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外观质量缺陷.doc
《轮胎外观质量缺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外观质量缺陷.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轮胎外观质量缺陷质量缺陷名称花纹圆角典型图例缺陷描述:外胎花纹表面缺胶 轻微的只是表面发亮,花纹圆角 主要表现在胎肩及花纹块边角 处出现,有出现较深的一条线 或花纹棱角呈圆弧状。判级标准:缺胶深度W 1mm,累计缺陷长度W 1/6周, 可在打磨返工后,判合格品,超出标准判次品。产生原因:1. 模具花纹气孔堵或设计不合理、排气不畅;2. 模具表面粗糙,胶料流动困难;3. 胶料焦烧时间短、流动性差;4. 硫化暂停时间过短、定型压力不够;5. 复合胎面与侧翼胶之间复合效果不好,有凹陷;6. 胎胚胎面粘有油迹或内喷涂液等杂物。7. 新投用(或更换)模具表面有油等污物;8. 环境温度过低,影响胶料流动;
2、预防措施:1. 加强模具清洗及气孔疏通,对设计不合理气孔进 行改进或追加;2. 对模具表面粗糙进行整修,及时淘汰外观不好模 具;3. 改善胎面胶料流动性能,延长胶料的焦烧时间;4. 延长硫化暂停时间、保证或适当提高硫化定型压 力;5. 对胎面口型板进行整修,使胎面与侧翼胶过渡平 滑。6. 保证胎胚表面清洁;7. 保证环境温度,避免胎胚在硫化装罐前温度过低1)质量缺陷名称胎冠表面杂质典型图例缺陷描述:主要表现为硫化 胎胚上粘有杂物或胶料内有杂质而硫化后从胶料中露出判级标准:若杂质深度小于0.5mm且不多于2处,返工打磨后可判为合格品,超出此标准判为次产生原因:1. 操作工责任心差,互检工作未落实
3、在硫化装罐 时未及时发现;2. 胶料或胎胚搬运过程中有落地现象导致粘有杂物3. 胶料本身内部混有杂物,在压出部件时又未能及 时挑出硫化后胶料流动,杂质露出;4. 压出部件生产过程中混有熟胶,或因压出温度过 高而导致胶料焦烧;5. 胎胚架脏,有杂物;6. 装罐前,模具中存有异物未清理。预防措施:1. 加强生产过程现场工艺管理,确保胎胚表面清洁2. 强化操作工自检责任心,及时对模具或胎胚表面 杂物清理;3. 对胎胚架加强卫生清理,及时清除异物4. 加强对原材料、胶料各类半成品生产时的控制,避免混入杂物,发现杂物及时剔除。质量缺陷胎侧重皮、损典型图例名称伤、裂口缺陷描述:附着在胎侧表面 一层胶边,
4、掀开后内表面比较光滑,与胎侧有一定斜度越向里越深。判级标准:若缺陷比较轻微深度w 0.5mm,不在商标字体,可采用布砂轮打磨,将表层打磨掉,可以判合格品。超出标准判次品。产生原因:1. 胎胚胎侧或模具表面粘有油污,硫化后胶料未能愈合,出现裂口;2. 胎侧尺寸不合格,导致硫化过程中胶料流动过大3. 若某一部位集中出现,可能为该部分材料分布不合理,出现胶料返流、重皮;4. 胶料的流动性差;5. 压出温度过高,胶料焦烧时间短;成型时胎侧异常拉伸或压合变形、部件打折。预防措施:1. 保持半成品及垫布、模具表面清洁,无油污和隔 离剂;2. 对胶部件口型板进行重新验证,若设计有偏差, 应及时联系有关人员解
5、决;3加强胶料管理及检测程度,改善胶料流动性;4.降低压出温度。5严格控制工艺确保半成品尺寸。6. 保证成型部件压合状态。质量缺陷名称胎侧缺胶典型图例缺陷描述:表现在胎侧有圆周或局部缺胶,深浅不一,表面光亮;判级标准:若缺陷不处在商标、规格等字体处,且深 度O.5mm ,用砂轮打磨返工后,可以判合格品,否则 判次品;产生原因:1. 胎侧厚度较薄(胎侧厚度不合格或本身设计尺寸 不合理);2. 成型时部件拉伸变形,导致胎侧成型后尺寸不合 格。 、3. 成型胎侧定位偏。4. 帘布反包不实或定位偏歪,造成贴合反包端点重 合或与胶芯端点重合5. 使用胎圈胶芯卷边或边部较厚;6. 胎胚表面脏,有灰尘、油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轮胎 外观 质量 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