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历史新课标应用解读 劉向東郵箱:历史教育的育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独立选择 独立人格“历史老师太难当了历史老师太难当了”研讨提纲一、关于前言一、关于前言二、关于课程目标二、关于课程目标三、关于课程内容三、关于课程内容四、关于教学转向四、关于教学转向五、研讨五、研讨一、关于前言的变化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当今是当今历史学科教学的指南历史学科教学的指南【课程性程性质】旧版旧版课标 历史是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段的必修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新
2、版新版课标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旧版没有。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方面的表述。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指导下更好地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基本理念程基本理念】旧版课标旧版课标 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面向全体学生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新版课标新版课标 历史课程充分体
3、现育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相同点:相同点:都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都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都强调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都强调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本方法与技能;都强调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都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
4、价方式的转变。的转变。【课程基本理念程基本理念】之不同点之不同点旧版旧版课标新版新版课标4 4、旧版、旧版强强调了学生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的自主性、探究性。性、探究性。3 3、旧版、旧版强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德和健全的人格。2 2、旧版、旧版强强调不刻意追求不刻意追求历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科体系的完整性。1 1、旧版更、旧版更强强调历史学科的史学科的实用用功能和基功能和基础性,性,为学生学生进入和入和适适应社会打基社会打基础,为学生学生进一一步接受高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学校教育打基础4 4、新版在此、新版在此强强调了学生学了学生学习的的自主性、探究性基自
5、主性、探究性基础上增加了上增加了学生学学生学习的合作性。的合作性。3 3 、新版在此基、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上增加了对学生社会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精神的培养。神的培养。2 2、新版没有此、新版没有此项内容。内容。1 1、新版更、新版更强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史素养为宗旨。宗旨。理念之变化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教材教学教学评价评价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年版)教材教材教学教学评价评价【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旧版课
6、标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新版课标 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每个学习板块又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9 9、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7 7、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7 7、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5 5、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8 8、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8 8六六个板块,个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为若干学习主题,共学习主题,共4444个主题。个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
7、式。优点:优点: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足:不足:未能发挥其真正的教学引导功能。学习主题未能被充分正视;学生的历史时序性差。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点点线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结合的呈现方式。优点:优点: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注意与高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例
8、例1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选择了“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祖冲之和北方农业技术”三个学习要点(点)点),由此形成了从三国到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以及从人口南迁到江南地区开发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线索,学生在了解上述史实的过程中,感知这一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基本进程和特点(线)。例例2 2: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和唐朝的灭亡三个点(点)点)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唐朝从盛世以后逐渐衰败的发展历程(线)。二、关于三维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价值
9、观价值观 新版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新版增加了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具体详细的方式,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l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可测可测)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具体明确具体明确 操作性强操作性强 新版增加了在学
10、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素养。新版增加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标的方法等等。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更清晰、更强的指导意义。l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可见可见)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具体明确具体明确 操作性强操作性强1、新版强调了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2、新版增加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1、3、新版增加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4、新版增加了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5、新版增加了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6、新版强调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7、新版强调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8、新版增加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9、新版增加了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格完善人格完善(可悟可悟)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
12、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具体明确具体明确 操作性强操作性强课程目标设定的思考新版课标既强调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性,同时也对三新版课标既强调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性,同时也对三维目标作出了细致的划分。维目标作出了细致的划分。依照历史的发展依照历史的发展时序时序,展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展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掌握历史的基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提高历史的基本素养。本知识,提高历史的基本素养。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上专门列出对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上专门列出对历史时序历史时序的要求,的要求,这既落实了课程设计思路的总体要求,同时也强
13、调这既落实了课程设计思路的总体要求,同时也强调历史时序性对于学好历史的必要性。历史时序性对于学好历史的必要性。三、关于课程内容三、关于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新版标准要求通过具体课程内容教学时应体现新版标准要求通过具体课程内容教学时应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最低要求。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最低要求。强调教学应当以课程标准为标准,而不是以教强调教学应当以课程标准为标准,而不是以教材为标准;与教材编写一样都要以标准为依据进材为标准;与教材编写一样都要以标准为依据进行的。行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体例编排体例编排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按照历史
14、发展时序(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下设若干学习要点(共40个)。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 遵循历史发展时序,清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共27个学习要点。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纵向”的历史发展的时序和“横向”的建设领域的进展相结合,共16个学习要点。远古人类远古人类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的统一和巩固秦汉的统一和巩固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更替传说时代传说时代农耕居民农耕居民历史教材中的时序发展历史教材中的时序发展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体例编排体例编排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
15、史 以各文明出现的时间概念为经,各文明出现的空间概念为纬,共编排14个学习要点(上古6个,中古8个)。127 127个学习要点个学习要点/(旧版(旧版175175个)个)力求使历史线索一以贯之力求使历史线索一以贯之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 按照时序,根据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整体的历史的特点来编排,共15个学习要点。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按照时序,根据世界现代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进程,注意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密切关系,采取纵横交织的编撰体系,共15个学习要点。课程内容中的要点比较课程内容中的要点比较项目旧版课标新
16、版课标增减中国古代史41401中国近代史34277中国现代史311615世界古代史16142世界近代史261511世界现代史271512合计17512748课程内容要点描述字数比较课程内容要点描述字数比较项目要点描述字数旧版新版增减中国古代史12001432+232中国近代史13111150-161中国现代史1188587-601世界古代史605378-227世界近代史1136571-565世界现代史917661-256合计63574779-1578【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之变化之变化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史前史前时期期删减:减:尧、舜、禹的传说。元谋人等早期人类的知识。增加:增加:原始农业的产生
17、对考古的认识。对化石的认识。教学建教学建议(三个学(三个学习要点):要点):1 1、围绕、围绕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具有典型性的史事及传说,以及我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大上具有典型性的史事及传说,以及我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大致进程。致进程。2 2、可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角度引入教学,并运可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角度引入教学,并运用有关的考古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用有关的考古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3 3、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概念及过于复杂的史事堆积。、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概念及过于复杂的史事堆积。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 删减:减: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18、制的演变。商鞅变法之外的变法。增加:增加: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变化:化:突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突出“老子”。突出“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建教学建议(六个学(六个学习要点):要点):注意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进行注意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进行青铜器青铜器图片、图片、孔子言论的收集,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对所学内孔子言论的收集,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认识。容的感受和认识。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删减:减:评价汉武帝。增加:增加:“文景之治”。秦的暴政。秦朝的灭亡 西汉的建立。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教学建教学建议(六个学(六个学习要点):
19、要点):1 1、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包括学会识读历史年、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包括学会识读历史年表、计算历史年代等。(观察地图、搜集图片)表、计算历史年代等。(观察地图、搜集图片)2 2、注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秦始皇和汉武帝及其统治措施。、注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秦始皇和汉武帝及其统治措施。3 3、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司马迁、张仲景等人的志向与追求,、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司马迁、张仲景等人的志向与追求,并从中得到启示。并从中得到启示。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删减:减:九章算术。增加:增加:赤壁之战。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教学建教学建议(三个学
20、三个学习要点):要点):1、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史实与小说之间的区别,进一、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史实与小说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悟历史、认识历史的能力。步培养学生感悟历史、认识历史的能力。2、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之间的主导关系是和平、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之间的主导关系是和平共处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处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删减:减:武则天。增加:增加:隋朝的统一。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变化:化:突出皇帝和盛世的关系。突出探索唐朝兴盛的原因。突出对盛唐社会的综合把握和宏观认识。
21、教学建教学建议(五个学(五个学习要点):要点):1、注意引导学生对杰出帝王的历史功过进行比较,提、注意引导学生对杰出帝王的历史功过进行比较,提高分析、比较历史问题、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高分析、比较历史问题、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唐朝兴盛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唐朝兴盛的原因。中国古代史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删减:减:增加:增加: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元曲。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变化:化: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的相关知识点细化。教学建教学建议(七个学(七个学习要点):要点):1、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北宋、注意引导学
22、生认识北宋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两面性特点。的两面性特点。2、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对中华民族交融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对中华民族交融进程的影响。进程的影响。3、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4、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以学习内容为主的表达与交流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以学习内容为主的表达与交流活动,如故事会、讨论会、辩论会等。(四大发明)如故事会、讨论会、辩论会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至鸦片战争前)删减:减:水经注增加:增加: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
23、盛。清朝在台湾的建制。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变化:化:突出八股取士和皇帝专权的弊端。突出红楼梦和京剧。教学建教学建议(十个学(十个学习要点):要点):1、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了解君、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了解君主专制的弊端,以及清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主专制的弊端,以及清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2、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和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和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性质性质。3、适当补充明清科学家深入社会、关心民生、调查研究的事迹。、适
24、当补充明清科学家深入社会、关心民生、调查研究的事迹。4、引导学生观看欣赏京剧等表演艺术,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引导学生观看欣赏京剧等表演艺术,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中国古代史要点内容小结 删减:减:1 1、元谋人?元谋人?2 2、尧、舜、禹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3 3、武则天武则天4 4、遣唐使遣唐使5 5、九章算术九章算术6 6、水经注水经注7 7、赵州桥赵州桥8 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9 9、古代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古代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就 中国古代史要点内容小结 增加:增加:1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了
25、解原始农业的产生。4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老子。了解“文景之治”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6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7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8知道隋朝的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9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10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11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2元曲13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14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15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16京剧新旧课标之新旧课标之中国古代史内容对比内容对比旧版标准对于东汉、两晋南北朝、隋朝等朝代旧版标准对于东
26、汉、两晋南北朝、隋朝等朝代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导致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导致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体现不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对于初学历史体现不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来说,有一种的学生来说,有一种“断层断层”的感觉,学生要的感觉,学生要构建完整的历史发展时序较为困难。构建完整的历史发展时序较为困难。新版课标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新版课标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7 7个时期,课程个时期,课程内容几乎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所有重大朝代,从内容几乎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所有重大朝代,从新版标准内容描述上就可以粗略看出一幅简明新版标准内容描述上就可以粗略看出一幅简明的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时序。的中国古
27、代史发展的时序。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 时期时期删减:减: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五四精神。增加:增加: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抗战胜利的原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茅盾、齐白石的成就。变化:化:降低对邓世昌的掌握。降低对黄埔军校的掌握。突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教学建教学建议(64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教学
28、建议教学建议(6464个学习要点个学习要点):):1 1、结合所学内容与地图,学习制作历史图表,增强学、结合所学内容与地图,学习制作历史图表,增强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2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史实提升对历史现象、历、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史实提升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的认知。史规律的认知。3 3、注意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文艺作品、注意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文艺作品、历史遗址遗迹、历史博物馆等),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历史遗址遗迹、历史博物馆等),
29、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4 4、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使、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性的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性的理解,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理解,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时期时期删减:减: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
30、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加:增加:建国60周年阅兵式。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变化:化:降低对英雄人物的要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具体事件变为要求掌握宏观进程。突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突出对改革的宏观掌握。降低对周恩来的掌握。教学建教学建议(16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
31、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616个学习要点个学习要点):):4 4、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上,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3 3、可将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现实社会中的事例相结合,引导、可将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现实社会中的事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现象,能将纷繁的感性现象提炼、归纳、升华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现象,能将纷繁的感性现象提炼、归纳、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为理性的认识。2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如何看待挫、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如何看待挫折和失误
32、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折和失误,形成正确的历史观。1 1、注重各类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注重通过社会实践特、注重各类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注重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社会调查,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体验探究式现象方法,了别是社会调查,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体验探究式现象方法,了解中国基本国情。解中国基本国情。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时期时期删减减: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知道
33、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增加:增加: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基础。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查士丁尼法典。变化:化:突出基督教的历史作用。教学建教学建议(14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4个学习要点个学习要点):):1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种文明的
34、特征和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各种文明的特征和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文明观。世界观和文明观。4 4、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拓展阅读面,对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拓展阅读面,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思考,使其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史问题进行探究思考,使其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意识。3 3、根据学生特点、课时等具体情况,注意与高中历史、根据学生特点、课时等具体情况,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2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
35、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历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历史地图、图表、人物传记、讨论、辩论、举办故事会、绘史地图、图表、人物传记、讨论、辩论、举办故事会、绘制时间线和地图等)。制时间线和地图等)。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时期时期删减减: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了解伏尔泰等人
36、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增加增加: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光荣革命。彼得一世的改革。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巴尔扎克的成就。教学建教学建议(15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不足不足:宗教改革内容缺失宗教改革内容缺失(值得商榷)(值得商榷)教学建教学建议(15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1 1、第一个学习要点、第一个学习要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的真正。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对文艺复兴的深刻内涵含义,在教
37、学中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对文艺复兴的深刻内涵和创新意义给以讲解。和创新意义给以讲解。5 5、引导、指导学生了解并列表比较发生在手工工场时期的英、引导、指导学生了解并列表比较发生在手工工场时期的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手段、纲领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点。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手段、纲领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点。4 4、第五、六、七个学习要点、第五、六、七个学习要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重点讲清英国。重点讲清英国16401640年革命前年革命前的社会基本情况和的社会基本情况和“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的概念;引导学生搜集乔治的概念;引
38、导学生搜集乔治华盛顿和拿破仑的资料并作出客观评价。把握华盛顿和拿破仑的资料并作出客观评价。把握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等文献。等文献。3 3、第三、四个学习要点、第三、四个学习要点“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掠夺早期殖民掠夺”。引导、提高学生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重点讲述。引导、提高学生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重点讲述“三三角贸易角贸易”。2 2、第二个学习要点、第二个学习要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欧洲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注意讲清资。注意讲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经济的不同本质。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经济的不同本质。6 6、第八、九个学习要点、第八、九个学
39、习要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指。指导学生通过制图分析掌握知识要点,如绘制反映工业革命中动力演导学生通过制图分析掌握知识要点,如绘制反映工业革命中动力演进的图示。引导学生搜集、了解马恩两位伟人的革命事迹,感受其进的图示。引导学生搜集、了解马恩两位伟人的革命事迹,感受其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5个学习要点):个学习要点):9 9、第十四、十五个学习要点、第十四、十五个学习要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与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文化成就”。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自
40、主探究学习,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8 8、第十一、十二、十三个学习要点、第十一、十二、十三个学习要点“俄国的改革俄国的改革”、“美国内美国内战战”、“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引导、指导学生列表比较俄日改革、。引导、指导学生列表比较俄日改革、中日改革的异同。中日改革的异同。7 7、第十个学习要点、第十个学习要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通过民。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辅以具体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族解放运动的背景,辅以具体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正义性。民统治的正义性。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41、时期时期删减减: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增加:增加: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教学建教学建议(15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教学建教学建议(15个学个学习要点要点):):1 1、第一个学习要点、第一个学习要点“一战一战”。通过揭示一战前的深刻背景,。通过揭示一战前的深刻背景,引导学生理
42、解一战爆发的必然性。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讨、查引导学生理解一战爆发的必然性。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讨、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2 2、第二个学习要点、第二个学习要点“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革命领袖的重要作用。了解革命领袖的重要作用。3 3、第三个学习要点、第三个学习要点“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引导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取历史信息及掌握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取历史信息及理解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理解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4 4、第四个学习要点
43、第四个学习要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通过讲解和比较苏俄的几种经济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列宁和布通过讲解和比较苏俄的几种经济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可贵探索与创新。引导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可贵探索与创新。引导学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学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5 5、第五个学习要点、第五个学习要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比较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诉求、具体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比较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诉求、具体的
44、斗争手段和运动结果等,说明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不的斗争手段和运动结果等,说明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同国家的不同文化。6 6、第六、七、八个学习要点、第六、七、八个学习要点“2020、3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大危机”、“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侵略集团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侵略集团”、“二战二战”。注意以具体的资料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查注意以具体的资料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并揭露法西斯国家反人类的暴行和侵略罪行。找相关资料,了解并揭露法西斯国家反人类的暴行和侵略罪行。结合影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历史
45、结合影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历史。9 9、第十一个学习要点、第十一个学习要点“苏联的改革、变化和解体及东欧剧变苏联的改革、变化和解体及东欧剧变”。教学中要考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对比教学中要考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对比“苏东剧变苏东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8 8、第十个学习要点、第十个学习要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引导、指导。引导、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己总结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己总结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7 7、第九个学习要点、第九个学习要点“二战后二战后冷战冷战的发生与美苏对峙局面的发生
46、与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的形成”。讲清。讲清“冷战冷战”发生的背景和描述两极格局的形成,发生的背景和描述两极格局的形成,引导学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冷战冷战”“”“既非战争,又非和平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含义。的含义。1010、十二个学习要点、十二个学习要点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的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发展”。指导学生观察二战前后世界历史地图的变化,了解。指导学生观察二战前后世界历史地图的变化,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概况,提高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讲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概况,提高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讲解“万万隆会议隆会议”应突出亚非民族国家的共同诉求。应突出亚非民族国家的共同诉求
47、1313、第十五个学习要点、第十五个学习要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多举实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多举实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社会调查。1212、第十四个学习要点、第十四个学习要点“冷战冷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内容,体会新形势下世界的发展趋势。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内容,体会新形势下世界的发展趋势。1111、第十三个学习要点、第十三个学习要点“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多指导学。多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讲清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讲清“冷战冷
48、战”发生的背景和描述发生的背景和描述两极格局的形成,引导学生体会两极格局的形成,引导学生体会“冷战冷战”“”“既非战争,又非和既非战争,又非和平平”的含义。的含义。新版课标的最大变化和亮点新版课标的最大变化和亮点 新版课标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描述上都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历史时序性为主轴对旧版课标进行一次补充、修订和整合,是新版课标的最大变化和亮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从较早教学大纲注重历史时序转向旧版课标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从旧版课标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回归到新版课标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完成了一个轮回。依照历史
49、发展的时序成为课程设计思想总体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型,对今后的历史教学及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达到这一总体思路的要求,新版课标相应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也作出了规定和补充。四、教学转向:四、教学转向:初中历史教学的定位初中历史教学的定位 在以学习主题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旧版课标与教材导引下,通过在以学习主题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旧版课标与教材导引下,通过十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初中历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十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初中历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年代时序、忽视朝代更替、忽视时间考查等现象,一些专忽视年代时序、忽视朝代更替、忽视时间考查等现象,一些专家走得更远,甚至认
50、为记忆年代是没有意义的学习,试卷中如家走得更远,甚至认为记忆年代是没有意义的学习,试卷中如果出现单纯考查年代的试题被认为是无效试题受批评。果出现单纯考查年代的试题被认为是无效试题受批评。新版课标在采纳一线教师的意见后,重视定位义务教育历史课新版课标在采纳一线教师的意见后,重视定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时扭转不利于构建历史时序性的教与学,课程标准程标准,及时扭转不利于构建历史时序性的教与学,课程标准变动有利于引导着初中历史教学的转向。在新版课标下,初中变动有利于引导着初中历史教学的转向。在新版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及时调整,追求与初中学生心理特征相吻合的教历史教学应当及时调整,追求与初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