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尽在晋城.ppt
《晋善晋美尽在晋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善晋美尽在晋城.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晋善晋美 尽在晋城 山西晋城欢迎您国际花园城市一:地理区位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二、历史沿革晋城古称泽州府、高都郡或凤台县(取自宿凤高台、有凤来栖之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称“河东屏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尧舜时期、夏、商、西周属冀州;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韩国;后归赵国;秦属上党郡;西汉分属河东、并州上党、河内三郡;东汉属并州郡,置阳阿国、获泽国;曹魏时,
2、分属平阳、河内、上党三郡;晋朝,端氏、获泽属平阳郡,沁水属河内郡,泫氏、高都为上党郡,阳阿县废;历代沿革十六国后期,西燕慕容永称帝,分上党郡,置建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建兴改置高都郡。和平五年(464),高都郡又改为建兴郡。北魏末永安二年(529)仍为高都郡。建兴郡改置“建州”,高都县同时为建州治所。领四郡北周宣政二年(579),撤建州并高都郡县。高都县故治在今城区;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改为泽州,时境内为丹河,遂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唐太祖时期,大修泽州城。唐武德三年(620 年)始称凤台县,后数易其
3、名,或称凤台,或称丹川。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河阳节度使派兵马使马继等率2000步骑,到天井关南科斗店讨刘稹。晚唐会昌四年(844年)依李德裕所奏,泽州改隶河阳节度(驻河南孟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河南节度使李罕之占据泽州。唐昭宗光化二年(889年)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争夺泽潞。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三月 朱温派大将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占天井关拦车镇,攻陷泽州。晚唐哀帝天宝二年(905年)改阳城县为获泽县。历代沿革公元908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梁太祖朱温抵泽州。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梁末帝派董璋为泽州刺史,又命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彦章会董璋陷泽州。是年获泽县复改
4、为阳城县。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十二月 后周柴荣军过乌岭(今沁水与翼城界),胜北汉帝刘知远从弟刘崇。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三月 周世宗柴荣大胜北汉于巴公原(今泽州县北)。为以后的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亲征李筠,破泽州,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泽州县令,推行“乡必有校”,在任3年,建乡学72所,社学数十所,晋城因程颢和其所办的乡学,人人读书,家家向善,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景象。晋城市区现在的地名“古书院”沿袭的就是程颢所建的“古书院”。公元1126年(宋软宗靖康元年
5、金太宗天会四年)金兵攻陷泽州,公元1217年(金宣宗兴定元年、蒙古太祖十二年、宋宁宗嘉定十年)蒙古太祖以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率兵南征,攻陷泽州。公元1221年(金宣宗兴定五年、蒙古太祖十六年)蒙古兵攻泽州县天井关。公元1229年(金哀宗正大六年、蒙古太宗元年)金枢密判官移刺蒲阿再次收复泽、潞(后复被蒙古兵占领)。公元1232年(金哀宗天兴元年、蒙古太宗四年)段直归附蒙古军,被授为泽州长官。段直为泽州人,金末起兵,筑垒自保,蒙古兵复占泽、潞后,段直归附。历代沿革明洪武年间省县入州,凤台为泽州州治。明成祖永乐元年(1340年)诏令泽、潞等州县无田农民分出男子,移裕州(今河南方城县)垦荒。公元13
6、68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明军攻取泽州,泽州始归明。明初,在泽州设益国铁冶所,为当时明朝的十三个铁冶所之一,年产生铁约50万斤。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吏部尚书王国光(阳城人)捐朝廷所赐修建府第银,修建县城。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知州傅淑训重修泽州志。清初,泽州改为泽州府,府治晋城县,晋城县改名凤台县。历代沿革民国初年,废泽州府,改凤台县为晋城县,属冀宁道,1930年废道。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在边缘地带分置晋沁(河南沁阳)、晋城北、晋城东县。1945年5月恢复晋城县建制。1948年10月撤晋城县城关区置晋城市(县级),与晋城县并存1949年8月
7、撤销晋城市,辖区仍归晋城县。1949年,晋城、高平、阳城、陵川归长治专署,沁水县归属翼城临时专署。171950年,翼城临时专署撤销,沁水县归属长治专区。171958年,长治专署改为晋东南专区,晋城、高平、陵川并为晋城县,沁水、阳城并为阳城县。1958年7月陵川县分设1959年10月,沁水县从合并后的阳城县分出1961年5月高平县分设,晋城市恢复为5县。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83年9月晋城县改设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晋城市升为地级市,从晋东南地区分出,原晋城市(县级)分置为城、郊区。1996年8月,撤销晋城市郊区改设泽州县,辖区不变。三、资源煤炭煤炭晋城市含煤面积465
8、4.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9.01%,6县(区、市)均有分布,煤炭资源总量458.8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271.58万亿吨,其中无烟煤占全省无烟煤探明储量的54.65%,占中国无烟煤探明储量的25.76%。铁矿铁矿铁矿资源主要是含锰铁矿,目前探明储量铁矿达0.62亿吨,锰铁矿达0.36亿吨。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探明含气面积164km2,地质储量402亿m3,可采储量234亿m3。四、交通铁路铁路太焦铁路、侯月铁路、嘉南铁路(中国真正意义上民营投资的第一条铁路)公路公路碗周公路、晋张公路、207国道贯穿全境,晋(城)焦(作)高速,晋(城)侯(马)高速,晋(城)济(源),长(治)晋(城)高速,晋
9、城环城高速,高(平)新(乡)高速(在建),高新高速通车后,晋城将成为山西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地市。五、经济有煤炭、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电子、纺织、陶瓷、造纸、塑料、食品等20多个行业形成的工业体系,同时还有传统的铁器制造。铁锅、铁钉、镰刀是传统特产。农业有粮食种植、果树栽培、畜牧业,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六、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州鼓书、上党梆子、八音会、泽州四弦书、秧歌戏(泽州秧歌)、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白马拖缰传说、舜的传说、烂柯山的传说、土沃老花鼓、武氏正骨疗法、泽州中秋习俗、皇城村重阳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泽州县大阳镇、阳城县润城镇、阳城县皇城村、沁水县
10、西文兴村、高平市良户村、阳城县郭峪村、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七、特产小吃卤面:卤面一道晋城特色的面食。有些人也叫它“蒸面条”,在外地也叫“焖面”或者“蒸面”,仔细研究了一下其中的不同发现:大致上还是一样的只不过用的面条不太一样,有些细节上和食材上不太一样。“卤面”是晋城的叫法,做法也基本保留了晋城人做卤面的传统,在选材上也遵循晋城人的习惯,豆角,豆芽,还有肉是必不可少的。特产小吃炒凉粉儿:是晋城市一道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来自于河南,流行于晋城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晋善晋美尽 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