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目录一目的及依据1二明确报告内容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及被派遣劳动者,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1(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2(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4(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5三明晰报告途径5四认真核查整改5五落实奖励资金6六及时实施奖励6七加强正向激励6八注重结果运用7九强化宣传引导7十监督与评估7H、附件表格71 .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8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8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8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8塑料制
2、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一、目的及依据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塑料制品全流程生产安全管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二、明确报告内容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及被派遣劳动者,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作业人员上岗前未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在注塑等高风险区域作业。2 .员工
3、在设备未停机时从事调整、清理、擦拭作业。3 .操作人员违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如擅自调整注塑机参数、忽视模具锁紧状态进行生产、在行车正在吊运作业下方行走、叉车叉放货物超高不稳/超限超尺寸叉货物阻挡视线/超速行驶等。4 .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启动,造成伤害。5 .管理人员在未经现场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指挥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临时工或实习生进行危险性操作。6 .忽视安全警示标志,擅自进入受限空间(如料仓、管道内部)进行清洁或维修。7 .在仓库及生产禁烟、禁火区吸烟或使用明火,增加火灾风险。8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如原料桶未密封、混放、现场有火源等。9
4、作业人员未经许可擅自操作特种设备(如叉车、起重机械),或操作不当导致安全隐患等。10在有产生粉尘区域,同时存在动火作业或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业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注塑机、挤出机等关键设备未设置或未有效设置紧急停止装置。2 .安全防护装置(如机械锁杆、止动板、安全门、防护罩、防护网)失灵、缺失、损坏或未及时检修。3 .注塑机等设备设施温度监测、压力监测失效或损坏,设备工作状态指示灯损坏,不能正常显示绿灯或红灯。4注塑或挤压等设备尾气处理系统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并排出废气,管道未设置阻火器或防火阀。5 .设备未夹紧物料,飞出击伤作业人员。6 .设备冷却循环水水流量、压力监测失灵,水管、
5、接头等处有泄漏。7烘箱等加热设备温度监测失效,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并排出废气,管道未设置阻火器或防火阀。8 .电气线路老化、破损裸露,接地失效或虚接,未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存在触电风险。9 .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配置不足、过期或无法正常使用。10 .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系统未定期维护,导致车间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不能及时排出。11 .空压机储气罐等压力容器及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12 .危险化学品仓库、危废库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未与机械排风联锁,现场未设置人体消静电设施,电气及线路敷设未使用防爆型,未设置防溢流设施等。13 .叉车
6、行车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测。14 .行车行程限位、重量限制器、制动器、联锁保护装置损坏、失效。15 .行车滑轮护罩、吊钩及止退装置损坏或缺失16 .吊装用吊具吨位选型不正确,吊带、钢丝绳等吊索具存在磨损、断丝。17 .现场安全护栏、临边护栏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护栏未固定,螺丝未紧固或缺失,导致防护强度不足,功能失效。18 .厂房出入口、关键区域及高风险设备未张贴安全警示标志不清晰、缺失或设置位置不当。19 .未按照年度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未及时填写记录台账,导致设备带病运行等。20 .检维修结束后,未按照程序进行试车,未恢复安全装置。(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作业
7、区域现场存有积水、粉尘未及时清理。2 .作业工作台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3 .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物流通道狭窄,影响紧急疏散。4 .噪声、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5 .临时用电线路混乱,未使用合格电气元件,存在触电和火灾风险。6 .动火作业未办理审批手续,未落实防火措施,周边存在易燃物。7 .吊装作业未设置警戒区域,未安排专人监护,存在物体打击风险。8 .危险化学品仓库、危废库地面防渗层损坏,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分类收集、储存、转运。9 .车间内照明不足,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增加事故风险。10 .厂区内交通标志标线不全,叉车、货车等车辆行驶路线混乱,易发生碰撞事故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塑料制品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