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地铁站附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
《轨道交通地铁站附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地铁站附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15标xx站附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15标项目经理部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2.编制依据23.工程特点难点及针对措施23.1.工程特点与难点23.2.针对性措施2第二章 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2.现场准备43.场地布置44.通讯消防45.急救和医疗4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51.劳动力安排52.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划6第四章 施工方案71.施工工序安排72.垫层施工73.模板工程84.钢筋工程165.混凝土工程226.防水工程327.预留、预埋工程358.人防结构施工
2、359.与车站接口工程施工36第五章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371.工程质量控制依据372.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7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7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391.安全管理方针392.安全管理措施393.安全技术措施39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1第七章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421.工程进度管理机构422.工程进度的保证措施4242 / 4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一章 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xx站位于规划乐山路和规划浏阳河路交叉口的北侧,沿乐山路路中南北向布置。车站位周边现状为农田和鱼塘,周边建构筑物、市政道路及管线均未规划。根据规划,建筑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6.0m。车站北端头井为盾构始发井,南端头井为
3、盾构接收井。xx站与远期4号线通道换乘,本站施工时预留远期1、4号线联络线实施条件。车站位13m岛式站台,地下两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宽21.7m,端头井段宽25.8m,联络线接口宽30.4m。车站总长201.1m。车站规划顶板覆土2.73.1m,标准段底板埋深1616.3m,端头井底板埋深17.517.9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个风亭和1个消防疏散口(与风道合建)。出入口及风亭位置详见“xx站附属结构施工平面位置图”及“xx站附属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均采用明挖顺作法,围护桩均采用SMW工法桩。各附属结构详细特征信息见下表:附属单体基坑宽度基坑长度顶板覆土厚度基坑深度维护形式围护桩
4、插入比1号出入口22.930.23.548.74850600工法桩0.862号出入口7.739.33.518.71850600工法桩0.821号风道27.238.71.998.64850600工法桩0.822号风道35.0541.852.278.92850600工法桩0.863A号出入口6.228.983.798.99850600工法桩0.853B号出入口7.728.13.929.12850600工法桩0.823A、3B之间通道7.766.23.929.12850600工法桩0.822.主体结构混凝土设计(1) 顶板、顶梁、底板、底梁、侧墙、端墙:C35、P8防水混凝土;(2)中板、梁及内部结
5、构:C35混凝土;(3)框架柱:C45混凝土;(4)挡土墙采用C35混凝土;(5)垫层、坡面喷砼:C20混凝土; (6)防水保护层、桩间抹平:C20细石混凝土;3、结构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控制重难点(1) 施工特点附属结构所处位置为富水砂层,结构底板位于自然水位之下,防水质量要求高。结构形式复杂,板与侧墙均较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 施工控制重难点本工程关键工期要求很紧,需要统筹策划、协调安排,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防水施工是本工程贯彻绐终的质量控制重点,同时也是本工程的施工技术难点之一。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主体为混凝土自防水,主体结构外防水及施工缝、诱导缝、结构接口
6、部位防水等各个环节的防水质量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整体防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防水质量。在结构施工前,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6题,施工时做好工程结构测量放样,确保结构尺寸准确是确保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工程周边环境的安全。第二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轨道交通1号线TJ15标xx站附属结构设计图纸;(2)轨道交通1号线TJ15标施工组织设计;(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8-236-2006)(5)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
7、8-201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GBT50496-200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TJ49-9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钢筋机械接头施工验收规范 JGJ107-2003(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0308-1999(1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8、准(GBJ107-87)(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1)(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59-99)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照合同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2、根据本车站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技术;3、抓住关键线路,突出重点,合理部署,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和
9、施工方案,以确保工期;4、选择相应的成熟施工工艺和工法,以保证施工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5、充分考虑城市施工特点,尽量减少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组织安全、文明施工;6、协调各种施工工序,做到互不影响,井然有序;7、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执行ISO9001标准,实现本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环境目标。第三章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根据施工图编制专业施工方案,完成方案的报批工作;B、开工前做好作业班组安全、质量技术交底。2.现场准备A、施工现场场地整理,实现“三通一平”,规划材料堆放场地和成品加工平台,以及其他必须的设施场地。B、测量放样,机械设备调试完成,进行施工。3.场地布置附属结构施工场
10、地布置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同步考虑,故在此不做详细安排。4.通讯消防项目部使用电话、网络和手机与外部联系,现场采用对讲机等方式进行联系。施工期间,我单位对施工场地按要求配置足够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工具,设置醒目的标牌,特别对材料库、修理间等设施专人负责。5.急救和医疗为保证职工能安全、健康、正常地生产、生活,我单位与附近医院联系,以满足日常的医疗服务,同时和市级医院联系,作为施工的后方医疗中心。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1.劳动力安排本工程按照主体结构施工组织劳动力。进场后的作业班组需做好以下工作后,才能进行施工:(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并组织进行专业技术培训。(2)安排好职
11、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3)为落实施工计划和质量责任制,应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通常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以及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都应详细交底,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为本工程金星站和白云路站均配置3个专业施工队和一个综合班组,均分工如下:(1)钢筋施工队:负责钢筋下料、安装、小范围转运及部分预埋件的埋设等,共约30人。(2)模板施工队:负责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拆除等,共约32人。(3)混凝土施工队:负责结构混凝土的
12、浇筑、收面及养护等,共约6人。综合班组: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维修和加工,负责水电供应保驾、总平面卫生保洁等,共约6人。劳动力配备计划表序号类别人数负责内容1领工员6班组生产进度、质量、安全2钢筋工50钢筋加工制作3钢筋搬运工10钢筋原材和成品小范围搬运4模板工(架子工)64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拆除5混凝土工20混凝土浇筑、收面和养护6杂工8场地保洁及杂物搬运7电工4电器设备维修2.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主要机械配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电焊机BX3台12良好2切割机台2良好3弯曲机台2良好4锯木机台4良好5全站仪台1良好6水准仪台1良好7吊车25吨台1良好8配电箱三级个8一般9坍
13、落度筒只2合格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划施工现场主要设备及用电量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用电量(KW)1电焊机BX3台63302切割机台2303弯曲机台2244锯木机台4145振捣棒支26第四章 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安排基 坑 开 挖垫 层 施 工底板防水保护层施工底 板 防 水 施 工立 柱 隔 墙 施 工底 板 施 工侧 墙 防 水 施 工人 行 楼 梯 施 工钻进至设计深度顶 板 防 水 施 工钻进至设计深度顶 板 施 工钻进至设计深度侧 墙 施 工钻进至设计深度钻机就位顶 板 回 填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工序安排图2.垫层施工出入口和风亭明挖至基底设计高程以上20cm时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
14、避免扰动原状土。施工段两侧设截水沟和集水坑,防止基底浸泡变软。基础垫层采用商品砼,由竹片桩控制水平标高,进行分块浇筑、平板式振动器振捣浇注砼。土方开挖至各拟定标高后,及时进行素砼垫层浇捣,以避免土体暴露时间过长,扰动原状土,垫层施工紧跟基坑开挖进行,在垫层砼浇捣前,必须做好地基验槽工作,由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根据时空效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土方、垫层的施工,施工方案的出土量进行计算,尽快完成分块垫层浇注,使垫层及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垫层为C20、150mm厚砼,按照本工程的施工特性,垫层面做到完成面平整,以确保垫层面轴线定位放样的正确和支模精度。根据设计图纸来施工垫层,如果出于保
15、护基坑的需要,可适当提高标号。考虑到坑底可能积水,故在坑底低坡处设一个40cm见方深30cm的集水坑,距围护桩约5m。3.模板工程(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2)支撑体系结构施工均采用48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模灌注混凝土,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采用每隔0.6m设1套碗扣接头的定型立杆和两端焊有接头的定型横杆。碗扣接头可同时连接4根横杆,可以相互垂直或偏转一定的角度,碗扣接头如下所示:用碗扣式脚手架系列杆件搭设支撑架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该脚手架兼做模板支撑架,由立杆垫座(或立杆可调座)、立杆、顶杆、可调托撑以及横杆并用48钢管作剪刀撑等组成,其组架结构示意如下:当钢支撑的位置不能满足等间距立杆时,采用不同
16、长度的横杆组成不同间距的支撑架,当所需要的立杆间距与标准横杆长度(或现有的横杆长度)不符时,可采用两组或多组组架交叉叠合布置,如下图所示:在施工侧墙时,模板支撑架的面积较大,搭设脚手架时把所有立杆连成一个整体,并根据需要适当加设斜撑、横托撑,如下图所示:搭设脚手排架前先检查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如有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脚手排架钢管及扣件均使用HQ235钢,脚手架钢管尺寸规格为48钢管,壁厚3.5mm。浇筑楼板时用的脚手排架纵向水平杆须在横杆之上与立杆连接。纵梁浇筑时,立杆间距为0.9m0.9m,1.2m步距。扫地杆离地面200mm。浇注立柱时对拉螺栓外要套塑料管。脚手排架搭设的顺序为:立杆定位立
17、杆横楞逐层上升最上层横纵杆测量定位剪刀撑纵向钢管楞定位摆放模板安装固定。为防止支撑排架顶部钢管扣件因浇注混凝土后下滑,在顶部钢管固定十字扣件下均另加一只保险扣件。特殊技术要求:顶板施工需搭设承重脚手支架,脚手支架采用48mm钢管,钢管上口设调节丝杆以调节高度。值得指出的是,本工程脚手架基本均为重载支承架,施工前将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立杆、大横杆等均必须按施工荷载验算强度,对剪刀撑、小横杆、立杆基础均按重载脚手架构造要求设置。(3)模板工程侧墙模板侧墙模板内侧固定作对撑,并在模板下部加斜撑加固,在墙的顶部设内撑控制侧墙断面尺寸。侧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特殊尺寸受限和造型部位以及中顶板等
18、采用清水模板;钢管水平对撑间距为1000mm500mm,以此承受墙模传来的侧压力,其横杆间距为600mm。具体情况参见下图:必须经过验算,确保强度及变形计算均能满足要求,支架结构是安全的。板模板结构板模板施工采用胶合板,胶合板厚度18mm,模板尺寸为1.222.44m,根据结构尺寸要求排板,须保证板缝横平竖直,大小均匀美观。面板下部纵向次梁为H16木工字模板或普通方木,H16木工字梁呈工字梁型,沿结构横截面方向间距350mm布置(方木间距300mm)。次梁下部横向主梁为H16木工字模板,沿顶板结构纵向间距600mm布置。下部支撑为48碗扣式脚手架,立杆横、纵向间距为600mm,步距为600mm
19、为增强碗扣式脚手架的整体性,在立杆间每4排增设48钢管剪刀撑。具体布设位置见模板及支撑体系图。必须经过验算,确保模板各部位和支架的强度、挠度等均满足要求。支模要求a、支模前必须弹好结构轴线、边线的控制线,梁板及模板标高应在支撑立柱上做好标记。b、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即跨中拱高为20mm。顶板结构预留20mm沉落量,以保证结构净高。c、侧墙立模时应按设计位置两侧各外放2cm,板梁钢筋下料和绑扎应考虑加大以保证有足够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d、拼装要求严密、平整、横平竖直,防止漏浆、错台,模板拼缝2mm时应在模板外侧粘贴封口胶带。e、模板表面应均匀涂
20、抹脱模剂。f、预埋件绑扎或焊接在主筋上,预埋件和孔洞模板须加固牢固,确保其不变形、移位。g、隔墙的对拉钢筋采用16拉杆,在拉筋上套PVC管,砼灌注完后拆摸时反向旋转拉筋并取出,避免以后截断钢筋时造成砼表面受损。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1模板 2结构混凝土 3满焊70止水环并加水膨胀橡胶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 6嵌缝材料 7聚合物水泥砂浆h、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踩踏、安装模板及支架。i、挡头模板采用木模,设置时须满足变形缝、施工缝中各种止水材料的设置位置,并保证其稳定、可靠、不变形、不漏浆。拆模要求a、拆除模板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不准破坏完工后砼表面
21、及梁棱角。b、侧墙砼强度应达到2.5MPa可拆模。c、板跨度大于8m,其应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板跨度小于8m, 其应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80%,方可拆除脚手架和模板。d、模板拆除后须清理干净并堆放整齐。施工注意事项a、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b、检查并清点模板及配件的规格及数量,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c、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堆放,多次倒用板面受损较大的模板严禁使用;d、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e、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并按施工要求预埋支撑锚固件;f、模板的安装,必须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g、模板安装检查应特别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 地铁 附属 主体 结构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