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省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十方面重要窗口、形成十三项标志性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赋予了生态环境保护全新的历史使命。县作为省最早一批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县市,一直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现代化和合之城”为总目标,发挥自身的生态和文化优势,为建设“重要窗口”做出贡献。“十五五”时期也是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为应对“十
2、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高标准打赢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高品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高水平推进生态保护水平、污染防治能力和现代化治理体系“三大提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编制本规划,作为县“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纲领性规划,同步推动美丽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第一章“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回顾一、“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水环境方面,20162025年县级以上水体达到或优于11I类水比例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出境
3、水质稳定保持为H类水,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县,获“大禹鼎银鼎”。大气环境方面,县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4%,与2015年91.9%相比,提升了7.5个百分点;2025年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2ugm3,与2015年39ugm3相比,降低了17ugm3;2025年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l0)、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03)等6项常规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类标准。2018年建成首批省清新空气示范区。土壤环境方面,“十四五”期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根据省级统
4、一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种植利用现状调查和农产品协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县总体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方面,2025年县区域环境噪声为51.6dB(八),相比2015年49dB(八),略有上升。2015-2025年县功能区噪声功能区噪声超标率均为0,保持良好。影响县城区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仍是道路交通噪声,2025年平均等效声级为67.3dB(八),相较2015年的66.1dB(八)略有上升,路长超标率为5.05%,2015年为18.6%,下降了13.55%,下降趋势明显。生态保护方面,2025年县森林覆盖率达70.44%,相比2015年的70.21%,稳中有升。“十四五”期间县
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100%。加拿大一枝黄花、松材线虫等外来物种入侵得到有效防治和监管。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全面建设促进了重要河湖岸线的保护,极大地提高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始丰溪2018年获评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湖泊)称号,是全市唯一一条、全省仅二条获此荣誉的河流。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一)水环境L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的推进落实,自2014年出台县“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县“河长制”实施方案以来,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域推进河长制工作。由主要领导担任全县总河长,县四套班子所有领导担任全县33条县级河道和重点河道河长,各乡镇党委及政府主
6、要负责人担任本辖区总河长,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河长”管理网络。目前全县共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863名,其中县级河长33名、乡镇(街道)级河长218名、村级河长612名,创新设置4030个小微水体的“十米河长”。2017年,按照国家、省要求对河长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扩面,制定出台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5年),河长职责进一步拓展,除了履行巡河、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责外,还承开展“清河、净河、美河”集中月大行动担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方面任务。2018年开展了“清河、净河、美河”集中月大行动和“一线查源、万人护河”百日大巡河活
7、动,不断完善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促进河湖生态修复。2 .严守饮用水水源安全县全面推进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编制印发了里石门水库、黄龙水库“一库一册”,科学划定并优化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为推进三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里石门水库、黄龙水库、龙溪水库)的环境保护,制定出台了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办法,对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集雨面积范围内的村庄及水库管理单位进行补助。配合市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规项目,以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专
8、项督查等问题整改为抓手,定期公布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交办问题整治进展情况,并全部清理到位。组织开展“千吨万人”(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并开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3 .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十四五”期间,县统筹谋划河湖系统治理与管理保护,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和重点河道整治工作,基于水质监测和隐患排查,研究制定了县沙段断面水质保持方案、县里石门断面水质保持方案,落实相关重点工程,确保“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017年出台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地表水降磷行动,全面整治提升小微水体。开展年度涉水特色行
9、业整治工作,完成涉水企业整治10家,其中关停1家、搬迁1家、整治备案8家。2018年开展“始丰秀水”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完成了平桥镇花前工业园区和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并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完成苍山和平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试运行。2019年开展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通报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已完成经济开发区108家企业问题排查。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从源头设备提升、末端设备整治、优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涉水企业进行全面整治,目前1家已完成整治,
10、其余36家企业已形成问题清单,进入全面整改阶段。(二)大气环境1 .强化组织领导县上下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县政府基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五气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142017年)以及2018-2025年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同时强化执法震慑力,根据市部署,上下联动,开展了“蓝天行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等系列环保专项行动,强势倒逼转型。2 .坚持规划引导县坚持“精准施策,科学治理”。根据市统一部署,我县建立了较高精度的县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印发了县大气环境质量持
11、续改善规划,为后续有关部门对污染物排放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根据市最新修订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印发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县执行预案,明确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应急责任,以及重污染期间管控措施。3 .狠抓源头治理县重点关注大气污染物源头减量。大力推进锅炉清洁排放改造和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完成了石梁热电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上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通过煤改气、煤改电等强势推进燃煤“五炉”淘汰,控制并减少煤炭消费。经多部门联合努力,“十四五”期间全县共淘汰燃煤锅炉777台,完成洪三园区湖塘线、百花复线等热网建设,实现两个工业园区集中供热
12、抓老旧车淘汰和加油站油品质量升级,严格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淘汰黄标车1503辆,淘汰老旧车1296辆;严格落实油气回收长效管理机制和油气回收操作规程,全县加油站均已完成二次油气回收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查工作,共清查出非道路移动机械2898台,率先安装重型柴油车OBD,目前已完成220辆OBD安装,超额完成市定任务。抓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将餐饮业油烟治理工作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确保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运行到位;成立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在建工地进行地毯式检查及不定时抽查。4 .精准废气减排突出重点逼整治,制定并实施县年度VOCs重点区域和重点行
13、业污染整治及“散乱污”企业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了县域内涉VOCS排放的“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主要针对县域内医化、橡胶和涂装等重点行业,共完成238家企业关停或拆除,102家企业整治备案,其中医化重点行业6家全部完成整治备案,印刷行业3家全部完成整治,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医化、涂装、橡胶三大区域销号整治工作。强化服务推整治,做好多渠道的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省市举办的VOCs减排技术进企业活动”以及橡胶、医化、包装印刷、涂装等一系列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整治技术推介会,有力推动我县VOCS整治减排工作。(三)土壤环境1 .推进治土体系构建县上下一直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7年成
14、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书,明确时间、任务和责任单位,对县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落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发布并定期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有效推进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新改扩建项目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等制度落实。2 .开展土壤状况详查根据市部署,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分工牵头负责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
15、详查和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定,并制定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方案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编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目前,完成农用地详查采样,对201个表层土样、3个表层+深层无机土壤样和38个农产品样开展采集和化验。开展工业企业土壤详查,在2018年完成重点行业68家企业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2019年已完成21个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方案编制。3 .加强土壤管控治理编制印发了县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规划,提出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要求和措施。针对县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完成全部8家历史遗留关停企业地块的风险排查。
16、另外,委托第三方对县坡塘及八都区块地下水及土壤开展调查,2018年完成了坡塘及八都区块总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针对坡塘及八都区块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企业生产时间较长等问题,明确药业等3家企业为重点关注对象,率先在全市对在产企业开展土壤详查工作。4 .加快落实保障措施加强政策保障。配合市开展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编制工作,严格实施监督管理办法。完善监测网络。初步建立了农业“两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布设耕地土壤污染监控点位19个,初步形成了全县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监察监测。优先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县级监测机构常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配备,有效提升了土壤监测能力,目前环境执法机构已配备
17、土壤快速检测仪。(四)固废防治1 .加强固废源头防控加强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十四五”期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在97%以上。加强农业污染源头控制。“十四五”期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整治达标率达100%,粪污贮存设施配套率达100%。建立畜禽养殖长效治理机制,生猪养殖乡镇网格化巡查,实现全覆盖。加强生活污染源头控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开展“垃圾革命”,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97.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5%,无害化处理率达100%O2 .加强危废全过程监管2018年开始制订出台
18、了县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方案,目前共44家企业纳入规范化管理,完成60余家企业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备案工作,累计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300余家。通过省固体废物监管平台和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企业产废、转移、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以及危废转移事项备案“最多跑一次”目标。首创驻点“环保管家”制度,逐一对危废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组织开展小微企业统一签订危废处置合同,解决企业危废处置出路难题。对重点固废产生单位,实行按季委托第三方检查,帮助指导企业规范固废管理工作。开展危险废物“动态清零”行动,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信息系统,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抽查合格率达到90%
19、以上,20182025年累计合法转移处理危废5000余吨。(五)生态保护1 .严格划定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2017年7月,县按照关于全面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原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的自然生态红线区基础上,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根据生态保护红线上报审核方案,县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6个,面积共358.29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5.03%。主要包括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和恐龙遗址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五类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国家、省
20、下发的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政策文件。2 .加强重要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严格执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省湿地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保护管理,保护始丰湖湿地生态系统。加快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安科、鼻下许等区块的湿地修复,进一步改善始丰溪湿地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有序推进公益林“阳光工程”平台建设。围绕“森林”建设,开展绿化造林和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结合绿化造林,在公益林区积极开展林分改造、抚育、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项目,以封育改造为主,实施低效公益林的阔叶化改造。20162025年,完成平原绿化扩面11269亩,绿化造林18361亩。贯彻落实省委
21、省政府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和“新植1亿株珍贵树”的意见。成立了珍贵彩色健康林建设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切实加强对珍贵彩色森林建设的珍贵树种造林的领导。2017年编制完成省内首个县级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规划即县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规划(20162025),2016-2025年完成彩色健康森林建设191739万亩。3 .加强重点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十四五”期间,县严格落实县林地保护规划、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县湿地保护规划、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县古树名木保护方案等一系列重要规划设计,全面开展各项重点动植物保护工作。根据县重点动植物的分布特点,建立了华顶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小区和华顶云锦杜鹃自然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