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吟诵指导.docx
《苏轼定风波吟诵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定风波吟诵指导.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密咏恬吟品词味,潇洒诵一回 苏轼定风波吟诵指导定风波 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寒三月,东坡先生与数友漫步道中,突然遇雨,没有雨具,同行者狼狈退回,唯独先生披雨而行,潇洒而去,直至雨后又晴,感悟而作定风波。看起来,这是即事而作的短词,实际上,这是东坡先生醒悟人生之作。此时苏轼贬官黄州, 处境困厄, 其笔下的诗词, 意蕴深远。 清桐城派代表姚鼐有言: “ 李、杜、韩、苏之诗 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读者不妨遵循古贤之言,潇洒吟诵一番
2、吧。词的开头应以平静的语气读出, “ 莫听穿林 ” 之后,作细微停顿,让“ 打 ” 字富有弹性地喷出,以增加雨打树叶的动感。 “ 声 ” 字充分延长,以显无畏风雨之超脱。 “ 何妨吟啸 ” 语音升高,语调昂扬。按理,仄声字“ 啸 ” ,不宜过长,但这里不妨打破常规,以显潇洒。而“ 且徐行 ” 三字,转而低音、低调,委婉延伸,以暗示作者的人生感悟:应该迎着风雨,潇洒而行。“ 竹杖芒鞋 ” 不妨吟诵得字字顿挫,以强调自己没有雨具,唯有简陋的竹杖草鞋,步行于泥泞小路,俨然一个官场失意的布衣形象。然而,他却蔑视骑马者(暗指那些在朝为官、享受厚禄的得意者)。这蔑视从何而来?一个“轻 ” 字流露了作者在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定 风波 吟诵 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