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的几种类型移动模架介绍使用情况.ppt
《桥梁工程中的几种类型移动模架介绍使用情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中的几种类型移动模架介绍使用情况.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常见移动模架介绍常见移动模架介绍2009-12-15一、移动模架种类一、移动模架种类上行式移动模架及下行式移动模架上行式移动模架及下行式移动模架上行式移动模架上行式移动模架: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下行式移动模架下行式移动模架: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下方。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下方。支撑方式和受力特点不同。支撑方式和受力特点不同。二、上行式移动模架二、上行式移动模架v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
2、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过孔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上承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同纵移。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上承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短距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3、v1.底模旋转打开式底模旋转打开式 本移动模架结构主要分为:主梁及导梁;挑梁、吊杆、模架及模板;前、后支腿支承机构;纵移辅助支腿及纵移机构;液压、电气系统等五大部分。v2、底模平开式、底模平开式(1)、结构构造本移动模架造桥机分为承重主梁及其导梁、前后支腿、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和吊臂、外侧模板及底模、底模架及吊杆、外侧模架、拆装式内模、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详见造桥机总图。va、钢主梁及导梁v总长度69m。钢箱梁含4节(6m+312m)承重钢箱梁、2节12m辅助钢箱梁、1节3m鼻梁和5组接头,各节间以双拼接板加高强螺栓连接。导梁由空腹箱形梁组成,为
4、辅助整机过孔的结构。钢箱梁下翼缘设2根80mm50mm(高)轨道方钢,供整机纵移使用,轨道方钢中心距19002mm。图:承重主梁及导梁 图1:主梁一般截面 图2:牛腿安装部位主梁截面b、前支腿前支腿支承于主梁前端、施工跨的前墩处,为整个造桥机的前端支点,主要包括以下部件:立柱;横梁;托辊轮箱;支承油缸;吊挂装置;横移螺旋顶;剪力撑等。vc、后支腿后支腿为横梁、托辊轮箱、吊挂装置支承于主梁尾部、已建成箱梁的前端顶面,为整机浇筑混凝土施工时的后支点,其上部与前支腿的上部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横梁;托辊轮箱支承油缸;吊挂装置;横移螺旋顶等结构。vd、辅助支腿v辅助支腿位于主梁1尾部,底部两侧安装辅助支腿
5、中间安装吊挂移动支腿的卷扬机及支架。3-11:辅助支腿横梁及滑道 e、挑梁、吊臂及轨道挑梁和吊臂是移动模架重要的传力结构,负责悬挂整机模架、模板等混凝土成型结构。过孔走行过程中,挑梁和吊臂悬挂所有外模板及模架;混凝土施工状态,为吊杆分担部分模架、模板和混凝土重量,并传递至移动模架主梁。图:挑梁结构图:吊臂结构及调节结构 f、底模架、侧模架及吊杆底模架和侧模架是箱梁混凝土的直接支承体系,侧模架共16组,底模架共14组。工作时,左右两组底模架用8.8级高强螺栓对拉,形成整体。底模架的上弦杆通过吊杆吊挂在挑梁下弦节点上,其上弦最外侧两个节点设置有吊挂滚轮,吊挂滚轮与侧模架的下弦连接,实现底模架的横
6、移开启。图 3-17:工作状态侧模架与底模架相对关系 图3-15:底模架开启后侧模架相对关系示意g、模板整台造桥机的外模包括底模、侧模、墩顶散模和端模、内模。(2)、施工步骤在浇筑砼梁时,移动模架后端需临时固结。32m标准跨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箱梁张拉完毕,拆除吊杆,松开底模及侧模纵横向连接螺栓,前移后支腿至梁端,回油整机下降0.35m;底模架横移开启,准备前移过孔。步骤二:整机前移6.5m暂停,此时导梁前鼻梁已经达到前一排墩。步骤三:前支腿前移至前一排墩顶并临时锚固锁定,准备第二次前移过孔。步骤四:整机前移26.2m后到位,横移关闭底模架,顶升0.35m至工作状态并锁定;安装吊杆并调整,浇
7、筑箱梁混凝土;详见MZ800型移动模架施工步骤图。v箱梁张拉完毕,拆除吊杆,松开底模及侧模纵横向连接螺栓,前移后支腿至梁端,回油整机下降0.35m;底模架横移开启,准备前移过孔。v前支腿前移至前一排墩顶并临时锚固锁定,准备第二次前移过孔。v整机前移26.2m后到位,横移关闭底模架,顶升0.35m至工作状态并锁定;安装吊杆并调整,浇筑箱梁混凝土;整机前移6.5m暂停,此时导梁前鼻梁已经达到前一排墩。模架支点转换至后支腿。v(3)、工作原理及施工特点、工作原理及施工特点v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
8、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模板高程。v1、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v2、主梁两侧挑梁顶部可设置防雨、防晒顶棚,能保证移动模架造桥机全天候工作,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确保总工期的要求;v3、当通过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等桥间转场时,只需展开(或者拆除)侧模架和底模,即可方便通过,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提高转场作业效率;v4、主梁及模架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只需调换前导梁,前后支腿及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就能满足双向施工的要求;3 外模系统整体平开式外模系统整体平开式v(1
9、)、技术性能va 施工梁跨 32.7m vb 混凝土梁跨重 900t vc适应纵坡 2.0%vd 适应曲线半径 2000m ve 适应最低墩高 1.65米 vf 起吊小车走行速度 3m/min vg 5吨电动葫芦起升速度 8m/min,0.8m/min vh总电容量 约80 kW vi 最大件尺寸及重量 12.9m X 1.6m X 2.9m重量22t vj 风力条件 移位时风压小于150N/m2 vk 主梁挠度比 小于L/700 vl 模架移位速度 1.5m/min vm 前移过孔稳定系数 K1.5 vn 工作效率 15天/单孔(按每天工作24小时计)vo 液压系统压力 31.5MPa/16
10、MPa vp 整机重量 约530t(不含墩顶散模)(2)、结构构造vDSZ32/900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系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桥梁施工而设计,为上行式结构,能够自行倒装主支腿。主要由主框架、后行走机构、后支承、中主支腿、前支腿、起吊小车、吊挂外肋、外模及底模系统、端模系统、外肋横移机构、吊挂外肋横向锁定机构、拆装式内模系统、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va 主梁系统v主梁系统由并列的2组纵梁+连接梁、挑梁组成,总重225吨。主要吊挂外模板系统等设备重量及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重量。每组纵梁由3节承重钢箱梁(12.9m+12m+12m)+3节导梁(3*11m)组成,全长69.9m,相邻
11、两组纵梁中心距为6米。浇注状态时,钢箱梁的设计刚度大于1/7000钢箱梁高2.9米,翼缘板宽i.fi米,腹板中心距1.5米。钢箱梁接头采用螺栓节点板联结。每节钢箱梁重量小于21.5吨。导梁采用空腹式箱梁结构,接头为螺栓节点板联结。主梁连接系共9组,挑梁每侧8组。挑梁与连接系位置对应,便于力的对称传递。vb 吊挂外肋、横移机构及锁定机构吊挂外肋、横移机构及锁定机构 吊挂外肋共吊挂外肋共8组,吊挂安装在主梁的挑梁上,用以支撑外模系统;吊组,吊挂安装在主梁的挑梁上,用以支撑外模系统;吊挂外肋沿中部可以剖分,携带外模系统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横向打挂外肋沿中部可以剖分,携带外模系统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可
12、以横向打开和合拢;合拢后由锁定机构锁定,可以避免外肋的横向滑动。开和合拢;合拢后由锁定机构锁定,可以避免外肋的横向滑动。v3)外模系统v 外模系统由底模、腹模、翼模、可调支撑系组成,模板通过可调支撑系支撑在吊挂外肋上。v底模随着吊挂外肋从中部剖分,便于横向打开和合拢。v模板由面板及骨架组焊而成,其腹模及翼模面板厚为6mm、底模面板厚为8mm;每块模板在横向和纵向都有螺栓连接。v外模面板上根据需要可加设2mm后的不锈钢板。v墩柱处的底模现场使用散模组立并固定牢靠。v外模板应起拱,起拱度的设置应按造桥机主梁承受的由实际混凝土荷载(包括钢筋)+内模自重产生的曲线特征值以及设计要求的预下拱度进行,以使
13、成桥后桥梁曲线与设计值吻合。模架就位后,应调整底模标高(侧模、翼模也应随底模一起起拱且必须是同一线型同一拱量),使其与所提供(或修正后)的预拱曲线特征值吻合。v外模及底模纵向标准按4米分段。v外侧模及底模的起拱通过可调支承系实现:底模共设置32根可调支承杆,外侧模共设置48根可调支承杆。外模的设计满足32米梁且兼顾24m高梁的预制施工:将梁端处的腹模和翼模和底模向前移动8米即可实现24米跨高梁的预制施工。v翼模上安装有人行通道,便于人员操作和通过。vv3.4 3.4 内模系统内模系统vv 内模系统采用拆装式内模结构,内模设计满足内模系统采用拆装式内模结构,内模设计满足3232米梁且兼米梁且兼顾
14、顾24m24m高梁的预制施工。内模面板厚度为高梁的预制施工。内模面板厚度为5mm5mm。vv内模的分块设计充分考虑最后一孔梁浇注完毕后内模出腔的内模的分块设计充分考虑最后一孔梁浇注完毕后内模出腔的要求,内模标准分块尺寸为要求,内模标准分块尺寸为2000mm 300mm 105mm2000mm 300mm 105mm。最后一孔梁施工时,混凝土梁顶板应开洞,以适应内模的最后一孔梁施工时,混凝土梁顶板应开洞,以适应内模的拆除。拆除。v3.5 后主支腿v 后主支腿共1套,位于主梁系统的尾部,支撑于已浇筑好的桥梁端部,主要由后走行机构2个、后支承机构(含400液压支撑油缸,行程150mm)2个等组成。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中的 种类 移动 介绍 使用 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