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科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验收监测报告.doc
《淮安中科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验收监测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中科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验收监测报告.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环监字(2014)第(035)号项目名称: 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委托单位:淮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014年7月承 担 单 位: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 任: 潘良宝总 工 程 师: 郁建桥项目负责人: 朱泽华报告编写人: 朱泽华一 审: 尹卫萍二 审: 刘 雯签 发: 现场负责人:钱 斌参加人员:陈 非 魏 伟 张 劲 郑 毅 章 勇 孙金丽 王 媫 蔡 熹 李 红 李 媛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电话:(025)84216318 (兼传真)邮编:210036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目
2、 录1前言42验收监测依据5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53.1工程基本情况53.2 生产工艺简介113.3 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11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12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12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13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164.4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16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175.1废气排放标准175.1.1 焚烧炉性能指标175.1.2 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175.1.3 废气排放标准限值185.2废水排放标准195.3厂界噪声标准195.4总量控制指标206.验收监测内容206.1 焚烧炉性能检验206.2焚烧飞灰浸出毒性测试216.3废气监测内容216.4废水监测内容226
3、5噪声监测内容227.监测分析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228.监测结果与评价259.污染物总量核算4210.环境管理检查情况与环评批复落实情况检查4111.结论与建议42附件:1试生产核准通知 2关于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审2010226号,2010年9月); 3关于对淮安中科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变更说明的复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1315号,2013年1月) 4 关于对淮安中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拟修改厂界噪声厂界噪声分类等级请示的复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1450号,2014年5月) 5 污水接纳协议 6危废处置协议及资质 7 关于
4、淮安中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界噪声等指标复测的申请(淮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淮中科字201438号,2014年5月)291前言随着淮安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近年生活垃圾产生量激增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仅淮安市中心城区每天垃圾清运量为630吨。据此,淮安市规划在市郊建设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市政府确定由淮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以“BOO”方式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厂设计规模为日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吨,产生热量用于发电,全厂设3套循环流化床焚烧系统(两用一备)和2套发电系统(汽轮-发电机组)。2010年5月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此项目环评,2010年9月省环
5、保厅对报告书予以批复;后由于垃圾渗滤液无法全部回用需外排,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12月又对环评进行了修编,2013年1月省环保厅对修编环评予以批复。项目2011年11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建成投运。现项目的主体工程及各类环保设施已建成投运,生产能力已达设计生产规模的75%以上。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4年1月对该项目中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排放现状和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后由于厂界噪声等超标原因要求公司整改
6、整改后于2014年6月和7月进行了补测;根据监测、补测结果和环境管理检查等情况,编制了本竣工验收监测报告,为该项目的验收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验收监测依据2.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2001年12月);2.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境保护局,苏环控97122号);2.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2.5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10年5月);
7、2.6关于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审2010226号,2010年9月);2.7淮安中科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变更说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012年12月);2.8关于对淮安中科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变更说明的复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1315号,2013年1月)2.9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核准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No.131,2013年9月16日);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 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淮安市工业园区,设计日焚烧生活垃圾1000吨,占地面积72200m2。工程总投资35232.9万元,环保投
8、资8690万元,占总投资24.66%。距离主城区约20公里。厂区东侧为一条河渠;南侧邻通港大道,南侧700米左右为淮河入海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厂界四周现均为农田和工厂(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原住户目前均已拆走)。具体工程建设情况见表3-1,建设内容见表3-2。表3-1 项目建设情况表序号项目执行情况1立项2009年6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苏发改投资发20097400号文予以立项。2环评2010年5月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项目环评。2012年12月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项目修编环评。3环评批复2010年9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审2010226号文对环评报告予以审批。
9、2013年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便管201315号文对修编环评报告予以复函。4本次验收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为设计日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吨,产生余热用于发电,全厂建设3套循环流化床焚烧系统(两用一备)和2套发电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和环保设施5本项目破土动工及竣工时间2011年11月初破土动工,2013年9月竣工。6试生产审批情况2013年9月16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核准项目试生产。编号为:No.131,日期自2013年9月16日至2013年12月16日.7工程实际建设情况 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已建成,各类设施运行正常。表3-2 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类型环评/初级审批
10、项目内容实际建设情况1建设规模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淮安市工业园区,占地面积72200m2。设计日焚烧生活垃圾1000吨,全厂设3套循环流化床焚烧系统(两用一备)和2套发电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35232.9万元,环保投资8690万元,占总投资24.66%。年发电21470万KWh,18%厂用,上网售电17600万KWh同环评2服务范围收集淮安市及洪泽县生活垃圾。3主要生产设备生活垃圾焚烧及发电系统: 3套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系统(两用一备),单台设计焚烧能力500t/d;汽轮机2台;发电机2台。垃圾卸料供应系统:由汽车衡、卸料平台、垃圾卸料门、垃圾坑、垃圾破碎机、垃圾供料抓斗
11、等组成。其中垃圾坑容量为5天垃圾储存量,抓斗2台等。4主要辅助设施公用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净化站和生产消防储水池、中水站、循环水泵房及冷却塔、压空机房、除盐水间、维修间、化验室、小油库等。环保工程:厂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塔3套、布袋除尘器3套、80米烟囱、烟气在线监测设施)、恶臭防治(车间空气抽负压制助燃气)、污水处理系统、噪声控制设施、炉渣和飞灰处理系统等5生产组织安排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年运行330天、7920小时项目所在地图3-1 项目地理位置图Z3Z2Z1农田 传达室 升压站 传达室Z10 空压机 停车位 综合楼通港大道烟气处理设施锅炉房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 综合
12、水泵房Z4烟气处理设施锅炉房 冷却塔农田烟气处理设施锅炉房 事故池Z9 北 装卸区埋地油罐Z5渣仓污水处理站飞灰处理 煤棚油泵房Z8注:Z为厂界噪声监测点位Z7Z6农田图3-2 工程平面布置图 图3-3 本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流程图3.2 生产工艺简介本项目整个生产工艺由垃圾破碎系统、垃圾给料系统、辅助燃料供应系统、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系统、烟气净化处理系统、排渣系统、灰渣综合处理系统、汽水系统、仪表控制系统、化水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汽轮机及发电系统、空冷系统及电力接入系统等组成。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3。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见表3-3。表3-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序号物料名称单
13、位用量成分、规格备注1生活垃圾t/d1000食品、玻璃、金属、植物、纸制品、纺织品、木制品、塑料、橡胶等来源于淮安及洪泽2煤t/a91250/淮北煤30号柴油t/a50/市场采购4碳酸钙t/a9600/市场采购5消石灰t/a6400/市场采购活性炭t/a180/市场采购水m3/ d 3868/取自河流电kWh/a3865/自供注:生活垃圾作为燃料热值不够需加入低于总重量20%的煤助燃;0号柴油用于点火。3.3 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3.3.1环评结论和建议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项目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淮安中科垃圾发电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
14、82030)、淮安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和淮安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修编)(20092030)要求,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能保证各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预测表明该工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满足标准要求。项目的实施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在总体上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实现废物资源化,因此,只要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3.3.2主要环评建议:(1)确保环保资金到位,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2)建议本项目厂区内建立隔离防护林,选择抗性强又能吸收污
15、染物的植物种,采取乔、灌、草混合模式。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民宅、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3)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当地的环境管理,加快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施工及道路扬尘。(4)加强与影响范围内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力求取得当地持反对意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3.4.2环评批复的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和预审意见详见附件。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项目废气主要为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焚烧炉烟气,垃圾及渗滤液等散发的恶臭气体。焚烧炉烟气主要含有烟尘、酸性有害气体、重金属、二噁英类物质等;酸性有害气体主要有NOx、SO2、HCl、HF、CO等。防治措
16、施烟尘主要通过布袋除尘器去除,NOx、SO2、HCl、HF等酸性气体主要通过烟气净化反应塔(碱中和半干式反应塔)去除,重金属主要通过除尘、脱硫及脱除其它酸性气体过程中去除、二噁英主要通过“3T”活性炭吸附半干法袋式除尘的方法去除;恶臭气体主要通过垃圾卸料间、垃圾储坑封闭;引风机吸风使垃圾池形成微负压;引风机抽气焚烧;设除臭机等方法去除。处理后的焚烧烟气通过80m高烟囱(出口内径3m)排放,三台炉共用一根烟囱。具体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情况见表4-1。表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情况表废气类型产污工段污染源排放方式排气筒高度(米)/数量(个)环评风量(m3/h)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焚烧炉废气垃圾焚烧车间
17、排气囱连续80/1180000烟尘、NOx、SO2、HCl、HF、重金属、二噁英等布袋除尘器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吸附无组织恶臭气体垃圾储坑、垃圾过磅处车间连续/恶臭气体引风机吸风使垃圾池形成微负压;引风机抽气助燃焚烧无组织排放废气固化车间飞灰固化粉尘无污水处理、垃圾储坑、垃圾过磅处硫化氢、恶臭等绿化等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两类。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垃圾渗沥液、地坪和车辆冲洗水、生活污水以及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无机废水主要来源于净水站排水以及冷却塔排水。其中垃圾渗沥液通过少量回喷焚烧炉处理,大部分垃圾渗沥液经厂区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淮安市郎坤废水处理有限
18、公司处理后排入清安河。垃圾渗沥液和地坪和车辆冲洗水、生活污水、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除去部分回用于飞灰调湿)以及初期雨水通过采用“中温厌氧反应器+分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含硝化反硝化)+膜深度处理系统”工艺组合处理法进行处理,处理后排入淮安市郎坤废水处理有限公司再经该公司处理后排入清安河。净水站排水和冷却塔排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见表4-2。具体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见图4-1;废水走向及监测点位见图4-2。图4-1 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流程图表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生产设施/排放源产生工序环评排水量(m3/a)主要污染因子处理设施实际排放去向环评/初步设计的要求实际建设净水
19、站排水、冷却塔排水净水站、冷却塔45360+196560pH、CODCr、SS直接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同环评园区雨水管网锅炉排水垃圾焚烧炉15840pH中和后回用于冷却塔同环评回用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化学水处理7920+15840pH、CODCr、SS、BOD5部分回用于飞灰调湿、部分进入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同环评园区污水管网车辆、地坪冲洗水,生活污水等生产车间、办公室7920+6600pH、CODCr、SS、NH3-N、TP、BOD5进入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同环评初期雨水/pH、CODCr、SS垃圾渗沥液垃圾填埋场、垃圾储坑、垃圾过磅处56100pH、CODCr、SS、NH3-N、TP、重金属、有机物等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安 环保 垃圾 焚烧 发电 项目 验收 监测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