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生态声评价等级 一级Pmax80%且D10%5kmn 2万无三;1千只三;n 污水不含间冷、循环和清下,但包热水;n 复杂:类3或类=2预10;简单:类=1且预7;中其他;n 大河150,小河15;n 大湖25,小湖2.5,H10;大湖50,小湖5.0,H10;(记:均和)n 项目分类:类污染;类问题;类混;n 评价等级:洞矿含水油气储油、危废填一级,两场分评,线按涉水敏和场址分段评敏一一二较一二三不二三三占地20或100其他2或50特殊一一一重要一二三一般二三三记:特一、重123、般233n 0类,或增量5,或人显增;详细评价二级其他n 1、2,或3增量5,或人较多;一般
2、评价三级Pmax10%或D10%源厂距n 3、4,或增量3,且人不大;简要评价;等级调整(幅度不超1)n 不低二:高能多源(2)、城道、一类区或接超标或重危;n 可低一:改扩建总量明少;n 公铁路:按集中源;有重叠,按高;n 面积或长度不同类别,按较高;n 改扩按新增占地;n 矿山显改、闸坝显改,上调一级;根据项目和水域功能情况适调。地下油库和危填一级; 评价范围n 2D10%直径或边长;n 范围:5kmX50km;n 线源中心线两侧各200m;n 包括对地面水影响较显著区域,按污染物可能的达标范围。n 据污水量和水域规模参考现状调查范围表,表列范围为河流排污口下游的长度。简单1、等水位下游L
3、KIT/ne ,,上游根需,两侧L/2。否则2、一级,20 km2,二级,6-20 km2,三级6 km2,包重要水保护目标,据需适当扩3、自定义,据水文地质确定,说明理由n 体现完整性,涵盖直影和间影区域;n 跟据生态因子影响方式、程度和因间互影和互存关系确定范围;n 参考完整气候、水文、生态和地理单元界限。n 一级:固源边界200m;线源中线两侧200m;n 二三级:适缩,若贡献值200m仍超,扩大;n 机场LWECPN=70区域; 一级:航迹两端612km,两侧12km; 二三级:适缩;线工边界两侧200;包含水源保护区,评价要求/n 一级:详细掌握评价区水地条件(场地1/10000图
4、件,评价区1/50000图件)及利用现状规划;现状监测,详细掌握地下水质量现状动态信息;基本查清场地水地条件,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法预测,不宜概化可自选;结合环保措施预测趋势评价对保护目标影响;据预测结果和包气,提可行保护措施,跟踪监测计划,应急预案。n 二级:基本掌握(反映位置关系,1/50000图件);现状监测,基本掌握;根据场地水地条件掌握情况,有针对补充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或解析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n 三级:了解(给出相关图件);基本掌握补径排和质量现状;解析或类比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影响判据:n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区划要求;n 科研判定或实
5、际监测结果;n 区域生态背景或本底值;n 性质规模敏性类似项目类比影响;n 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意见。工程分析内容:n 时段:勘察、施工、运营和退役;n 内容:位置、类型、组成、占地、总平布局、施工方式、运行方式、施工时序、替代方案、投资、规划环评和设计方案。工分重点:(4个工程行为)n 重大影响、资源占用、涉敏、间累影响。n 给出主要声源数量、位置和源强;n 敏区现状要实测;(二级为主,三用已有)n 预测覆盖全敏区,给出敏区和厂界预测值,绘制等声线图(高于3F,补垂向),影响人口分布,超标范围和程度;(二级无垂向;三级无画图和影响人口)n 分期预测;(近中远期;三级无)n 从影响人口和影
6、响程度方案比选(二级环境合理性分析,三级无);n 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三级只提出措施并达标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调查对象:n 一二级:项目、在建、已批和拟替代;n 三级:只项目。调查内容:(下为一级,二从简,三只概)n 排污概况:(源改非周) 满负荷排放,逐一统计有和无组织源强; 改扩建:三本帐; 剧毒污染物非正常量; 周期性排放系数(01)。n 点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风速、内径、温度、正排和毒非排;n 面源调查内容: 均要:坐标、两高、正排; 矩形:长宽、正北逆时夹角; 多形:顶点或边书; 近圆:半径;n 体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正排、边长W;源型横扩源位
7、垂扩单源W/4.3源底地形高=0源高/2.15连体W/2.15建上或邻建建高/2.15间隔2W/2.15非建上或不邻源高/4.3n 线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距地面和街道街谷)、路宽、三车(车速、车流量、车型比)、排污速率。n 其他:建筑物下洗(局部高浓度);粒径分布:分级不超20、分级粒径、质量密度、各颗粒物质量比。调查原则:n 点源:收资为主,必要实测;n 面源:收资,一般不实测;调查内容:点源(排污口):n 位置(附图)、断面上的位置和排放方向;n 排放方式:分散、集中排放;n 排污数据:排放量、浓度、速率等;n 用排水:取水、用水、循环和排水量;n 处理状况:处理设备、效率、规模等。面
8、源(堆场等):n 物料堆放位置(附图)、面积、形状、厚度、地面铺装和遮盖方式等;n 排放形式:有组织汇流、无组织漫流;n 排污去向:集中后直排、处理后排放;n 排污数据:量、浓度、季节、时期等;n 处理情况:单独排放、与工废生污混排。调查原则:n 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结合、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结合。n 工作深度满足级别要求,资料不足应现场监测与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实验n 一二级改扩建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包气带污染现状调n 长输油、化学管线,重点针对场站、服务站对地下水污染开展调查内容:水文地质调查:充分收集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开展:气象、水文、土壤
9、植被;地质地貌和矿产;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分布和垂向渗透;含水层和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和径排;水位、水温、水质、化学类型;泉、泉水及开发利用;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分布包括开采情况;地下水现状监测井深度结构及历史使用功能;地下水环境现状值或污染对照值。场地重点c污染源调查:评价区具有与建设项目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对于一二级扩建应在污染装置和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分层取样,在0-20cm埋深,其他根据污染源特征和包气岩性、结构确定,说明理由;样品浸溶实验,并分析成分。环境现状监测:n 建设相聚通过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掌握或了解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流场,为现状评价提供基础资料。n 污染场
10、地修复监测,针对各项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开展的监测,包括修复过程中设计环境保护的工程质量监测和二次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现状调查要求:n 生态敏区,专题调查;n 一级: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数据(样方实测)、主要物种名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料;n 二级: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数据可根据资料推断,或实测代表性样方;n 三级:充分借鉴现有资料。现状调查主要内容:n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非生物因子(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保护物种:逐个物种类型(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 敏区:逐个区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n
11、 生态问题调查: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生物入侵、污染危害等,指出类型、成因、分布、发生特点。现状调查主要内容:n 区划:各功能区声现状;n 敏点:名称、规模、人口分布;与项目关系(方位、距离、高差);n 影响因素:同预测;n 现有声源:(相当于污染源调查) 区内声源:名称、数量、位置和源强等(现状超标或接标); 改扩建:现有厂界的噪声达标、超标及原因。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因子n 排污属常规;n 排污有质标;n 无质但毒大,选代污并给出处;n 常规+特征(特征见表);n 一二级且水域要求高(保护区),水生生物和底质。n K+Na、Ca、Mg、CO3、HCO3、Cl、SO4离子浓度n 基
12、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Cr6、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高锰酸钾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及背景值超标水质因子为基础,根据地下水类型、污染源状况适当调整。n 特征水质因子/同评价量监测制度n 一级二期(冬夏);二级一不利必二;三必一。n 每期代表性7天;(无同污项目可减少)n 优先自动;否则一级:2、5,二三级2、8;无法连测特污,一次值。n 数据有效性: 年均:324d/a,27d/月(2月25d);(TSP、Pb和BaP:60 d/a;5 d/月) 季均(Pb):15d/季,5d/月; 日均:20h或采样时间;(TS
13、P、Pb和BaP:24h采样时间) 8小时(O3):6h; 时均:45min采样时间;n 水质调查时期:类型一级二级三级河流丰平枯至平枯平枯至枯枯河口同上同上同上湖库同上同上同上海湾大小潮大小潮大小潮 冰封期:较长且作为饮用、食品或渔业水; 丰水期:面源污染严重,丰质劣枯质;n 调查天数: 河湖湾:每期1次,每次34d; 河口:每期1次,每次2d。n 一级:一个水文年丰平枯地下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评价期内至少一期监测);n 二级:一个水文年丰枯的水质、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n 三级:评价期内至少一期一次水质、水位(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n 基本水质因子一级两期(若有
14、近3年资料,可补充一期),其他一期n 特征因子,至少一期n 管道岩溶区、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或监测井难布置基岩山区,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现状水位水质,若无至少一期/监测布点n 点数:一级10;二级6;三级24;(公铁按集中源;道路不限;无同污可减)n 点位(测期主导风为轴,上风向为0) 一级:“米”,下风加密13; 二级:“十”,下风加密; 三级:“一”,下风加密;评围有例可不测。n 测点条件: 采样口水平线与建筑高度夹角30; 点周围270捕集空间; 周围20m内无排放源; 周围1520m内无高树。n 河流、河口:断面:上游500m、范围两端、重保对象、水文突变(支流汇入)、水质突变(
15、排污口处)、重点水工物(取水口、桥梁涵洞)。垂线垂样:规模小河大中垂线河宽501(主)2(左右1/3)河宽503(主,左右0.5)垂样水深52(上下0.5m)水深151(上0.5m)水深11(上下0.3m)三级小河不论深浅,只1(上0.5下0.3)水样混合:一:独样;二三:混段垂混,其余段混;n 湖库、海湾取样位置:口为中心,放射性布设;可参考表;样数:水深样数10m1(上下0.5)10m2(上下各0.5)水样混合:大中湖:独样;小湖海湾:位混,质大不混;原则:n 控制性和功能性结合布点;n 布设在项目场地、敏区、地下水污染源、确定边界条件点;n 在潜水层和含水层布点,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
16、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n 水位监测点数水质点数2倍以上。布点要求: (单位:个/层)n 一级:7,可能受影响含水层3-5;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3;n 二级:5;可能受影响含水层2-4;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2;n 一级:3;场地和下游共3;上游1,场地和下游共2;取样深度:地下水位下1米样品采集和测定:n 自动采样泵或者人工定深采样器采集;n 采集前,先测水位,然后全井孔清洗,抽取水量3倍井筒水体积;n pH、Eh、水温和DO等不稳定项目现场测定。/n 覆盖评级范围,包括边界和敏感点;高于3F,分层监测;n 评围无明显声源,代表性区域布点;n 评围有明显声源或改扩建项目:u 固
17、源:重点设在既受项目声源也受现有声源影响的敏区;u 流源:代表性敏区布点,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u 改扩建机场:代表性敏区,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 单跑道:39个测点; 双跑道:914个测点; 三跑道:1218个测点;现状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分析:n 表列浓变、最大占标率、超标率,评价达情;n 浓度日变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n 重污染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n 水质调查的继续;单项和多项;n 单项:标准指数法:指数1,超标。 DO=|F-J|/(F-S),达标;=10-9F/J,超标;F=468/(31.6+T); pH=7-J,J7;=(J-7)/2,J7;n 多项:幂指数、加
18、权平均向量模、算术平均;污染源整理:等标污染负荷(比)n 主要污染源(物):累计负荷比70%;n 总负荷P:每个污染源的每种污染物叠加;单个Pij :=(Cp/Cs)Qp (单位:m3/a)n 负荷比:K=Pij/P;n 污染修复工程、一二级改扩建应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分析污染状况。水质评价:同地表水。评价方法:收资、现勘、遥感、生态监测、专家和公众咨询、海洋、水库渔业。评价内容:n 影响生统状况的原因;评价生统结构、功能、面临压力、现存问题和变化趋势。n 生态因子(动植物)的组成和分布;保护物种生态学特征;敏区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现存问题。n 图表形式 声区和敏点分布;n 现有声源情况和
19、分布;n 敏区达标、超标情况;n 各区超标范围人口数和分布。观测资料/水文调查原则n 各级:20年以上主要气候统计资料;n 一二:逐日、逐次气象资料;三无;n 收资为主,不足测量,特需水质同步测量;n 一般枯水期进行;n 同步测量只在一时期,制度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n 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水量、水温、背景值等;n 监测井:深度、结构、历史和功能;n 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n 含水、隔水层:组成、厚度、K;n 泉:类型、位置、形成条件、量质温等;n 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n 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和矿产资源;n 集中饮用水源区情况;n 环境现状值和污染对照值/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比较 汇总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