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的营养需要.doc
《种猪的营养需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的营养需要.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猪场动力网种猪的营养需要Don H. Bushman, PhD帝斯曼公司 动物营养顾问陆应诚 译、简介很多繁殖参数受到营养的影响:1 断奶母猪7天内配上种a. 头胎母猪超过85%,经产母猪超过90%为很好b. 目标分别为90%和95%2 断奶至初次配种间隔a. 小于6天为优秀3 产仔窝数/头母猪/年a. 超过2.2窝为很好b. 目标为2.4窝4 怀胎率a. 头胎母猪超过80%,经产母猪超过90%为很好b. 目标分别为90%和95%5 仔猪断奶重a. 21天断奶.超过5.45kg为很好.目标为6.35kgb. 28天断奶.超过7.25kg为很好.目标为8.15kg6产仔窝数/产仔栏/年a. 21
2、天断奶. 10窝为很好.目标为12.6窝b. 28天断奶. 8.2窝为很好.目标为10窝7断奶仔猪数/产仔栏/年a. 21天断奶. 92头为很好.目标为125头b. 28天断奶. 75头为很好.目标为100头其它因素也受营养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上面所列,例如,淘汰率没有列在这里是因为它高度依赖于遗传改良的目标。如果遗传改良必须优先考虑,则淘汰率可达40%或更高。但是如果母猪死亡率或瘫痪母猪数量较高,或由于断奶后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发情而淘汰数多,则营养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请注意:初产母猪的很多参数与经产母猪是有区别的。很多生产者过高估计他们猪场的繁殖率,比如,如果85%的母猪在断奶后7天发情,
3、生产者通常会认为是猪场的平均水平。那么另外15%的母猪呢?如果10%在断奶后10-20天发情,3%在断奶后20-30天发情,2%由于断奶后30-50天不发情而被淘汰,那么平均值应接近10天而不是7天。那么怀胎率、断奶日龄(产仔胎数/头/年)、断奶仔猪数/头/年又如何呢?也许最精确的评估方法是产仔窝数/产仔栏/年和断奶仔猪数/产仔栏/年,这一评估方法综合地反映了育种效率,和平均断奶体重一起对生产性能的评估更加精确。由于营养需要随生产阶段而不同,因此种猪的营养需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种畜的发育.妊娠母猪饲养需要.哺乳母猪饲养需要种畜的发育由于为选择后备母猪进入育种群而确定了不同的选择参数,这样在其发
4、育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方案对母猪终生生产性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后备母猪在整个发育阶段得到所有营养素是非常重要的。后备种猪的发育及对其的管理起始于幼年(25kg以下),终止于第一个哺乳期的结束或公猪进入育种群。现代国外猪种已被选育成快速瘦肉生长与良好的饲料转化率,饲料报酬的改善也导致较低的饲料采食量,也就是说,现今瘦肉型猪即使自由采食也比以前较肥猪消耗较少饲料。人们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于母猪,而较少关注公猪。但由于快速生长,后备公猪需要比后备母猪更多的营养,因此后备公母猪的营养需要进行分开阐述,而成年公猪与后备公猪一同进行阐述。后备母猪发育尽管有必要某种程度地限制后备母猪的生长(脂肪沉积),但重要的
5、是让营养方案使后备母猪发育至初次配种期间瘦肉达到最佳水平。许多现代瘦肉型品种在210-230日龄初次配种(第二个情期)时应达到125-135 kg,这就意味着从出生至配种的日增重应达到600 g/天(从断奶至配种的日增重应达到635-650 g/天);同时为确保繁殖寿命,母猪整个生产阶段体内贮备也是必须的。初次配种时母猪的理想背膘厚随不同品种而定,大多数高瘦肉率品种在最后一根肋骨处(P2)的背膘厚为16-18mm,即使瘦肉率非常高的品种也至少应为14mm。但是背膘厚不要超过20-22mm,这同样适用于母猪的整个繁殖周期。在记住这一点后,如果生长速度超过标准,就得降低能量浓度而限制其生长,但这只
6、适用于后备母猪体重达到65 kg后,对育种场而言,后备母猪应该自由采食直到100 kg时生长性能测定后,以确保选择那些在整个育肥期具有较高的瘦肉生长潜力的后备母猪。如果性能测定与选育太早,这会选择那些前期快速生长的猪,而且这一生长速度不能维持到体重较大的育肥后期。如果采用限制饲喂,必须确保这只是针对能量,充足水平的氨基酸、钙、有效磷、维生素等应维持不变;另外,要牢记后备母猪比阉公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要高,同时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值维持不变。可能饲养后备母猪(或公猪)一个很大的误区是钙与有效磷的含量太低。NRC给出的矿物质水平只是考虑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而没有考虑最大的骨胳强度。生长后备种猪钙
7、和有效磷的需要量至少比商品猪高出0.1%,实际上,对50-60kg以上种猪甚至高出0.15-0.20%,例如,NRC给出的50-80kg的商品猪钙和有效磷标准分别为0.50%和0.19%,而后备母猪的标准应分别为0.63%和0.35%,以上标准基于自由采食,因此如是限制饲喂则标准应作相应提高。如为提高种猪骨胳强度则对有效磷的需要量将会更高,如果这些较高水平的钙和有效磷得不到满足,将引起瘫痪母猪数量的增加。生长后备母猪日营养需要量见表1,能量水平基于15-250C的适宜温度条件下,当温度低时能量摄入应增加,而其它营养素保持适当水平;也就是说,随着饲料摄入量的增加,日粮粗蛋白、微量元素等的百分比应
8、相应降低;当温度提高时饲料摄入降低,为保持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的摄入,必须相应提高他们在日粮中的百分比。从100-105kg至催情补饲,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摄入应与85-105kg阶段保持同一水平,但需降低能量水平以防止母猪长得太肥,这同时有助于提高催情补饲的效果(见下文)。许多主要的育种公司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推荐标准比实际的养猪生产使用的要高,罗维素预混料及为种猪而设计的配方均满足这一高营养需要量。表1. 生长后备母猪营养推荐标准体重(kg)20 - 3535 - 6060 - 8585 - 105105 kg 催情补饲预计消化能摄入a(kcal/d)5,0906,9408,48010,
9、0259,130计算的每日摄入量(g)总赖氨酸 15.018.320.019.119.1可消化赖氨酸 12.314.816.015.015.3蛋氨酸4.04.95.45.15.1蛋氨酸+胱氨酸8.210.112.011.411.4苏氨酸9.711.913.512.912.9色氨酸2.83.54.03.83.8钙12.716.318.720.520.5有效磷7.39.110.010.610.6a 日粮近似消化能水平(kcal/kg)随麸皮含量而变化: 5% 3,200; 10% 3,150;15% 3,100; 20% 3,050。催情补饲:配种前11-14天采用自由采食提高后备母猪饲料摄入量,
10、可提高限制饲喂后备母猪的产仔数,提高的饲料摄入量对消化道产生作用,和后备母猪增加其卵巢分泌卵子的数量有关。但在配种后饲料摄入量应减到正常水平,妊娠早期的超量饲喂可导致胚胎死亡率提高与降低产仔数。后备公猪与成年公猪后备公猪在100-105kg体重前一般自由采食,由于瘦肉生长较快,因此公猪比后备母猪需要更高的赖氨酸需要量,后备公猪营养需要量见表2。表2. 后备公猪营养需要量体重(kg)20 - 3535 - 6060 - 8585 - 105预计消化能摄入a(kcal/day)5,0906,9408,48010,025计算的每日摄入量(g)总赖氨酸 16.720.522.522.1可消化赖氨酸 1
11、3.616.818.317.7蛋氨酸4.55.56.16.0蛋氨酸+胱氨酸9.211.313.513.3苏氨酸10.813.315.214.9色氨酸3.23.94.54.4钙13.617.420.022.1有效磷8.010.111.312.1a 见表1对生长后备母猪而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应随采食量变化而调整,温度低时调低,温度高时调高而确保营养素的合理摄入。当公猪到达100kg时,每日必须提供7,800 kcal的消化能(2.5kg含15%麸皮的日粮)。公猪1-2岁时,建议的饲喂量应使其增重为180-250g/天(65-90kg/年),因此为达此目的,公猪料应不同于妊娠母猪料。目标是限制能
12、量摄入而降低生长速度,但必须维持高含量的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以保证受精率与性欲,定期地给公猪称重以决定特定条件下合理的饲养方案。由于2岁以上公猪接近成熟体型,它们的饲喂应保证较低的生长速度。与母猪一样,日常的饲喂量也应根据公猪的身体状况或猪舍温度而调整,表3给出了100-340kg体重常温下营养素的推荐标准,如温度发生变化,则能量摄入以及其它营养素也应作相应调整。表3. 不同体重公猪营养需要量体重(kg)160160205250295340消化能摄入a(kcal/day) 7,5008,2509,0009,90010,80011,700计算的每日摄入量(g)总赖氨酸 17.318.8
13、20.322.524.826.3可消化赖氨酸 14.315.516.718.620.521.7蛋氨酸4.65.05.46.06.67.0蛋氨酸+胱氨酸12.213.314.315.917.518.6苏氨酸14.315.516.718.620.521.7色氨酸3.53.84.14.55.05.3钙19.521.223.025.528.029.8有效磷9.210.010.812.013.214.0亚油酸(%)1.91.91.91.91.91.9a 见表1推荐标准是基于有限的研究,能量的推荐标准则是为达到理想的体增重而计算,而没有考虑精子数量,这已在人工授精研究中得到证实。能量水平更高可能会有最大的
14、精子产量。其他营养素推荐标准的资料也较有限,一家美国育种公司(PIC)采用此推荐标准,这里仅供参考。公猪亚油酸的含量比商品猪和NRC给出的要高,NRC给出的需要为0.1%或2g/天。如需要高水平的亚油酸含量,那么在高比例的小麦及其副产品日粮中则需要注意,玉米-豆粕型日粮富含亚油酸。.妊娠母猪饲养需要尽管妊娠母猪不应采用自由采食,否则长得太肥而减少产仔数,还会出现哺乳期采食量下降与过多的体重损失和其它的一系列问题,但必须注意两点:1)妊娠期间以及整个生产阶段母猪都应该增重,2)母猪必须有最低量的体内贮存(背部脂肪)否则不能发情配种。这样的话,如果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那么在下一个妊娠期营养需要
15、就要增加。在下面要讲到妊娠期母猪的营养需要取决于哺乳期的生产性能的表现情况。母猪繁殖周期体增重推荐情况见表1,当10%以上母猪体重不递增,猪群可能有繁殖问题。母猪体增重的情况将取决于其体型,孕体增重(胎衣、羊水与胚胎)与胚胎数量有关,孕体增重约为2.3kg/胎儿。表1.高产母猪理想体增重推荐情况配种体重(kg)胎 次总产仔数母体增重(kg)孕体增重(kg)总增重(kg)125110352353150211352550175312252747190412202742200512152742210611132535218710112328除体增重或体损失外,体脂贮存、背膘和体组织(肌肉)增重也非常
16、重要。目标是配种时背膘厚为16-18mm(最小14mm),分娩时为18-20mm(最大22mm)。背膘厚探针可正确测出母猪身体脂肪的含量,但是最新研究指出,现代高瘦肉型母猪肌体蛋白的数量比体内脂肪水平更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过量肌体蛋白的损失将延长母猪断奶至配种的时间,如果肌体蛋白损失过多,导致母猪不能发情配种。很多养猪生产者不给母猪称重,也不测背部脂肪增加或损失。另外,建立一套评估母猪体况的方法也很花时间,在多数情况下依据主观的评分。但是一旦建立了一套方法并用于日常操作,则能通过改善繁殖性能与饲料节省而削减生产费用,超声波设备能检测脂肪存积或损失及猪只肌肉面积的情况,管理水平高的猪场采用这种方
17、法。大多数生产者采用体况评分来评估母猪的体况(图1),能准确评分者可以用分值来评估背膘厚度和肌肉生长情况。母猪分娩前较好的体况评分应为3,1或2的也较容易判断。如果在感觉肋骨或H骨时(图2)用超过3秒钟的时间,则它的体况评分很可能为4或5。评 分状 况肋骨、H-骨与背骨测定1消 瘦明 显2偏 瘦通过触摸很易测定3理 想用手掌按压能感觉到 4肥感觉不到5过 肥感觉不到图 1. 母猪体况评分图 2. 母猪肋骨、背骨、H-钓骨的位置如果评分与配种、妊娠测定、免疫等相结合,则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评分的最佳时间为配种时、妊娠50天、90天和断奶日。评分结果应记录在母猪信息卡上并用于确定饲料需要量,图3给出
18、了母猪体况评分的记录范本。一旦群体中的母猪体况稳定在理想的水平或饲养管理方案证实是满意的话,那么一个体况评分监控方案就足够了。在一个体况监控方案中实际大约只需要评估15-20%的母猪,但必须注意识别那些评分在2.5以下的母猪。这些母猪需要额外的饲料,如果比例开始增加,则需重新评估猪场的饲料管理方案。 图 3 体况评分卡为了有效地利用体况评分,确定“基础饲喂率”很重要。维持配种时体况评分为2.5-3.0所需的基础饲喂率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日粮中能量和氨基酸(蛋白质品质)水平。在中国,妊娠母猪料添加麸皮变化幅度很大,因此维持母猪较好体况或瘦小母猪为获得体增重所需要的饲料摄入量变化很大。表2给出了根据日
19、粮中不同麸皮含量而使160-180kg的母猪在较温和的气候下维持较好体况(评分2.5-3.0)的基础饲喂率推荐标准。注意:日粮中每增加或减少5%的麸皮,饲料消耗可能增加或减少约50g/天(整个妊娠期每头母猪大约5.7kg)。表 2 麸皮对妊娠期预计饲料消耗的影响 麸 皮(%)日平均采食量(kg) 粗蛋白a(%) 钙b(%)有效磷b(%)后备母猪2-4 胎5-7 胎02.162.272.2212.90.800.5052.202.302.2512.70.800.50102.242.342.2912.50.800.50152.272.382.3212.30.800.50202.302.422.361
20、2.10.700.45252.352.462.4012.00.700.45302.392.502.4412.00.700.45a 这些粗蛋白水平将提供足够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指明的麸皮含量下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总的与可消化氨基酸)b 这些推荐的钙和有效磷水平用于保持较好的骨胳强度与NRC或国外文献相比,表2所列的饲料摄入水平可能有些高,前者推荐的是含3,200 - 3,400 kcal /kg的消化能,内含较少或没有麸皮的日粮。除了增加饲料成本,在妊娠母猪料中使用高含量的麸皮(达到30%)也没有问题。事实上,妊娠母猪日粮中较高水平的某种粗纤维可提高产仔数,这将在下面讨论到(高纤维日粮)。调整饲料摄
21、入表2所列的饲料摄入水平只是推荐标准,营养需要(饲料消耗)可随母猪的体况而变化。母猪妊娠期体增重与其在哺乳期体重损失直接有关,比如,配种时125kg的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妊娠期体增重应达到35kg,第二次配种时体重应在150kg(表1)。如果哺乳期体重损失达20kg,则要么在配种前增重20kg,要么在第二个妊娠期额外增重20kg;这样就要增重55kg而不是35kg,因此在第二个妊娠期要相应地增加饲料消耗。根据NRC模型,妊娠期每额外增重5kg每天则需要多消耗125g饲料,所以如果母猪在上一个哺乳期损失10kg体重,则妊娠期内每天需要多消耗250g饲料。损失15-20kg相当于体况评分2,如果损失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猪 营养 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