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护理专业论证报告.doc

    • 资源ID:87776       资源大小:36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护理专业论证报告.doc

    1、论证报告项目名称:设置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申报单位: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论证部门: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医研室2007 年 8 月 12 日目录、八、前言第一章 开设护理专业论证报告 2第一节 开设护理专业必要性分析 2第二节 开设护理专业可行性分析 7第二章 开设护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 12第三章 开设护理专业可能遇到的问题 19第四章 结束语20八f1前言护理教育是我国宏观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 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建国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 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 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

    2、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 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 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 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 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 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加上 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更是为我校建设护理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契 机。我校无论从办学历史到办学环境,还是从师资软件到设备硬件都已经具备了 建设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的条件,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一定能打 造一个富有东莞特色的护理教育品牌。第一章 开设护理专业

    3、论证报告第一节 开设护理专业必要性分析一、开设护理专业的时代背景(一)社会需求方面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 治逐步转向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的全面照顾,对护理 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银行早在 1993 年世界发展状况中就明确指出:大部 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2、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 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也日渐突出。发展老年卫生事业,迎接 人口老龄化

    4、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城市卫 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9 年,我国确立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的总目标:到 2010 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随着社区卫生服 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 传染病监控、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者 广泛地工作在社区诊所、家庭、机关、学校、厂矿等场所,从事护理、康复、健 康教育等工作。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老

    5、年护理和慢性 病护理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约占护 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人员数量匮乏1998 年上海、沈阳、广州等城市的 10 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人力资源调查结果 显示,护士编配比例为:医、护比例为1: 0.51: 0.75,床位数与护士比例为1: 0.21: 0.35,护理人力状况明显少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人力编配要求,也难 以适应整体护理需求。有个别医院护理人力紧缺,护士只限于完成打针发药。由于护士处于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没有精力进行基础护理,因此,病人的基本病情观察、部分基础护理则由其家属完成,由此产生了护理质量严重滑坡的现

    6、象。2003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个)合计卫生技 术人员执业 (助理)医师执业 医师注册 护士药剂 人员检验 人员其他 技术 人员管理人员丄勤人员5274786430647138192814860291265959357378209616225697199331450292(三)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人才数量紧缺截至2002年12月31日,广东省注册护士人数达到1O. 3万人,医生数为10.6 万人,病床位数为16.9万张,床护比低于1:0.4,医护比低于1:2,护士编制 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不足的。而另一方面,在整个广东省的临床护士中, 中专学历占83. 3 %,大专学历占7.8%

    7、本科学历只占0.4% ,另有8.5% 的护士 没有护理专业学历。由此可见当前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都是偏低的,即广东省的护理人才的数量是紧缺的。(四)东莞市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东莞的护士数量远远少于应有的数量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2472个,其中医院74间、 分院22间、门诊部298个和社区卫生服务站362间。全市实际开放床位 19980 张,执业医师13491人,注册护士16162人(其中医院13790人,社区1411 人,其它机构961人 。目前东莞市各类卫生机构的临床护士与床位比还不到0.4: 1,而世界大多数国家为1:1以上,广东省对于临床护士

    8、的要求最低为0.43:1, 现在我市常住人口达170多万,再加上800万以上的流动人口与周边市县的需求, 现有的护理专业人员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需要不断补充大量的护理专业 人员。也就是说东莞的护士数量远远少于应有的数量。(五)与国外护理人力状况比较分析1、人力结构比较WHO的资料显示,在千人口护士比例方面,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达 到3人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人以上,只有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 的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人以下(见表1)。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国家千人口护士比明 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表1 1995-2000年世界部分国家/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

    9、生产总值($)卫生预算比例人均卫生支出($)医生 (千人 口)护士(千人口)医护比中国7402.27%331.641.001:0.61中国香港26,43710.30%5911.546.221:4.04日本33,7158.90%2,1941.877.791:4.16菲律宾1,2952.54%-1.254.431:3.56新加坡22,9442.80%6511.434.111:2.87泰国6,1006.21%1.260.381.551:4.2印度尼西亚1,58554%2.360.140.441:3.16澳大利亚37,2958.40%1,7502.758.641:3.14德国21,17010.50%2

    10、3393.545.011:4.16芬兰23,66029.50%1,8433.0325.771:8.5英国-5.80%1,3471.395.721:4.1加拿大19,640-2,0851.8110.861:6.0美国30,08813.50%4,0902.689.161:3.4据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 预测的资料,在世界主要的二十余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 护比例均小于1:1。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 都超过1:4,而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的医护比例均越过了1:6。印度人均 GNP只有中国的一半,但医护比例

    11、明显高于中国。世界银行在其1993年世界发展 状况中指出医生同护士的比例应该达到1: 2或1:4。1998年全球的平均医护比例 为1:2.698(见表2)。表2 1998年世界各大洲平均医护比与我国2001年的医护比地区医护比南美洲1: 0.9251亚洲1:2.019欧洲1: 2.473大洋洲1:3.636非洲1:3.457北美洲1:3.679全球1:2.698中国(2001年)1: 0.613就护士与床位比例而言,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恢复病房(HighDependent Unit)护士 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 1;重症监护病房

    12、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 比例大约是5-6:1。(六)我国护理人力需求预测2002-2003 年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国医护人力17 年的 资料(1985-2001 年),对未来的护理人力的需求进行了预测:我国要建设小康社 会,在卫生人力的配置上应基本接近国际的平均水平,到2015 年我国的医护比例 应达到1 : 1。按照这个比例进行预测和规划,2015年医护人数均将达到232.3万 人,千人口的医护比例均为1.5,这就意味着护士数量在2001 年128.7万人的基 础上,净增加103.6万,平均年净增加11.5万。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 大

    13、等带来的人力需求增加,经过专家论证,我国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应比预测的 数量更多(专家建议应为预测数量的 1.25 倍),建议2003-2010 年我国护理教育 的年平均招生数量应在 15 万左右。二、开设护理专业的市场前景分析1、东莞经济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东莞毗邻港澳地区,在发展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号称“世界工厂”。目前,东莞有外商企 业 13800 多家,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 100 强企业有 12 家, 跨国公司有124 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家。20 多年来,东莞经济 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2%,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

    14、 30 强。与此相应,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不 断提高,从以前的单纯生病治病到目前的预防保健,需要大量的卫生 人才。2、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人力资源规模不足,满足不了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 服务的实施意见(粤府【2007】23 号)要求:“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 范围或按照3 万-10 万人的居民人数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东莞市常住人口超过656 万, 如按服务人口 3-6 万人设置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服务人口 8000-16000

    15、人设置1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就是说其服务中心的数量 至少应为109 所,而服务站的数量至少应达到410所。截止到2006年 底,全市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50 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 60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0 个。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师1165 人,护士 934人,医护比为1:0.8。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总量明 显不足。根据省级的要求,目前东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显然 是短缺的。同时按照全市 656 万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计算,东莞每一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口约为10.9 万人,每一所社区卫生服务 站的服务人口约为 3.45 万人。而结合东莞目前的实际情况,这

    16、也远远 超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能承受的服务能力,且在调查中发现,有 些地方的服务站,仅有 1 个医生和 1 个护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处于 “干渴”状态。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严重不足。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东莞卫生学校,作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卫生事 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学校护理专业是全校重点发展专业之一,办 学 51 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总之,护理不仅缺少人力, 更为缺少的是人才培养系统和人才成 长的环境, 这将极大地影响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人力资 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人力资源提升和增加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 , 能产生直接和

    17、间接社会经济效益。只有培养一大批素质高、业务能力 强的社区卫生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实现卫生 工作的根本宗旨。而我校开办护理专业,不仅是对东莞社区护理人员 的补充,特别是专业护理人员的补充,对完善东莞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第二节 开设护理专业可行性分析东莞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 年,是一所全日制培养初、中级医药卫 生专业人才的中等卫生专业学校。建校51 年以来,我校坚持面向市场 办学,为东莞市培养了近2 万名实用型、技能型中等卫生技术人才及 乡村医生,涉及护理、社区医学、中西药剂、卫生保健、医学检验、 助产、妇幼保健、预防医学、卫生监

    18、督、中西医结合等10 个专业,为 配合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方针 既注重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又强化学生的医疗专业知识教育、医疗 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历年来学生就业率达100%,护 士执业考试通过率81.6%(2010 年)。历届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专业 技能及整体素质均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多次获得了广东省“文明校 园”、“先进团组织”;东莞市“文明单位”、“共青团先进单位”等光 荣称号。近年来凭借东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学校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坚持以培养实用性基

    19、层医疗卫生专 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秉承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体现 “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 才”的办学特色,以护理为骨干专业,不断完善学校设施的建设与发 展,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端正办学方向,及时调整和拓宽办 学思路,转变办学模式,积极推动学校向多学科、多层次发展,广泛 开展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努力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 合型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中职教育,把加快发展卫生职业教育作为 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的基础上, 作出了建设东莞卫校新校的重大决策。2009 年9 月28 日,我校作为东

    20、 莞市 28 项重点工程之一在新校址举行动工仪式。新校总建设面积 7.2 万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学区 6.3 万平方米,专业实训区 9 千平方米, 总投资约1.72亿元。新校根据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标准设计,以创造“水 文化学校、园林式学校”为基本出发点,按照“一线三园”的布局规 划设计,预计 2011 年初竣工。办学规模将达到在线普通中专生 3000 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500 人,每年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各类培训 5000 人次。届时我校将担负起我市初级和中级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卫 生技术人员成人学历教育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的康复、住院 医师规范化、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等工作的需要。为促进我市

    21、教育与医 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卫生 人才支持。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我校拥有护理专业的教师共27 人,全部达到学历要求,均具有中 职教师任职资格。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教师 17 人,高级职称教师 10 人,“双师型”教师14 人,他们的专业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 高,完全能胜任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学。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教师情况表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担任课程名称备注宋海燕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基础护理学学科主任、双师林珊女本科高讲妇产科学执业医师王勇男本科中医高级讲师中医学、针推双师陈映云女本科中医护理讲师中医护理学双师冷静女本科儿科高级讲师儿科护理学双师杨琼女硕士妇产科

    22、讲师妇产科护理学双师黄小华女本科内科高级讲师内科护理学双师朱昕女本科内科高级讲师健康评估双师董全斌男本科外科讲师外科护理学双师王辰男硕士研究生药理学讲师药学、方剂双师赵春梅女博士研究生生理学助讲生理学基础双师 f 、, r .黄文杰男硕士研究生病理学助讲病理学基础双师谢红涛男本科生化高级讲师生物化学基础廖顺顺男大普解剖学高级讲师解剖学基础王忠福男本科预防医学高级讲师营养与膳食牟小小女硕士心理学高级讲师护理心理学双师彭爱霞女硕士研究生基础护理助理讲师基础护理学双师刘钰女本科护理高级讲师护理礼仪及沟通双师赖学林男本科高讲体育游泳国家级裁判李琦女本科高讲语文古志旋男本科讲师信息技术杨永军男本科讲师信

    23、息技术梁国慧女本科高讲英语柳东梅女本科高讲语文沈小红女本科高讲体育林子璇女本科讲师德育周洁嫦女硕士讲师数学莫顺婷女本科讲师英语刘文龙男本科讲师药理学邓莹莹女本科讲师医用化学黄剑光男本科教员语文黄润明男本科高讲医学检验钟云男本科高讲微免郭进女本科高讲药理学吴淑贞女本科教员英语许穗平女本科高讲解剖学袁锦玉女本科高讲病理学 f 、, r .黄文杰男硕士教员病理学罗金凤女本科高讲基护主管护师陈映云女本科讲师基护护师农子文男本科高讲内科学执业医师陈瑞娟女本科高讲社区保健执业医师黄辉男本科高讲外科学执业医师严彩君女本科高讲外护护师叶艳娜女本科助讲妇产科护执业医师朱蓓莉女硕士教员社区保健陆克琼女本科高师专业

    24、助理执业医师黄银欢女本科实师基础课主管护师李军霞女本科助师基础课陈云女本科实师文化课许传霞女大专助师专业课护士杜新光男本科助师基础课助理执业医师格格女本科助师专业课罗秋婷女本科教员专基课执行护士二、教学硬件具备1.教学设施设备先进 学校拥有多媒体综合教室 13 间;建有 CAI 计算机实验室 2 间,配备教学电脑 126 台;建有 60 座语音室 1 间;建 有 1 个网络管理中心,全校各科室、教师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电子 阅览室可通过校园网与 internet 联接;建有解剖、病理、药理、微生 物、化学、预防、护理、临床、模拟病房等学科实验室,均配备较先 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各种教学设备总资产

    25、约 818 万元。2.图书资料较丰富 目前,图书室建有自动化管理系统,配备管 理电脑 11 台,藏书量 5.0 万册,电子阅览室具有联网、检索、查询、 阅读功能的电脑 6 台。师生阅览室订有各种专业期刊、报刊 403 种, 能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有学生校舍楼一栋,内部全安装有空调和 电话,能够满足新增专业学生住宿的需要;建有学生饭堂一个,能够 完全满足学生就餐的需要。4.实习与见习基地健全 学校在市内外建有稳定、规模大、条件好、 联系紧密的实习基地 10 多个,实习单位 30 多个,并在不断的开创新 的实习点,能为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5、生源情况据调

    26、查发现,东莞每年有初中毕业生大概4-5 万名,加上周边各市 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中山市每年有初中毕业生达 20 多万人,他们中大概有 50%-60%的同学能升入高中,而其余部分将进入 各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故开办本专业的考生来源是能够保证的。6、市场需求 目前,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现在我市常住人口达 822 多万, 再加上流动人口与周边市县的需求,现有的护理专业人员已严重不能 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需要不断补充大量的护理专业人员。第二章 开设护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 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

    27、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 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 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二、培养标准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 3 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 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 理问题的综合能力。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

    28、理基本操作技能。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8、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 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10、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 作的能力。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12、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临床护理方向:掌握对各系统疾病病人实施健康评估的方法,并能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熟

    29、练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实施护理。熟悉中医用药护理知识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2、专业学制:3 年。3、时间分配:3 年共计 146 周。第 1-4 学期各为 25-26 周,教学 17-18,其 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教学见习或毕业实习前强化训练 1 周,复习考试 1 周, 长假1周,寒、暑假5-6 周;第3学年43周,其中毕业实习 35周(包括社区实 习 2 周),长假 2 周,执业考辅导及考试 5 周,就业教育 1 周。4、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 学时,每学时45 分钟。四、课程设置与学

    30、分计算1、课程设置:由4 个模块构成: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 块、毕业实习模块。2、学分计算(1)必修课程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毕业实习。必修课程 (毕业实习另计)原则上以 18 学时计1 学分。(2)拓展课程为校定选修。我校选取 16 门课程作为校定选修课,让学生任 选修 8 门,计 14学分。(3)毕业实习每周计 1 学分,共计40 学分。五、教学课程内容要求【基础课程模块】1、德育(12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04 学时,实践教学 24 学时。)主要内容是职业道德、哲学与人生基础、卫生法、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 学基础与社会、伦理等知识,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

    31、的人生观、职业观、政治经济 学基本观点,具有法制观念,能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语文应用基础(7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54 学时,实践教学 16 学时。) 主要内容是文章阅读训练,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3、英语(7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60 学时,实践教学 12 学时。) 主要内容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 写的基础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4、医用化学基础(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6 学时,实践教学 10 学时。)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

    32、旨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5、体育与健康(12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8学时,实践教学 108 学时。) 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 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6、信息技术基础(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0 学时,实践教学 52 学时。)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 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7、解剖学基础(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60 学时,实践教学 30 学时。)主要内容是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33、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 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基本知识。8、生理学基础(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4 学时,实践教学 10 学时。)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 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 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知识。9、病理学基础(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4 学时,实践教学 10 学时。) 主要内容是疾病的一些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 本病理知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学基础知识。10、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

    34、础(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4 学时,实践教学 10 学时。)主要内容是免疫学、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具 备专业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11、药物应用护理(7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54学时,实践教学 18 学时。)主要内容是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应用护理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模块】12、护理学基础(2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80 学时,实践教学 136 学时。)主要内容是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 护理安全与防护,以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13、健康评估(62 学时,

    35、其中理论教学 46 学时,实践教学 16 学时。)主要内容是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常用护理病历书写及资料分析、护理诊断等。14、护理礼仪(1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8 学时,实践教学 10 学时。) 主要内容是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护理日常工作礼 仪等。15、人际沟通(1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2 学时,实践教学 6 学时。) 主要内容是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技巧、人 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 际沟通等。16、内科护理(1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6、 104 学时,实践教学 50 学时。)主要内容是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 疾病病人的护理、沁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沁 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 病病人的护理等。17、外科护理(14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96 学时,实践教学 48 学时。) 主要内容是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 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损伤病人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18、妇产科护理(8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52 学时,实践教学

    37、 30 学时。)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正常妊娠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 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以 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19、儿科护理(8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52 学时,实践教学 28 学时。) 主要内容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20、急救护理技术(3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0 学时,实践教学 16 学时。) 主要内容是院外急救、急诊科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 苏、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以及常用救护技术及护理等。21、社

    38、区护理(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6 学时,实践教学 18 学时。) 主要内容是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 方法、家庭健康护理、社区保健、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以及社区康复护理等22、老年护理(1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4 学时,实践教学 4 学时。)主要内容是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 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等。23、中医护理(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主要内容是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倒疗法、中医辨证 施护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护理技能等。【选修课

    39、程模块】1、数学 2、护理文秘3、五官科护理 4、护理伦理学 5、遗传与优生 6、民 俗与风情 7、性健康教育8、演讲与口才9、营养与膳食指导 10、家政与生活技 术11、人与自然12、口腔护理13、ICU护理14、医学文献检索15、心理学基 础16、精神护理等。六、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一)时间分配第四学期安排1周教学见习。第五、六学期毕业实习、执业考试复习辅导共 40周,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具体安排如下:临床护理方向:医院实习35周,包括内科10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 儿科4周,手术室3周,急诊室2周,传染、五官科各1周,ICU 1周;执业护士 资格考试辅导和技能强化训练共5周。医院实习原则

    40、上选择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二)目标要求1、树立整体护理理念,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养成护理程序的工作习惯,具有 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的能力。2、具有正确、规范、熟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的能力。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4、具有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疗效与反应进行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5、初步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和常用方法。能说出抢救仪器及监护 仪的使用常规,并能进行操作。6、具有巡回和配合中、小型手术的能力。7、了解一般病室的布局和急诊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ICU 病房和CCU病房的布局特点。8、具有对入、出院病人进行一般卫生宣教和必要的健

    41、康指导的能力。9、掌握护理文件中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要求,熟悉医疗档案的管理。10、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 好合作。11、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能初步 进行健康指导。12、熟悉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保护个人和集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见。七、考核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 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2、必修课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2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 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未通过 必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1次获取

    42、学分。3、选修课的成绩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 1次获取学分,补考不合格者需重修。4、毕业实习各科出科考试须通过,并获得足够学分后为毕业实习合格。5、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内科护理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 成绩单列。6、毕业考试课程为护理学基础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护理学。7、护理专业学生须修够学分,同时通过毕业考试,准予毕业。八、附表1、教学时间安排学期 入学教育、社会实践、就业教育教学复习考试教学见习临床实习长假寒暑假总计第一学期 118115 26第二学期117116 26第三学期18115 25第四学期171116 26第五、六学期153524

    43、3总计37091356221462.教学计划进程表 1、2(见附表)项目 类别课程名称考核形式、学分学时数学时数/学期考 试考 查学 分总 计理 论实 践一二三四五六1职业生涯规划123226632教学见习1周i毕业实习刖强化训练1周毕 业 实执 业 考 刖 复 习 辅 导 及 考 核 等40 周2语文应用基础1、2470541636343英语21472601236364医用化学基础12362610365体育与健康1、4712618108363636186信息技术基础12472205254187解剖学基础1590603090任模块8生物化学2236324369生理学基础235444105410病理学基础235444105411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235444105412药物应用护理3247254181854小计43768482286专业课程模块13健康评估3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专业论证报告.doc)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