮行业标准相衔接,避免交叉重叠,油烟污染物项目和排放限值应与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相适用、配套,满足环境监督管理对标准的要求,做到标准体系严密、协调。(6)合理可行性原则标准应作为实施餐饮行业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局部环境质量和防范环境风险的手段,根据我市经济、技术水平,明确达标技术路线,并进行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分析,区别对待新老污染源,确保标准
44、技术可达、经济可行、监管方便、推进有序。5. 2总体思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持续改善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和谐发展为目标,本标准拟在GB18483-2001的基础上调整标准适用范围,取消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和区别对待;收紧油烟排放限值,增设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明确油烟污染物净化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要求,精简监测操作;使标准实施后能够显著降低我市油烟污染物排放量,并通过分区分级管控,解决油烟异味扰民,降低公众投诉,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市油烟污染物净化设施的安装和有效运行;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发展。6标准的主要内容6.1 基本框架本标准的主要章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监测要求、达标判定和实施与监督。6.2 实施时段的划分考虑到餐饮行业发展规律,标准发布后,一部分现有餐饮服务单位需要对其安装的油烟污染物净化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新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改造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为缓解行业压力,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计划新建餐饮服务单位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现有餐饮服务单位自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