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组织实施工作计划.docx
《碳达峰组织实施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组织实施工作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碳达峰组织实施工作计划一、 碳达峰组织实施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研究重大问题、制定重大政策、组织重大工程。各成员单位按照决策部署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县(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各县(区)、抚州高新区、东临新区及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各县(区)、抚州高新区、
2、东临新区要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通过后,由各地自行印发实施。二、 碳中和目标的意义(一)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所谓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二)碳达
3、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2012年,笔者将碳达峰及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实现彻底脱钩,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即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增长碳排放增长的基本特征,实质上是从黑色工业革命转向绿色工业革命,从不可持续的黑色发展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三)中国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客观地讲,欧盟等发达国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先行一步,中国则是后来者居上,要继续完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任务,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此同时,要率先创新绿色工业化、绿色现代化,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
4、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本质是不同于黑色高碳要素的传统现代化,而是创新绿色要素(特别是绿色能源、绿色技术要素),加速实现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进而实现零碳经济目标,或者通过碳汇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通过分四个十年专项行动计划、八个五年规划落实并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绿色贡献。三、 碳达峰发展背景关于碳达峰,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指出,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
5、先进入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排放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达峰目标包括达峰时间和峰值。中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根据IEA数据库显示,从能源结构看,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中,煤炭的燃烧和使用贡献了约44%的二氧化碳排放(IEA数据库的最新数据为2018年,下同),石油贡献了约34%,天然气贡献了约21%,其他能源碳排放量占比不到1%;从碳排放的部门结构看,电力部门碳排放量占比最高,为417%,其次是交通运输为246%,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排第三,为184%。与全球能源结构不同,中国的能源消费更依赖于煤炭,中国有80%的
6、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煤炭,其次是石油(143%)和天然气(55%);碳排放部门中,占比最高的也是电力部门(514%),其次是工业(279%)和交通运输(97%)。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已被主流科学界广泛认可。根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到2100年,全球气温和海平面可能分别上升11-64和165-538厘米(2007年),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碳排放至少占总增加量的95%。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骤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因此,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缓解全球变暖和相关的生态问题
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出了全球碳排放大国的减排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由此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目前全球已经有50多个(54)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2020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碳排放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排放达峰。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承诺在2030年以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四、 碳达峰目标下对工业能效的影响(一)主要问题纵向比:近半数监测指标能效水平不升反降。单位产品能耗是反映能效水平主要的监测指标,指生产某一个计量单位的产品(或完成一个计量单位的工作量)
8、所消耗的能源量。前三季度,我省纳入单位产品能耗统计监测的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共117家,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均超过1万吨标准煤,分布在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10个行业。这部分企业数仅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07%,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共317881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7%。前三季度,在我省主要耗能工业企业28项纳入监测的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13项指标同比上升,1项持平,优化率仅为50%。其中,煤炭开采和纺织业能效同比下降较大,主要监测指标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和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同比分别上升137%和555%。横向比:近五成产品能效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国家公布的23项单位产品综合
9、能耗指标中,我省仅有11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8%,煤炭、纺织、造纸以及合成氨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明显偏高。其中,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和氨碱法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4项指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36%、412%、215%和183%。标杆比:部分高耗能产品能效水平距离国家标杆水平有差距。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明确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要求:各地须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拟建、在建项目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前三季度,全省纳入统计监测的炼焦、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钢铁和有色
10、等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均达到基准水平以上,但化工、水泥、平板玻璃和钢铁行业部分产品能效水平未达到标杆水平。其中,氨碱法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和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分别比标杆水平标准高出105、41、253和117个百分点。(二)制约因素制约我省工业能效水平的因素,既有系统性的,也有偶发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结构偏重:能效水平与工业结构有很大关联,我省重工业比重大,化工、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5%左右,对能源依赖较高,相关行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装备技术和工艺水平提升较慢,产业升级、能效提升难度大。禀赋不足:自然地
11、理条件的优劣对资源开采行业有先天的影响,是影响同类型行业企业能效水平的重要因素。我省煤炭资源的地质储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且煤质差、煤层薄,且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难度将越来越大,我省的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不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同比上年也呈上升趋势,能效水平的改善只能依靠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波动:企业生产线的平稳、饱和运转,能有效分摊固定生产消耗,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升产品能效水平。调查显示,纺织业能效下降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我省2家主要纺织企业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减少造成企业限产,生产不平稳,生产线不饱和运转,导致企业能效下降。五、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情况(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
12、系坚持对标对表与立足实际相结合,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一是完成总体设计。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分别作为1+N中的1和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总体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二是抓紧制定N个专项方案。各有关部门按照部署,研究制定了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绿色金融、绿色消费、减污降碳、统计核算、固碳增汇、干部培训等配套政策措施。11个设区的市和江铜、江钨、建材、江盐等省属重点
13、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完成编制。三是完善绿色低碳相关法规规划政策。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林长制、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等省级地方性法规,出台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全面建设美丽江西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一轮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政策文件,印发实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业绿色发展、绿色交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二)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坚持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并重,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序替代。一是优先发展新能源。制定风电、光伏发电项
14、目开发指南,建立新能源规划库,实施整体推进开发区屋顶光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新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7025万千瓦,较十三五末新增装机337万千瓦。二是合理有序发展清洁煤电。建成投运瑞金电厂二期、信丰电厂、丰城电厂三期等清洁煤电项目,谋划布局一批煤炭储备项目。完成13台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电厂煤耗处于全国优秀水平。三是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省级管网县县通和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全省建成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3132公里,形成一纵三横一环输气网架,实现向67个县(市、区)供气。建设湖口液化天然气(LNG)储配项目等重点储气设施,积极推进铅山、遂川、永新等抽水蓄能重点项目前期
15、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第二条入赣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纳入相关规划,南昌至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四是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约束,全面完成十三五能耗双控考核,完善节能审查程序,加强节能形势分析研判,强化节能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和集聚。289个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2021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十四五节能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6、出台全国首个20版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型制造、低碳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群提升、优质企业培育和质量品牌塑造等八大重点工程,启动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达1554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3个、绿色工厂82个,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2位。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深入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做大做强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优势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支持南昌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加快未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达峰 组织 实施 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