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静海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天津市静海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天津市静海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静海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温馨提示与祝愿亲爱的同学们:本试卷为闭卷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使用答题卡的科目,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科目,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试卷上。第I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此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60分)1 .小德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去超市购物,商品琳琅满目;去景区旅游,风景如画;去博物馆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回到老家,农田里茄子、
2、豆角等硕果累累;看新闻联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此,你的感受是()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我要一心只读圣贤书C.学习没有用,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D.社会很危险,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A:材料通过小德的经历,向我们说明了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A说法正确;B:我们要具有社会责任感,B说法错误;C:学习有利于全面发展,C说法错误;D:这夸大了社会的危险因素的存在,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
3、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每个人的发展多姿多彩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表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是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文主旨,说法正确;:体现的是感受社会生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 .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下面不能体现社会的重要性的是()A.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付出和努力B.我们的学习和娱乐需要社会提供支持和保障C
4、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息息相关D.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的重要性。A: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付出和努力,强调每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故A不能体现社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BCD: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故BCD均体现社会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 .父母抚育我们成长、老师教会我们知识、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建筑师为我们设计建造住所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要关注与养护精神家园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生活关系C.
5、每个人一定会得到健康成长和充分发展D.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ABD: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AB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C:“一定会”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C;故本题选D。5 .突如其来的强降雨使得大量旅客滞留机场。一位网友通过微博发起“援助滞留旅客”的倡议,组建起一支“爱心车队”义务接运旅客。“爱心车队”的行为告诉我们()A.要注重社会实践,专注个人发展B.要主动关心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C.要放弃个人利益,实现人生价值D.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答案
6、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心车队”的行为告诉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为他人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故B正确;A:由材料可知,“爱心车队”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不是“注重社会实践,专注个人发展”;A错误;C:由材料可知,“爱心车队”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但并不是要放弃个人利益;C错误;D:材料中“爱心车队”的行为与“遵守社会规则”没有直接关系;D排除;故本题选B。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启示我们()A.掌握学习方法B.关心社会发展C.培养批判精神D.遵守社会规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感受
7、国家发展的相关知识。ACD:题干与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批判精神、遵守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思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故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7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成为“宅童”而封闭自己。下面建议恰当的是()静等花开,随遇而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放松自己专心学习,拒绝网络培养兴趣爱好,调适闭锁心理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适青春期矛盾心理、合理利用网络。:为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成为“宅童”而封闭自己,正
8、确的建议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放松自己,培养兴趣爱好,调适闭锁心理,故符合题意;:不能随遇而安,应该积极调适闭锁心理,故说法错误;:网络有弊也有利,我们应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而不是拒绝网络,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 .在网络时代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话音刚落,广告就到了,是手机APP在“偷听”我们吗?这其实是某些不法APP擅自调用手机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这说明()A.网络是把双刃剑B.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C.要合理利用网络D.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D:题文内容说明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9、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因此这体现了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所以D符合题意;ABC:在题干中未涉及,ABC排除;故本题选D。9 .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2023“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短视频内容导向不良问题,整治网络戾气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警示青少年要()A.合理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结交更多网友B.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C.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增强法治意识,远离网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A:网络具有虚拟性,所以网络交友要慎重,A说法错误;B
10、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不是对青少年的要求,B不符合题忌;C: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C符合题意;D:网络具有双面性,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是远离网络,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 .2022年,经典咏流传第五季播出。这档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节目通过“互联网+节目”的传播途径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用创新形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透视古今的门,同时也为智慧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网络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学习工具B.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C.文化通过网络传播能够提升价值D.文化
11、节目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B: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题干中,通过“互联网+节目”的传播途径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体现了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故B符合题意;A:最重要,说法绝对,故A说法错误;C:文化通过网络传播能够提升价值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D:唯一,说法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12、这表明()法律能确保人们的权益不受侵犯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每一个人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们身边的规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说明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每一个人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故符合题意;:确保,说法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2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下列属于强制性措施的是()A.规矩、道德B.道德、法律C.道德、纪律D.法律、纪律【答案】
13、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们身边的规则。D:依据教材结合题文,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属于强制性措施的是法律、纪律,故D符合题意;ABC:违反社会规则,处罚,属于强制性措施的是法律、纪律,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 .2023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走访了某景区公园,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
14、则的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重要性。CD: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旅游的行为规范,是因为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A:法律这一社会规则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故A说法错误;B:违背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B错误;故本题选C。14 .在2020年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过程中,某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这说明全体中学生必须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的职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
15、题考查改进规则的知识点。:依据题文描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某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的建议被采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我们能为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故说法正确;:中学生没有参与立法的权力,说法错误;: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俄罗斯,人们发现一位7岁“鸟孩”,他在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发出叫声。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
16、起来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题干中指出这位7岁的“鸟孩”,在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发出叫声。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故符合题意;:选项说法正确,但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不符,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6 .有交警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启示我们()他律比自律作用大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小事上不必自律应学会“慎独”,无论
17、什么环境,都要自觉遵守法律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内容,有交警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启示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学会“慎独L无论什么环境,都要自觉遵守法律,故说法正确;:他律和自律同等重要,故说法错误;:在小事上也应做到自律,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7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这说明()A.个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制约B.个人是改变社会的主要力量C.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
18、社会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分析题文可知,“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这句话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说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故C说法正确;ABD:题干旨在强调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未体现个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制约;个人是改变社会的主要力量;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题意不符,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8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下列事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自我反思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加科技创作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观看爱国影片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19、参与集体活动锻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认识和理解。:题干表述“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因而参加科技创作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观看爱国影片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参与集体活动锻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均能印证该观点,故说法符合题意;:此观点属于止于至善的要求,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20、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9.对于下面漫画中的同学,你想说的是()沉溺网络危害大,网络信息无限量,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世界很精彩,A.及早醒悟出泥潭信息节食有必要合理使用很关键纾解压力最有效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漫画中“沉迷网络游戏”是错误的行为,应认识到沉溺网络危害大,及早醒悟出泥潭;网络信息无限量,信息节食有必要;网络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很关键,故符合题意;:最有效,说法绝对。网络是纾解压力方法之一,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0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形成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A.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类活动的自由B.保
21、证每个社会成员都不受任何限制地生活C.保证社会环境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遵守规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作用。A: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故A说法错误;B:不受任何限制的观点绝对化,故B说法错误;C: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表明人类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保证社会环境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故C符合题意;D:人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遵守规则,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1 .在日常生活中,子涵常常借助互联网查阅学习资料、结交朋友,不仅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扩大了朋友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解析:天津市静海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精品 解析 天津市 静海 北京师范大学 附属 学校 20242025 年级 上学 第一次

链接地址:https://www.31doc.com/p-11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