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doc
《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 4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一、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基本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全省化工行业存在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精细化工等领域 “低、小、散 ”问题明显、部分地区恶臭污染严重、环境安全隐患大等突出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明显优化,行业集约化、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负荷有效降低,主要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化工产品的单位能耗明显降低,化工行业呈现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具体目标:(一) 2012 年底前,各县(市、区)完成化工企业基本情况排查,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
2、五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指导意见和本方案,制定当地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按照 “关停淘汰一批、 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 ”原则, 对所有企业进行梳理, 逐家明确淘汰关闭、搬迁入园、整治提升等整治要求和整治进度,各项任务要落实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员。(二)到 2013 年 9 底前,列入淘汰关停范围的企业、生产线全部淘汰关停到位;对其他所有不符合整治标准的企业全面实施限期整改。(三) 2013 年底前, 所有拟原地保留的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四) 2015 年底前, 列入搬迁的企业基本实现搬迁入园(工业集聚区)整合发展。(五) 2015 年 6 月底前,宁波临港石化产
3、业区域(镇海、北仑、大榭 )、德清钟管工业功能区、浙江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基地(包括临海川南区块、椒江外沙岩头区块和黄岩江口区块)作为全省化工行业整治示范区,率先通过整治验收。(六) 2015 年底前, 现有化工企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在 2010 年基础上下降3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有化工企业的县(市、区)全部通过整体验收。二、主要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1严格项目准入。原则上不再在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以外新上 化学合成类 的传统化工项目。新建(含搬迁)化工项目原则上进入已经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 ,改扩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
4、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新、改、扩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需新增COD排放总量的替代比不低于1:1.2,需新增氨氮排放总量的替代比不低于1:1.5,其中染料、 颜料和农药原药(含中间体)生产企业原则上应自身平衡或同行业替代总量指标。新建化学合成类化工企业投资额不得低于 5000 万元(不含土地费用、不得分期投入,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医药等研发型、创新型企业除外),且需通过环保、安全和能耗等评估。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或长期运行不正常的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不得审批新、改、扩建化工项目。2加快整合发展。园区外 除保留少数 经环保、经贸、安监等部门
5、认定的 标杆式企业 外,原则上所有化工企业都要搬迁入园整合发展。 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以外现有化工生产企业,在符合产业政策和不突破能耗、排污总量的前提下,允许进行调整生产品种、 改进生产工艺、 改善安全条件、治理事故隐患和提高环保水平的相关技术改造,但除少数标杆式企业外原则上不得进行生产规模的扩能改造,且建设该类技术改造项目时必须按照审批权限审批。 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必须符合各类规划要求并经当地政府批准或认定,必须依法完成规划环评,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布局要求,统筹考虑集中供热、 集中处理污水、 集中处置危险废物、建设物料输送主管廊等环境基础设施。3加快转型升级。坚持 “大型化、生态化
6、一体化、基地化 ”的临港石化发展方向, 合理布局,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适度发展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择优发展高档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聚酯、聚氨酯、特种纤维、聚碳酸酯、有机化工原料等产业链;支持发展高端专用精细化学品,优化传统精细化工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精细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打造高端氟化工和有机硅新材料特色产业优势;根据下游相关产业发展需要,优化基础化工产业结构,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在 “减量置换 ”的原则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不规范企业,采取以优汰劣、上大压小、兼并重组等方式,支持在园区内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
7、的建设项目,促进当地化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二)加快淘汰落后。1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装备。对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国家发改委第9 号令)、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 年本 ) (工产业 2010第 122 号)、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 2010 年本)(浙淘汰办 2010 2 号)等相关产业政策中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淘汰 10 万吨 /年以下的硫铁矿制酸、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 50 万条 /年及以下的斜交轮胎等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淘汰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三丁基锡、全
8、氟辛酸及其盐类、全氟辛烷磺酸、红丹等有害物质的涂料、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瘦肉精、软边结构自行车胎等落后产品,淘汰水冲泵(特殊工艺除外) 、敞口式离心机、明流式压滤机和非密闭抽滤设备,淘汰电热式鼓风烘干、老式热风循环干燥等干燥设备。2清理不规范企业。 在 2012 年底前, 按照 “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 规范提升一批 ”原则, 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梳理并逐家明确整治要求,在2013 年 9 月底前仍然无法取得相关部门审批、证照不全的一律依法取缔,未达到整治要求的和超经营范围的企业一律实施限期整改。(三)提升工艺装备。1工艺装备总体要求。化学原料药、农药、染料企业工
9、艺和装备水平均应符合我省现已出台的产业准入指导意见,达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二级以上要求 ,并符合浙江省化工行业生产管理规范指导意见 (浙经信医化 2010 759号);生产过程中涉及光气及光气化、 氯碱电解、 氯化、硝化、合成氨、裂解、氟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氨基化、碳化、聚合、烷基化等 15 种危险工艺的,其生产工艺设施应安装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达到关于推行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的指导意见 (浙安监管危化2010200 号)的要求,危险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应设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2规范液体物料储存。 原则上要求储存于配备呼吸阀、防雷、防静电和降温设施的储罐中。 沸点低于 45
10、的甲类液体应采用压力储罐储存,并按相关规范落实防火间距;沸点高于 45 的易挥发介质如选用固定顶储罐储存时, 须设置储罐控温和罐顶废气回收或预处理设施,储罐的气相空间应设置氮气保护系统, 储罐排放的废气须收集、 处理后达标排放,装卸应采用装有平衡管的封闭装卸系统。3采用先进输送设备。 优先采用设有冷却装置的水环泵、液环泵、无油立式机械真空泵等密闭性较好的真空设备,真空尾气应冷凝回收物料,鼓励泵前、泵后安装缓冲罐并设置冷凝装置。4提升介质传输工艺。设备之间输送介质应采用气相平衡管技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介质输送宜采用氮气保护措施。一般应采用密闭机械泵和管道输送液态物料,因特殊原因使用压缩空气、真空
11、压吸等方式输送易燃及有毒、有害化工物料的,应对输送排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鼓励间歇生产企业安装氮封自动控制系统,对存在恶臭污染的企业应强制配套该系统。5优化进出料方式。鼓励反应釜采用底部给料或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宜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和出料均应设密封装置或设置密闭区域,不能实现密闭的应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使用剧毒物品的区域,设备布置应相对独立。6采用密闭生产工艺。涉及易挥发有机溶剂的固液分离不得采用敞口设备,鼓励采用隔膜式压滤机、全密闭压滤罐、 “三合一 ”压滤机和离心机等封闭性好的固液分离设备。物料的洗涤应采用逆流工艺,鼓励污水串级使用。石化企业可燃性废气宜集中处
12、理。7采用密闭干燥设备。鼓励使用 “三合一 ”干燥设备或双锥真空干燥机、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等先进干燥设备。活性、酸性、直接、阳离子染料和增白剂等水溶性染料的制备,宜原浆直接干燥,或通过膜过滤提高染料纯度及含固量后直接干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溶剂废气须冷凝回收有效成份后接入废气处理系统,存在恶臭污染的应进行有效治理。8提高用水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努力实现废水资源化,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 。9加强企业能量综合利用考核。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主要设
13、备能量的输入或产出进行计量考核,加大工艺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力度,积极鼓励采用技术措施利用好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能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能量平衡。(四)强化污染防治。1水污染防治措施。一是实行严格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治 。配套合适的生产废水预处理设施,受污染的工艺废水、公用工程排污水、作业场地冲洗水、固废堆场渗滤液、废气喷淋吸收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必须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循环回用、监控排放;采样、溢流、检修、事故放料以及设备、管道放净口排出的料液或机泵废水应收集处理;所有污水不得混入清下水。二是有效防止污水 “跑冒滴漏 ”。工艺废水管线应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设, 废水管道应满足防腐、 防渗
14、漏要求,易污染区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罐区和废物收集场所的地面应作硬化、防渗处理,四周建围堰并宜采取防雨措施。三是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凡是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超过许可的排放总量的企业,必须实施限期治理;影响所处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内集中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化工企业,必须实施限期整改。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金属、高氨氮、高磷、高盐份、高毒害 (包括氟化物、 氰化物 ) 、高热、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应单独配套预处理措施和设施,高盐份母液宜配套脱盐设施或采取其他先进技术进行处理,草甘膦母液必须采用膜技术等有效的技术处理手段进行综合处理。鼓励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集约化的集中焚烧方式处理。2大气
15、污染防治措施。一是减少无组织排放。通过储罐化储存、管道化输送、密闭化、连续化、自控化生产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通过平衡管、氮封,以及密闭化设备、局部负压集气系统收集工艺废气、废水处理站废气以及其他公用工程废气。生产系统所有非安全排泄的工艺排放口、储运设施排放口以及间歇性排放的驰放气均应纳入废气处理系统处理,重点污染源企业推广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体系,减少无组织排放。二是强化废气预处理。废气应有效收集, 对于 H 2S、SO2、HCl 、 NH 3、 Cl2、 HF、 HBr 等水溶性气体,宜采用吸收法预处理;对于高浓度有机溶剂废气,应采用冷凝回收或其他适用技术进行回收预处理。三是提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化工行业 整治 提升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