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doc
《深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及要求 ,3、编制依据 ,4、工程地质概要 ,5、监测内容 ,6、监测频率 ,7、测量主要仪器设备 ,1123311138、,14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9、监测人员配备 ,10、监测资料的提交 ,1819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 12a地块二期住宅项目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 12a地块二期住宅项目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和顺路与和韵路交口 ,正在施工的紧邻一期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63497.7m2,共 7栋高层,其中地上 50655.3m2,地下 12842m2,其中分号 B-1#,地下 1层,地上 18层,
2、7446.4m2;分号 B-2#,3#,为地下 1层,地上 23层,各 9831.3m2;分号 B-4#,地下 1层,地上 20层,8502m2;分号 B-5#,B-6#,地下 1层,地上 11层,各 3221.54m2;分号 B-7#,地下 1层,地上 18层,7388.1m2;主要功能民用住宅及相关配套生活设施。2本工程深基坑面积约为 3500m,属大中型深基坑。深基坑支护采用如下方案:1.1基坑支护方案本工程 B-2#、B-3#楼局部有地下室,局部地下室基础承台管桩与紧邻的周边一期办公区及临时道路距仅3.5m、6.2m,而高差达到5.3m,为保证在局部加深开挖时不引起周边土体的扰动及缩短
3、施工工期,决定采用工字钢支护钢板桩方案进行局部加深处土体的支护。地下车库基坑地下室车库基坑开挖深度 I区 1.05米、II区 2.35米。降水方法采用集水井降排水,降水后采用自然放坡。2、监测目的及要求2.1.监测目的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力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变形,即使采取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综合、系统的
4、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2.深基坑工程监测的要求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中,为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护土体的稳定性,首先要防止破坏或极限状态发生。破坏或极限状态主要表现为静力平行的丧失,或支护结构的构造产生破坏。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的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多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支护结构物和被支护土体的过大位移将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如果进行周密的监测控制,无疑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3、编制依据:3.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 GB50497-2009)3.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
5、14-940)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7)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99)4、工程地质概要:4.1本基坑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4.2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障碍物作进一步查明并给予清除,以确保围护体和坑内加固等正常施工。5、监测内容:本工程布设的监测系统应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及周边环境的动向。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现场的周边环境情况及设计的常规要求,共设置监测内容如下:护坡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基坑东、
6、西侧临近道路的沉降监测。监测布点详见附图(每根钢板桩上均用红油漆做一个观测点记号)5.1围护顶部的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监测点埋设在坡顶,按规范间距要求布置,沉降、位移监测点共计 8个测点(沉降、位移监测点共用)。测点编号为 WL1WL8。5.1.1垂直位移的监测方法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在远离基坑的稳定区域选设置两组稳固 水准点: B1高程为 4.370米, B2高程为 4.227米。该 2点即为本工程变形监测的高程基准点,各监测点的高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形成的一条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中的工作点来测定各监测点高程。各监测点的初始值取三次观察平均值。5.1.2测量中的有关技术指标等级二等测点中误差(
7、 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5n使用仪器环线闭合差0.50.130.3nNA2+GPM3水准仪注: n为测段的测站数5.1.2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线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定基准点A、B,经纬仪架设于 A点,定向 B点,则 A、B连线为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该观测边上的各测点设置占板,由经纬仪在占板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的垂直 E,各监测点初始值 E均为取两次平均值。“+”表示正向基地位移,“ -”表示背向基地位移,本次观测值与前次观测值之差为本次位移量,本次观测值与原始观测值之差为累计位移量。“+”表示朝向基地位移,“-”表示背向基地位移
8、采用坐标法:对于无法采用轴线投影法观测的测点,采用坐标法观测。用 全站仪架设于某稳定基准点,观测测点坐标,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本次观测值减去前一次的观测值为本次观测值位移值,本次观测值减去原始观测值为累计位移值。5.1.3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及使用仪器测点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使用仪器T2-2经纬仪1.51.8Leila Tc702A全站仪a)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控制点必须稳固,便于保存。通视良好,便于定期检验。采用强制归心观测墩。顾及基坑周边实际情况,在基坑周边延长线上稳定的位置设置个观测墩,强制归心观测墩为混凝土现场浇灌,墩的顶部安装强制对中装置,其目的是使仪器严格对中,我们采用插入式
9、对中装置,其偏心误差小于 0.1mm。3b)观测点觇牌的设计测小角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照准误差,觇牌的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反差大,没有相位差,图案严格对中。本工程采用觇牌的设计为:采用直径 100mm,厚度 2.5mm不锈护坡,以白色为底色,以红色为图案。觇牌设计、制作完毕后,将其焊接在基坑的支护桩上。c)基准点、观测点的埋设 基准点、观测点的埋设见附图。d)小角法观测测小角法是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的测出基准线与测站点到感测点之间的微小角度,读数取值精确到 0.2.首次观测 4个测回,取平均值,经检查无误后,检查偏离值:L=(/)*Se)精度估计(1)由于观测采用强制归心观测墩,以及小角度观测只利用
10、测微器测定,所以误差主要来源于照准误差。对距离 S的精度要求将 L=(/)*S全微分,取中误差得:2=(m / )* S +(m222s22/ )* 2(2)ML相对于侧小角 (),量测具有足够精度的边长 S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取 (/)*S=3*(m/)*,代入( 1)式,整理后,得:sm=(* m)/3.16(3)sL由(1)式,得:=(L*)/S代入(3)式,整理后,得:m= m*S/3.16*Ls L写成相对中数误差形式:m/S= m /3.16*LsL因此,要求 m=0.5mm,而设偏离值 L=40mm.则 m/S=1/250,当LsL=100mm,则边长相对中误差仅要求 m/S=1
11、/1000。s以 1/2000的精度测量边长就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所以,在测小 角时,边长需测一次即可。在以后的各期观测中,此值可认为不变。观测小角()的精度要求由(2)式略去右边第二项,得:M=(m / )* S(4)L由于测小角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照准误差,当小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时,一测回小角误差,由误差传播定律可知: m = mV(5)式中 m为照准误差。V将(5)式代入( 4)式,得:M=(1/)* S* mLV由此可知,测小角的测量精度取决于照准误差。取眼睛视力的V临界角为 60,则 m=60/V,V为放大镜放大倍数。本工程采用 WILDT3精密经纬仪测小角, V=60倍,当测站到观测点的
12、距离为 S=120m时,测小角度对偏离值影响为 0.58mm。由水平观测的误差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观测误差包括:仪器误差、测站对中误差、目标对中误差、角度观测误差、外界影响等。根据上述估算,可以满足边坡观测点相对于控制线的一次偏离值的测量精度为 +/-3mm的精度要求。5.2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在围护体内侧利用集水井布置水位监测孔,共计埋设位观测孔,测点编号: GCJ1GCJ3。3根水5.2.1监测方法:为了使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水平,使周边建筑物及地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为了检验止水帷幕的渗漏特性,应对坑内、外 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
13、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5.2.2计算公式:W=W-WiO式中: W为本次水位标高( m)(计算结果精确至 0.01m)W 为水位孔的孔口标高( m)OW 为本次水位的深度( m)i在日常观测中均记录观测开始、结束时间、天气情况,测读后按观测点编号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测量精度 :水位高程中误差 5mm。报警值 :天气正常情况下 ,水位日变化下降值 0.5米,即报警。5.3基坑西北侧道路的沉降监测在基坑西北侧道路共布置 8个沉降监测点,编号为 DL1DL8。沉降监测方法:由于本工程深基坑降水、开挖,可能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监测 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