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核辐射测井部分PPT优秀课件.ppt
《第24章核辐射测井部分PPT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章核辐射测井部分PPT优秀课件.ppt(2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核辐射测井部分核辐射测井部分第二章第二章 原子核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原子核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o主要介绍一些原子核物理的基本概念,放射性和放射性射线,放射性衰变及衰变规律.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1、原子和原子核、原子和原子核原子序数原子序数Z核电荷数核电荷数Z电子数电子数质量数质量数A中子数中子数N质子数质子数Zo原子的表示方法o原子质量单位:是以碳的同位素12C为标准确定的,即1个原子质量单位u为12C静止质量的1/12,也就是1u=mc/12=1.66056610-27kg。o质子质量为:1.00758u。o中子质量为:1.00887u。XAZ元素符号
2、原子序数质 量 数XAo能态:能态:o基态:基态:o激发态:激发态:2、能态、基态和激发态、能态、基态和激发态原子核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低的状态。处于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定定义义:具有特定原子序数(即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量数(即核子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到足以被观察到(一般长于10-10s)的一类原子。核素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目前已经知道的核素大约有2700种,其中约300种是稳定的,其余是不稳定的,即放射性的。3、核素、核素 oo定义:定义:定义:定义:o元素的丰度可以用列列表表法法或作作图图法法给出。在列表或作图时,通常都把硅(Si)的丰度值取为10,其他核素的
3、丰度值按比例确定。某某种种核核素素在在其其天天然然同同位位素素混混合合物物中中所所占占的的原原子子核数目的百分比称为该核素的丰度核数目的百分比称为该核素的丰度4、丰度、丰度5、放射性及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及放射性衰变o1)定义:)定义:原子核自发的放出各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o2 2)衰变表达式:衰变表达式:o特特点点:衰变主要发生于重核,绝大多数衰变发生于A200的重核。但不等于A200都能发生衰变。XA-4ZYAZ-2+He24o3 3)衰变表达式:衰变表达式:XAZYAZ+1+e-+v_XZAYZ-1A+e+v_-衰变:+衰变:o特点:特点:o中子数过多发生衰变,质子数过多发生+
4、衰变。o粒子的能量是连续能量,能谱连续分布。o几乎所有的放射性核素都存在衰变4 4)衰变衰变o定义:定义:原子核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射线的衰变过程称为衰变.o原子核的退退激激,必然伴随有射线的放出,射线的能量就等于相应的核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能量差。oX X射射线线产生于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跃迁迁,它与射线的差别在于能量和产生的方式不同而已。5 5)放射性衰变的特点)放射性衰变的特点o放射性衰变过程是由核内扰动影响而发生的,与外界条件无关;o有些原子核衰变释放一种或二种射线,有些却同时释放三种射线;o原子核衰变规律与放出射线的种类无关,与外界环境无关。o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有三
5、种:o、和射线。6)放射性射线及性质)放射性射线及性质放射源铅盒照相底片o射线:射线:o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称为粒子)组成的。它的穿透能力最低(在岩石中只有0.001cm),但电离作用最强。o在核辐射测井中,利用粒子与某些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可制造中子源。o射线:射线:o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在金属中为0.09cm),但电离作用比粒子弱。o在核辐射测井中,利用某些发射射线的核素作为井间监测示踪剂。o射线:射线:o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弱。o射线能穿透几十厘米的地层、水泥环、套管和下井仪器的外壳。这一特性使得它成为核辐射测井主要探测对象。o如果我们用N
6、t)表示时刻t存在的原子核数,那么在时刻t到t+dt之间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dN/dt就应当和N(t)成正比,即-dN/dtN(t)-dN=N(t)dt 7)简单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简单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o对上式积分并令t=0时的原子数为N0,则有:o这就是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原子核衰变遵循指数衰减规律。o原子核衰变的指数规律是原原子子核核本本身身固固有有的的性性质质,只只和和它它的的内内部部状状态态有有关关。外界因素如高温、高压、强磁场、电场等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这种指数衰变特性。o不同的放射性核素的不同,即衰变速度不同。N(t)=N0e-t o必须指
7、出:原子核衰变规律是一个统计性规律统计性规律,只有在原子核的数目足够大时才是正确的,否则没有意义。o这是因为核衰变是自发的,对于一个核来讲纯属偶然,只有大数目的原子核才遵循统计规律。o定定义义:衰变规律公式中的常数,反映了原子核衰变速度的快慢,称之为衰变常数。o表达式:表达式:o-dN/dtdN/dt的的意意义义:表示在时刻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它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N(t)成正比的。8)衰变常数)衰变常数=dNdt/N(t)_o衰变常数衰变常数的确切物理意义的确切物理意义 :表示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o衰变常数衰变常数量纲量纲 :T-1,通常用秒-1或分-1。o不
8、同的放射性核素具有不同的衰变常数。指数衰减规律反映了原子核衰变的“共性”,衰变常数反映了各种原子核的“个性”。o定定义义: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到数量减少一半所经过得时间。o表示符号:表示符号:T1/2o意义:意义:表示原子核衰变的快慢。oT1/2和都表示原子核衰变的快慢。9)半衰期)半衰期o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半衰期的定义知:由衰减的规律公式有:当t=T1/2N=N02N=N02=N0e-T1/2T1/2=ln2=0.693o可可见见:原子核的半衰期与衰变常数成反比关系,即半衰期长,衰变常数就小;半衰期短,衰变常数就大。o原原因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越大,原子核得衰变
9、就越快,原子核总数减少一半的时间自然也就越短。o定定义义:就是指一种放射性原子核平均能够生存的时间,通常用表示。6、平均寿命、平均寿命o定定义义:把单位时间内一个放射源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称为放射性活度,也称放射性强度,通常用符号A表示。7、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A=N=A=N=N0e-t=A0e-t oA0称为初始放射性活度。o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放射性活度的单位:由于历史原因,习惯上采用居里(Ci)作为放射性活度单位。它的定义是:一个放射源如果在每秒内产生3.71010次衰变,这个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即为1居里,即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可勒尔,简称贝可,记作Bq。它的定义是:放射源每秒产生一
10、次衰变为1贝可,1Bq=1s-1。二者关系:二者关系:1Ci=3.710101010BqBq第二章第二章 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及密度测井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及密度测井本章重点:本章重点:o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o伽马射线的探测伽马射线的探测o岩性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第一节第一节 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o天然天然产生产生o由由伽马源伽马源产生产生一、伽马射线的来源1、伽马射线的产生方式、伽马射线的产生方式o定义:能够产生伽马射线的装置。定义:能够产生伽马射线的装置。o进行-测井、活化法测井时使用的射线源,它由人工或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制成,如钴(6
11、0Co)源,铯(137Cs)源,锌(65Zn)源、汞(203Hg)源和铈(141Ce)源。o测井中最常用的是测井中最常用的是:钴钴(60Co)源源和铯铯(137Cs)源源2、伽马源、伽马源o目前-测井即岩性密度测井中使用的伽马源基本上都是137Cs源源。o伽马源的性质:伽马源的性质:o伽马源的性质是由源源强强、能能量量分分布布、角角分分布布等决定的。o以密度测井的137Cs源为例,其源强是2、1.5或1Ci,单能伽马射线(0.662MeV),各向同性发射。思考:能否产生可控伽马源?思考:能否产生可控伽马源?o目前已经发现地层中的元素有100100多种,几乎所所有有的的化化学学元元素素都能在地层
12、中找到。但主要的地层元素只有少数几种。o在地壳内化学元素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大小的分布依次为O O、SiSi、AlAl、FeFe、CaCa、NaNa、K K、MgMg、H H、TiTi、C C、ClCl等。二、地层元素分布及含量二、地层元素分布及含量o各元素在地层中的总量分布极不均匀,前三种元素O O、SiSi和AlAl总量占地壳总量的82.58%82.58%;o前9种即O O、SiSi、AlAl、FeFe、CaCa、NaNa、K K、MgMg和和H H总量占地壳总量的98.13%98.13%;o而其余元素仅占地壳元素总量的1.87%1.87%。o核辐射测井所关心的不不是是地层中所所有有的元素,而
13、是含量在前1010种元素。地层元素质量百分比/%OSiAlFeCaKMgH其他49.1326.007.454.203.252.402.351.001.87地地层层元元素素含含量量分分布布表表o需需回回答答:什什么么是是光光电电效效应应?光光电电效效应应的的特特点点是什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是什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o1)光光电电效效应应定定义义: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作用时,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被全部吸收,这个过程称为光电效应。o由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由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核辐射测井中的光电效应、核辐
14、射测井中的光电效应三、光电效应三、光电效应o2)光电子的能量:)光电子的能量: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光电子能量Ee为ohv为入射光子的能量;oEi为第i壳层电子的结合能。Ee=hv_Ei光光电电峰峰NEo光电效应只有在束缚电子束缚电子上发生,电子在原子中被束缚得越紧越紧,就越容易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所以,所以,K K壳层上打出光电子的几率最大,壳层上打出光电子的几率最大,L L壳层次之,壳层次之,MM、N N壳层更次之。壳层更次之。o光子与原子发生光电效应的截面(即几率)与光子与原子发生光电效应的截面(即几率)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关系:入射光子能量的关系:入射光子能量hv很高时,截面ph很小。因为电子
15、在原子中束缚程度的大小是与入射光子的能量相比较而言的。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很高时,相对来说,电子的束缚程度就很低,所以截面就很小。3)光电效应的特点:)光电效应的特点:o发发生生光光电电效效应应的的截截面面原原子子序序数数的的关关系系:对于同一能量的入射光子来说,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光电效应截面越大。因为原子序数高,电子在原子中束缚程度也就高,所以截面就大。光电效应截面与作用物质的原子序数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这这就就是是岩岩性性密密度度测测井井利利用用光光电电效效应应判判断断地地层层岩岩性性的依据。的依据。探测器应选用尽可能高探测器应选用尽可能高Z的物质作为介质。的物质作为介质。o需需回回答答:什
16、什么么是是康康普普顿顿效效应应?康康普普顿顿效效应应的的特特点点是什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是什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o1 1)康康普普顿顿效效应应:当入射光子能量增高后,光电效应逐渐减弱,康普顿效应成为光子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弹弹性性碰碰撞撞,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损失能量后的光子则朝另一个方向散射出来。1 1、核辐射测井中的康普顿效应、核辐射测井中的康普顿效应四、康普顿四、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吴有训效应(compton effect)o康普顿效应不仅在束缚电子上可以发生,而且在自由电子上也可以发生。正因为如此,康普
17、顿效应大多是在原子的外层电子上发生。o思考:原子序数?o思考:入射能量?2)康普顿效应的特点)康普顿效应的特点3)康普顿散射截面)康普顿散射截面 能量比较低时能量比较低时:入射入射 能量比较高时能量比较高时:式中,式中,r r0 0 为电子的经典半径。散射截面与为电子的经典半径。散射截面与Z Z的一次方的一次方成正比,而随成正比,而随E E 增加而减少。增加而减少。4)反冲电子能量分布)反冲电子能量分布 即便是单能射线入射,反冲电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由上面的公式:可得:=0时,E=E,Eemin=0,反冲电子能量为零。=180时,对不同的角度,反冲电子能量不同,为一连续分布,o5)康康普普顿顿
18、效效应应减减弱弱系系数数 e:由康普顿效应导致的射线在通过单位距离物质时的强度减弱。这也是康普顿效应求取地层密度的依据这也是康普顿效应求取地层密度的依据o需需回回答答:什什么么是是康康普普顿顿效效应应?康康普普顿顿效效应应的的特特点点是是什什么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在测井中作用是什么?o1)电电子子对对效效应应: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两个电子的静电质量能(即大于1.022MeV)时,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作用下,光子转化为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形成正负电子对,这个过程称为电子对效应。o2)发发生生电电子子对对效效应应的的条条件件:一是除了光子和电子外,还必须由原子核参与;二是光子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能
19、量(大于1.022MeV)。五、电子对效应五、电子对效应o4)产生的正负电子对在物质中损失能量后,达到热平衡热平衡,正电子在热平衡时与物质中的负电子产生淹没淹没 光子光子,发出两个0.511MeV的射线,方向相反。这两个射线产生的时间非常短,与物质再次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产生次级快速电子。o对低能对低能 射线与高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射线与高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占优势;占优势;o对中能对中能 射线与低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射线与低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康普顿效康普顿效应占优势;应占优势;o对高能对高能 射线与高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射线与高原子序数的作用物质,电子对效应电
20、子对效应占优势。占优势。思考:0.662MeV?1.022MeV?110o设有一束强度为I0,准直的单能射线沿水平方向垂直地通过单位面积吸收物质。设吸收物质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N,密度为,吸收截面为r。七、物质对伽马射线的吸收规律七、物质对伽马射线的吸收规律I0o穿过物质后的强度减弱为:-dI=I0Nrdx令o这这表表明明:射射线线通通过过吸吸收收物物质质时时,其其强强度度的的减减弱弱服从指数衰减规律。服从指数衰减规律。积分I=I0e-xo是物质的总吸收系数,单位是物质的总吸收系数,单位cmcm-1-1:=phep+o为什么要了解伽马射线的探测?为什么要了解伽马射线的探测?o探头探测伽马射线的
21、基本原理是什么?探头探测伽马射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o探测器的基本组成?探测器的基本组成?o探测器探测器伽马射线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探测器探测器伽马射线的具体过程是什么?第二节第二节 射线的探测射线的探测第二节第二节 射线的探测射线的探测o射线进入探测器后,与探测器组成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这三种效应均产生次级电子。o这些电子能引起组成探测器灵敏元件中物质原子的电电离离和激激发发。绝大多数仪器都是利用这两种物理现象来探测射线的。一、一、一、一、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o1、电离作用:、电离作用:o定义:定义:带电粒子电粒子(次级电子)与组成物质原子的
22、束缚电子束缚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运动的带电粒子与束缚电子之间产生静电作用静电作用,使束缚电子产生加速运动,因而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变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这样就产生了由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组成的离子对。o探测仪器:探测仪器:利用这种现象的探测器主要有电离室电离室、正比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盖革-弥勒计数管弥勒计数管(早期测井探测射线几乎都采用),但由于计数效率低且不能记录能谱,现已不用。o2、激发:、激发:o定义:定义:如果束缚电子所获得的能量还不足以使它变成自由电子,而只是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则称之为激发。o受激的原子在退激时能释放出光子,发生闪光,称之为荧光荧光。o探测仪器:
23、探测仪器:收集荧光的探测器是闪烁探测器闪烁探测器/闪闪烁计数器烁计数器,是目前测井应用最广泛的探测器。o1、闪烁探测器的组成、闪烁探测器的组成o闪烁探测器主要由闪烁体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和电子仪电子仪器器三部分组成。通常将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都装在一个暗盒中,统称为探头探头。二、闪烁探测器二、闪烁探测器scintillation detector 2、闪烁探测器探测、闪烁探测器探测射线原理:射线原理:o射线进入探测器闪烁体中,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产生次级电子;o闪烁体吸收这些电子的能量,使原子、分子电离和激发;o被激发的原子、分子在退激时产生光子即发生闪烁;o
24、利用反射物质和光耦合剂使光子尽可能被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并经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o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中倍增,电子数量增加几个数量级,并被阳极收集,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o这些电信号由电子仪器处理和记录。o什么是密度测井?o密度测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o地层密度如何求取?o影响因素如何处理?第三节第三节 密度测井密度测井一、岩石的一、岩石的射线特征参数射线特征参数射线特征参数射线特征参数 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岩石的真密度b电子密度ne电子密度指数e光电吸收截面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岩石的视密度ao1 1)真真密密度度定定义义:岩石的真密度是指每立方厘米体积岩石的质量,用b表示,单位是g/cm3
25、也称为体积密度,通常所说的密度就是指真密度。o对于孔隙度为,饱含水的纯石灰岩,其真密度为 1、岩石的真密度、电子密度、电子密度指数和视密度、岩石的真密度、电子密度、电子密度指数和视密度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密度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密度o不同岩石的骨架密度不同,这样在井剖面中可以根据密度把不同岩性的地层区分开。o孔隙性地层相当于致密地层中岩石骨架的一部分被密度小的水、原油或天然气所取代,故其密度小于致密地层。孔隙度越大,地层的密度越小,这样,密度测井资料可以求取地层的孔隙度。事实上,密度测井是孔隙度测井的主要方法之一。o2)电电子子密密度度定定义义:单位体积岩石中的电子数叫岩石的电子密度,用表示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核辐射 测井 部分 PPT 优秀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