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朱鹏飞西安工业大学.doc
《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朱鹏飞西安工业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朱鹏飞西安工业大学.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学 科:兵器工程研究生签字:朱鹏飞学校导师签字:韩军企业导师签字:杨小君摘 要传统抛光方法对硬脆材料进行抛光会带来亚表面损伤等无法避免的问题。超快激光抛光技术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表面加工技术。因其抛光质量好而且热效应少,所以它非常适合对于硬脆材料进行高精度抛光。本文从超快激光抛光系统搭建、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探索了超快激光抛光单晶硅的原理和加工工艺。实验中,分别采用飞秒激光(=515nm,f=4kHz)和皮秒激光(=532nm,f=200kHz)对材料进行抛光,通过数码显微镜和表面轮廓仪检测了被抛光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光斑重叠率和扫
2、描方式对于超快激光抛光质量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可以直观地分析各因素在抛光效果中所占的比例,利用单变量分析可以直观地分析该因素的水平变化对抛光效果的影响。将两种实验方法相结合可以科学而且全面地进行参数优化。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离焦量这些工艺参数均影响着抛光效果。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个可以获得抛光效果最好的参数区间。2.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设计可以得出在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度,扫描间距这三个主要参数中对抛光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激光能量密度。因为激光能量密度的极差R远大于其余两者的极差。3.工件的原始表面粗糙度是一个影响抛光效果的重要参数。某一套加工
3、参数的搭配只有作用在某一原始表面粗糙度的材料上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抛光效果。关键词:超快激光;激光抛光;单晶硅;参数优化Study of ultrafast laser polishing technologyDiscipline:Arms EngineeringStudent Signature: Supervisor Signature:Supervisor Signature: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olishing method for polishing hard brittle material can bring the unavoidable proble
4、ms such as surface damage.Ultrafast laser polishing technology is a new surfac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Because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shing quality and less heat effect,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high precision polishing for hard brittle materials.This paper
5、from the ultrafast laser polishing system structures, experimental design,and data analysis,etc.,studies the ultrafast laser polishing principl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In the experiment, the system with femtosecond laser (=515nm, f=4kHz) and picosecond laser (=532nm, f=2
6、00kHz) polishing materials, after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digital microscope and surface profiler tests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reg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the spot overlap and scanning mode for ultrafast laser polishing quality. The orthogonal e
7、xperiment design can be clear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factors are in polishing effect. And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design can be clearlyanalyzes the parameter level changes on the polishing effect. Combining with two methods of experiment,parameters can be optimized scientifically and comp
8、rehensively. This paper giv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1.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scanning speed, scan spacing and defocusing amount can affect the polishing effe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a simple linear relationship. There is a polishing effect can be obtained in the best parameter r
9、ange.2.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in 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scanning speed, scanning interval of the three main parameters,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is the biggest effect on the polishing performance . Because 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of range is the bigges
10、t of all.3.The material of the original surface roughnes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A set of parameters is only for a certain roughness material to obtain the best polishing effect.Keywords: ultrafast laser;laser polishing;single crystal silicon;parameter optimization目 录1绪论11.1引言11.2超快激光器的诞生与发展31.3激
11、光抛光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41.4激光抛光国内研究现状71.5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72 超快激光与物质间的作用以及抛光机理82.1超快激光与物质间的作用8物质对于激光的吸收8光致等离子体对于抛光过程的影响82.2超快激光抛光机理102.3本章小结123超快激光抛光系统的组建133.1超快激光抛光加工系统14超快激光器14反射镜15激光扩束镜16激光振镜17控制软件18电控升降平台193.2超快激光抛光检测系统20表面轮廓仪20数码显微镜系统22激光功率计233.3本章小结244.超快激光抛光实验以及实验数据分析254.1超快激光抛光实验方案254.2超快激光抛光单因素实验30激光波长的单因素实验:
12、30激光能量密度的单因素实验32扫描线速度和扫描间距的单因素实验33离焦量的单因素实验35原始表面粗糙度的单因素实验364.3超快激光抛光正交实验374.3本章小结445结论455.1总结455.2展望45参考文献47致谢50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5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521绪 论1.1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表面抛光工艺已经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专家所关注的技术。抛光技术又被称作镜面加工技术,是制造平坦而且加工变形层很小、无摩擦痕迹的面加工工艺。决定产品使用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表面抛光工艺。如今,随着产品结构设计的复杂化和产品组合形式的多样化,抛光工艺的重要性不言
13、而喻。时至今日,微电子学领域和光学领域及其有关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随之而来众多场合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近些年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是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确保后续的工艺质量,对于所使用的基片材料表面粗糙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在军工领域,例如: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对于提高飞机和导弹等控制精度至关重要。想要获得更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势必先要提高激光反射镜的制造技术。激光陀螺仪会因为镜面散射而造成性能降低,因此陀螺仪的激光反射镜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背向散射。因此,抛光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例如:美国赫赫有名的“猛禽”战斗机F22所配备的高精度激光陀螺仪,其反射镜
14、材料是具有零膨胀系数的Zerodur(微晶玻璃),其表面粗糙度指标要求极低,才能使为达到反射率99.99%1。目前,在工程领域里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抛光技术有:超声波抛光、浴法抛光、浮法抛光、Teflon抛光、离子束抛光、冰盘式抛光、湿式化学抛光、干式化学抛光、滑水板式抛光、化学动力抛光、电解抛光、磁研磨抛光、流体抛光等一系列方法。这些常规抛光技术在精密机械、光学元件、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领域和行业均有着颇为广泛的应用。部分抛光技术的特点对比见表1.1所示。近些年来,生产制造业对于晶体的应用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大部分的晶体其硬度与光学玻璃相比较较低,且其元器件对于表面完整性有着特殊的要求
15、然而,在应用方面较为常见的接触式抛光技术中,材料表面一般均与抛光模处在接触状态。在对晶体材料使用此法抛光时,造成晶体表面抛光区域损伤、其表面晶格完整性被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抛光模通过抛光粉颗粒传递到抛光区域表面的力。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减少传递到抛光区域的作用力,于是诞生了为保证晶体材料表面完整性为首要目的的非接触式加工技术。这一类抛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加工过程中抛光区域不与抛光模直接接触。在非接触式抛光方法中,常见的有诸如离子束抛光、磁流变抛光和激光抛光等。由于离子束的抛光主要是凭借溅射在材料表面的原子(或离子)而抛除的,所以在抛光过后会导致工件材料的表面成分、结构以及其折射率可能发生变化,而且在
16、材料表面还会产生无法避免的残余应力。离子束抛光方法对于大气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其抛光过程需要在真空中进行。在非接触式抛光技术中,除了激光抛光以外,离子束、电子束以及等离子辅助抛光,工件均需要处于真空室内,因而可以抛光的产品尺寸就受到真空室大小的限制。近年来一种新的无亚表面损伤且无残余应力影响的种新型的抛光技术超快激光抛光技术开始映入科研人员的视野。表1.1 部分抛光技术的特点对比名称机理特殊环境环境污染设备成本尺寸限制抛光时间抛光精度激光抛光烧蚀或光分解无无高无较短纳米级机械式抛光磨蚀无有低无长纳米级超声波抛光磨削有有低有长纳米级离子束抛光溅射刻蚀有无高有长亚纳米级化学抛光氧化无有低有短纳米级
17、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缘何得以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究其原因在于它拥有以下特点: 1.首先,超快激光抛光可以应用的材料范围极为广泛。对于金属材料或是非金属材料均能够利用该项技术进行加工。而且对于传统加工技术难以处理的超硬材料和脆性材料等均能够进行抛光。2.其次,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的加工精度较高。使用超快激光在合理的参数组合下,可以对材料轻松实现精密抛光。3.再次,超快激光抛光技术能够完成极小尺寸下的局部精密抛光。超快激光抛光和非超快激光加工相比,具有确定的阈值特性23。在抛光的过程中,使用改变激光脉冲光斑能量的手段,能够仅使聚焦光斑核心区域处达到材料的去除阈值。因此抛光区域就能够控制在去除阈值范围内的区域
18、从而达到突破光束衍射极限的极小尺寸下的局部精密抛光。4.超快激光抛光技术还拥有极高的灵活性4。不仅能够对于平面抛光,通过搭建含有三维精密移动平台的抛光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对自由曲面进行激光抛光。5.超快激光抛光技术是一种近乎无损的加工方式。超快激光抛光按照作用方式属于非接触式类型抛光,这意味着其不会对抛光区域带来力的作用和亚表层的损伤。而且特殊的是,由于超快激光脉冲与材料作用时间极短,远远小于材料晶格的热传导时间,所以对于周围材料的热影响区很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冷加工。6.最后,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符合环保标准。在超快激光抛光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几乎不产生废气和废渣,其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很小。
19、该项技术属于国家近年来提倡的绿色低碳环保加工技术。1.2超快激光器的诞生与发展世界上的第一台激光器是由来自美国的科学家梅曼在1960年发明的红宝石固体激光器5。该激光器的结构示意见图1.2所示。图1.2 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内部构成示意图1961年,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的第二次量子电子学会议上提出了调Q的概念,即通过改变激光共振腔Q值这一方法,来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压缩激光脉冲宽度,当时利用此技术可以生成10纳秒脉宽的激光脉冲6。 锁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超快脉冲激光技术的迅速前进。所谓锁模指的就是使用技术手段,使得在激光器中发生振荡的各个模相互之间建立稳定的相位关系,发生相位“干
20、涉”,从而产生了脉冲宽度极窄且功率极高的激光技术。 1965年,人类第一次在红宝石激光器上利用了被动锁模技术直接产生了皮秒量级脉宽的激光脉冲7。之后,在1976年科研人员通过使用对撞锁模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脉宽为0.3皮秒量级的激光脉冲输出8。1981年5月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诞生了脉宽为90飞秒的飞秒激光器9,四年后的1985年,贝尔实验室又获得了脉宽仅为27飞秒的激光脉冲10,这一进展为超快激光进入飞秒量级的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上诞生的第一台飞秒脉冲级别激光器的原理采用了被动锁模技术,其属于碰撞锁模(CPM)染料激光器,。此类型激光器利用了有机染料的增益饱和和快速吸收来产生脉宽为
21、数十飞秒的激光脉冲。凭借着有机染料的介质拥有较宽的发射光谱,采用不同类型的染料就能够达到输出不同波长的飞秒激光脉冲。通过增益介质转换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宽的调谐范围,从紫外光到近红外波段的范围均可被覆盖。然而此类染料激光器中使用的染料需要被喷射成薄膜状,需要进行循环,而且还具有毒性。 固体激光材料的荧光带宽窄和热传导性差等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固体锁模激光器的发展。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晶体生长的技术渐渐日趋成熟,于是出现了掺钛蓝宝石等多类物理和化学性能优良的固体增益介质,此后固体飞秒激光器开始逐渐成为激光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1991年,D.E.Spence等人使用氩离子激光作为激光泵浦源,
22、采用SF14棱镜来补偿腔内色散,第一次研发成功了使用掺钛蓝宝石作为增益介质的飞秒自锁模激光器11,此激光器的问世标志着固体飞秒激光器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9年,H.A.Haus等人使用低色散的棱镜对和一对啁啾镜,在自锁模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中已经能够直接由腔内输出小于2个光学周期的飞秒级别的激光脉冲12,其对应带宽大于350nm,重复频率为90MHz,当时这一指标是由激光振荡器输出能够达到的最短脉冲。 因为固体介质的高阶色散十分难以补偿,1999年,A.V.Sokolov提出了利用超薄气体介质能够引起激光脉冲的频率调制,产生宽带频谱,在理论上可以生成小于1飞秒的超短脉冲13。在超快激光
23、的脉宽向更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固体锁模激光器在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上也有了极大的进展。1999年,T.Beddard等人将直接由激光器输出的脉冲峰值功率达到了1MW,平均功率达到1.5W,重复频率为110MHz14。最近几年,激光器峰值功率达到PW(PW=10的5次方W)量级的高功率激光放大器已经研制成功了,具有更高峰值功率的激光放大器目前正在研发。目前,脉冲宽度更加窄的阿秒量级激光脉冲(1阿秒=1018秒)和飞秒激光器的小型化即二极管抽运激光器成为超快激光器研究新的发展方向15。1.3激光抛光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广泛研究激光抛光技术。1984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光 抛光 技术研究 朱鹏飞 西安 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