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典报告.doc
《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典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典报告.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言11总则11.1项目特点及评价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采用的评价标准31.4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31.5 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41.6评价范围51.7评价内容、评价因子及重点51.8 评价时段72 建设项目概况82.1 现有工程概况82.2技改工程概况133技改工程工程分析203.1 主要原材料的成分与消耗量203.2 采矿及选冶工艺233.3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情况253.4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364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374.1 自然环境概况374.2 社会环境概况404.3 特定保护对象与功能要求424.4 环境质量现状424.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84
2、6 公众调查51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25.1基建期环境影响分析52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5.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595.4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25.5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625.6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635.7 风险性评价645.8 堆浸中细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666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及建议686.1粉尘及废气防治措施686.2废水防治措施70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分析726.4噪声防治措施74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46.6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分析及建议756.7防渗措施分析796.8技改工程环保措施汇总817清洁生产论述827.1生产工艺的清洁性分析
3、827.2能耗和物耗清洁性分析837.3污染排放的清洁性分析838总量控制868.1 总量控制的目的868.2 总量控制的原则868.3 实施总量控制的项目868.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及建议86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79.1 环境投资估算879.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79.3 环保措施的效益指标分析889.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结论8810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建议8910.1 环境管理建议8910.2 环境监测计划8911 评价结论与建议9111.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9111.2 环境影响预测结论9111.3 环境保护措施结论9211.4 总结论94附图一区域位置及交通状况
4、图附图二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三环境监测布点图附件一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上杭紫金山铜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二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矿日处理1万吨铜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附件三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附件四福建省龙岩市环境保护局(2003)便字第监03号关于评价标准确认的函附件五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意见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NERIN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前言紫金山铜矿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北部的才溪乡和旧县乡境内,距上杭县城的直线距离14.6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4001162522,北纬251
5、041251144。矿区总面积4.37km2。该矿是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探明的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之一,为铜金共生矿床,呈“上金下铜”的垂直分布特点。金矿床赋存于600m标高以上的氧化带中,为特大型低品位氧化金矿,可利用金属储量达150t,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铜矿床赋存于600700m标高以下的原生带中,已控制矿化最低标高100m,为次火山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为大脉状、硫化铜矿石类型,亦为特大型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蓝辉铜矿、少量铜蓝和硫砷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明矾石、地开石、绢云母等。矿石的可选性好。矿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编制的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金
6、矿区西北矿段勘探报告,矿区铜金属储量为129104t,铜矿石平均品位为1.08%。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3年开始对矿区上部的金矿实施开采工作的。经过一至四期工程的建设,金矿现已形成的开采能力为1000104t/a,金产量为7t/a,年利润2亿元。紫金山金矿的滚动式发展不但为紫金矿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也为下部铜矿的开采创造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为此,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启动对矿区下部铜矿床的开发工作,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9月10日以闽计产业200163号文“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上杭紫金山铜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
7、02年9月9日以闽经贸投资2002699号文“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矿日处理1万吨铜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的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铜矿规模1万吨,矿山服务年限52年,产品方案为年产99.99%阴极铜1.2万吨,采用隔一采一的二步回采大孔径崩落为主的地下采矿方法,主运输平硐标高340m,矿石采用国内领先的微生物堆浸萃取电积湿法冶金生产工艺。项目总投资1.9437亿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为确实做好铜矿开采的环境保护工作,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
8、年4月5日委托我院承担紫金山铜矿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要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度同步。我院技术人员在踏勘现场及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环评导则要求于2001年4月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要求,我院于2001年11月提交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初步设计中堆浸场及电积萃取工业场地等总体布置与可研相比有较大改变,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2月9日委托我院修改完善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书即是根据紫金山铜矿新的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重新编制。 -96-NERIN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1总则1.1项目特点及评价目的1
9、1.1项目特点紫金山铜矿系采、选、冶联合项目,采矿采用坑下开采方式,选冶采用 “破碎生物堆浸萃取电积”工艺。采矿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选冶产生的浸渣是主要的污染源,它们在堆置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产生的酸性含重金属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将是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1.1.2评价目的在调查和监测评价区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区周围环境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在详细的工程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特征,预测项目建设对地表水、环境空气、生态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述工程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并提出进一步减轻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和建议;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境管理和工
10、程设计提供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自然资源
11、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1994年12月21日);(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3月16日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11)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12)上杭县人民政府“杭政(1997)04号”关于加强城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的通告;(13)上杭县人民政府“杭政(1996)综318”上杭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1.2.2技术导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1.2.3项目文件(1)福建省闽西
12、地质大队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区西北矿段勘探报告(1995年7月)。(2)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紫金山铜矿选冶联合流程试验研究报告(1995年7月)。(3)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细菌浸出扩大试验研究(2000年10月)。(4)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紫金山铜矿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年6月)。(5)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矿江山岽排土场稳定性研究报告(2001年4月)。(6)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2002年12月)。(7)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紫金山铜矿水土保
13、持方案报告书(2003年4月)。1.2.4项目立项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相关文件(1)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闽计产业200163号文“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上杭紫金山铜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闽经贸投资2002699号文“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矿日处理1万吨铜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3)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1年4月);(4)福建省龙岩市环境保护局(2003)便字第监03号文“关于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1.2.5 参考资料(1)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
14、究院2000年5月编制的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四期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金矿四期EIS”)。(2)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年12月编制的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500吨/年固定床甲醇氨氧化法生产氰化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金矿氰化钠EIS”)。1.3 采用的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1)旧县河及汀江(上杭砂帽石断面至陈坊桥断面)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
15、标准。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表4中一级标准;(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标准(GB5085.31996);(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1.4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4.1 控制污染的目标(1)控制选冶系统的废水排放,力争达到“零排放”;控制采矿系统的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其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相关要求,其中,第一类污染物达到表1规定的标准
16、第二类污染物达到表4中一级标准。(2)控制选冶系统电积工段酸雾的排放,使其排放量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控制锅炉烟气及其污染物的排放。(4)加强矿区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量在500t/km2a(南方丘陵区水力侵蚀土壤容许流失量)以内。 (5)妥善处置废石,浸渣、煤渣等固体废弃物,避免产生“二次污染”。1.4.2 环境保护的目标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规划和功能区划情况,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有:矿区下游的汀江河段(上杭砂帽石断面至陈坊桥断面),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
17、8382002)类标准控制;矿区环境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控制;矿区生态,重点是防止过度的水土流失。1.5 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1.5.1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1.5.2 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和Cd,排入的
18、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采用的是坑下开采方式,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因采矿工业场地、地下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变形、选冶工业场地及固体废物堆置场地的建设而导致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因废水排放引起的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经分析,紫金山铜矿开发可能直接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范围约2.3km2,间接引起生态环境(地面水、土壤)变化的范围约14 km2,共计16.3 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
19、1997),确定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采矿系统采用的是坑采工艺,选冶系统采用的是“破碎、浓酸热化、堆浸、萃取、电积”工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电积工段产生的酸雾和燃煤锅炉产生的SO2和烟尘。经计算,等标排放量最大的是PSO2=3.0107m3/h。该地区为复杂山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确定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评价范围1.6.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紫金山铜矿废水的排放途径为经矿区同康沟或三清亭排入汀江。由此确定的地表水评价对象为汀江,其评价范围为:同康沟汇入处上游500m至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上界,
20、全长约25km。1.6.2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坑采可能引起的错动范围、选冶工业场地和辅助工业场地在内的直接影响区域及可能受矿山开发影响的地表水和土壤等影响区域,面积约16.3 km2。1.6.3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以选冶场地为中心的方形区域,向南1.5km、向北0.5km、向东1.5km,向西0.5km所形成的面积约4km2区域。1.7评价内容、评价因子及重点1.7.1评价内容在调查矿区周围环境现状和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本次评价计划开展以下评价内容,进而为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
21、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分析矿山开发中的植被破坏、土层扰动、土地占用和废水排放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选冶系统排放的粉尘及酸雾,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分类和处理、处置措施分析,评价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分析施工期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排放和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评价其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策。(6)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分析矿山服务期满后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7)环境风险分析分析矿山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紫金 矿业 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山 铜矿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经典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