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重庆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北嘴金融城2号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目 录前 言11总 则31.1 评价目的31.2 评价原则31.3 评价总体构思31.4 编制依据41.5 评价标准81.6 评价工作等级141.7 评价范围151.8 评价重点与评价时段151.9 评价因子151.10 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162项目概况172.1 位置与交通172.2 项目基本情况172.3 主要建设内容182.4公用工程212.5 建筑节能252.6 总平面设计263工程分析323.1 拟建项目产污及流程分析323.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323.3拟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383.4污染物产生及三废排放汇总414 区域环境概
2、况434.1自然环境概况434.2 社会环境概况454.3 建设可行性474.4 城市规划、区域定位、专项规划分析485 环境影响识别505.1 环境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分析505.2 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505.3 评价因子51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36.1 环境空气536.2 地表水环境546.3 声环境566.4 现状评价结论577 环境影响评价587.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587.2 服务期环境影响评价607.3 高楼风影响分析637.4 日照和采光影响分析667.5 光反射和光污染678 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708.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08.2. 服务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718.3 景观环境影响分析718.4 社会环境影响719 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739.1 外环境噪声739.2 汽车尾气影响分析7810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8310.1 环境容量类指标8310.2 自然资源指标8310.3 景观环境承载力8510.4 社会经济承载力8511 居住适宜性分析8711.1 生态满意度评价8711.2 居住环境适宜性评价9012 选址论证9312.1 与城市规划的符合性分析9312.2 产业政策、专项规划符合性分析9412.3 地质条件9812.4 交通能源9812.5 区域环境质量9812.6 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9912.7 服务期环境影响分析10012.8
4、外环境影响制约分析10112.9 小结10113 环保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总量控制10213.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0213.2 服务期污染物防治措施10613.3 环保投资估算10913.4 总量控制10914 清洁生产11114.1节能11114.2 办公行业11214.3 餐饮行业11215 公众参与11615.1 目的和方式11615.2 调查结果统计11616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1916.1 环境管理11916.2 环境监测11916.3 环境工程监理12016.4 验收内容及标准12017 结论及建议12217.1 结论12217.2 要求12817.3 反馈意见12918 附
5、图及附件13018.1 附图13018.2 附件130IV江北嘴金融城2号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 言前 言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重庆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新世纪之初,重庆市人民政府就确定了将解放碑、江北城和弹子石滨江地带在两江汇合口共同构成的“金三角”规划为重庆中央商务区(CBD),将其中的江北城定位为商务中心区。 江北城地处主城核心区域和嘉陵江、长江交汇处(东临长江,南濒嘉陵江),地形呈半岛状,与渝中区朝天门、南岸区弹子石滨江地区隔江相望,是重庆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2003年4月至7月,受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委托,重庆市规划局和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联合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江北城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咨
6、询活动,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美国SOM公司四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竞标,经专家认真评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被评为优秀方案,以此为基础,充分吸纳其它三个方案的优点,通过对江北城规划布局、建设规模、交通结构以及景观要素等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重庆市规划局又组织编制了重庆市江北城规划设计方案(2003年10月获市人大及市政府通过,并获得了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进一步完成了重庆市江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04204号文对江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批复。并将江北城列入了2005年3月22日重庆市二届
7、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的CBD地区(包括渝中半岛、江北城、弹子石)。江北城中央商务区规划构思采用体现记忆与未来的“双城”结构,记忆之城延续古城格局与肌理,保留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新的活力要素,以混合使用为主要功能;未来之城充分体现高土地使用效率,体现现代商务办公区集约高效的形态特征。结合规划区地段特征、开发条件,规划出使用功能具有相对侧重的五个分区:商务办公区、综合服务区、混合使用区、配套居住区和休闲娱乐区。江北城将集中建设办公写字楼等金融商贸设施和一系列市级大型公益文化设施如大剧院、科技馆等,并兼容商业、服务业、居住等多种功能,
8、是未来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拟建的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项目位于江北城中央商务区A03地块,地处江北嘴黄花园北桥头、未来之城的商务办公区,总用地约1.95万平方米。拟开发功能为办公和商业综合体,总建筑规模约为26万平方米,其中含:153037.62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和25583.28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另外还有大约71187.5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以及设备用房和9707.98平方米的避难及设备面积。该综合体包含3栋塔楼和1栋商业楼,最高的建筑为2号楼,最高点高度为181.2米(景观高度)。由地面及地下的公共空间和步行网络,连通四栋建筑。为了建设重庆市江北城CBD,重庆市国资委新建立了重庆市江北嘴投资开发
9、公司,继续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对江北城CBD的建设工作,重庆江北嘴置业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江北嘴投资开发公司的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江北城CBD也更名为江北嘴C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拟建项目应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要求通知书渝(江)环评通201012号文之规定,本项目环评形式为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编制大纲。重庆市江北嘴置业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大学承担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校环境影响评价研
10、究室“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环评”项目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调查,收集有关拟建项目及周边环境资料,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并结合项目特点、性质、环境状况,以技术导则为依据,制订环境现状监测计划、委托重庆市渝中区环境监测站进行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在环评工作前期阶段,了解业主的商业招商策划,沟通和反馈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要求,针对商业餐饮容易出现的油烟扰民、环境纠纷问题,与业主、设计单位KPF及重庆市设计院多次协商、协调,以优化商业餐饮平面布局,厨房油烟处理方式和排风口高度、位置设计;然后在完成详实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工作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上报重庆市环
11、境工程评估中心进行评估。审批后的报告书是“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项目进行的环境保护设计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将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本建项目下阶段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渝中区环境监测站、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本项目设计单位KPF及重庆市设计院、业主单位重庆市江北嘴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及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73编制单位: 重庆江北嘴金融城2号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 则 1总 则1.1 评价目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
12、策,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项目所在地重庆江北嘴CBD区域发展规划、环境质量现状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通过详实的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依据国家和重庆市环境保护要求,全面分析、预测、评价拟建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区域环境质量功能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对拟建工程的环境治理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避免和减轻污染、保护城市生态、景观,防止生态破坏的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对策;以实现项目的合理布局、最优设计、环境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工程设计、建设、物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评价原则本项目环评中,将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地
13、方有关产业政策和法规要求;符合重庆市总体规划、重庆市江北嘴CBD总体发展规划;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1.3 评价总体构思(1) 项目特点:拟建项目为位于重庆江北嘴商务开发区CBD的“未来之城”的商务办公区的建设项目,地处黄花园大桥北桥头,地理位置重要。根据重庆市江北城中央商务区(CBD)环境影响报告书,用地无环境遗留问题;项目用地范围及周边邻近区域无变配电站、轻轨线和高压线走廊,无电磁辐射隐患。场地目前土地已经平整;(2) 根据江北嘴 CBD区域规划,本项目用地为商务办公、商业、广场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写字楼、商业配套、会议中心、健身房等;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其中地上约19
14、万平米,地下约7万平米;(3) 周边150m内无建成项目,规划周边均为商务办公区,以高层建筑为主;(4) 拟建项目拟建三栋塔楼(均超过100m,最大结构高度173.7米,景观高度181.2m),一栋商业楼(31米),由裙楼、通道整体连通。塔楼用作办公,裙楼用作商业,其中两栋塔楼出售,一栋塔楼业主自用,物业管理由建设单位承担。(5)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由江北嘴能源中心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暖,不设冷却塔、锅炉房等设备。备用柴油发电机、二次供水水泵、通风设备等均设于地下室设备层机房内。因此,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性质、建筑方案和排污特点,本评价在完成常规房地产项目的环评工作内容基础上,将重点分析评价:l
15、定量分析拟建方案对周边环境的日照、采光影响;l 定性分析本建筑综合体的光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l 定性分析局地高楼风及其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1.4 编制依据1.4.1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4.2 国家规范、规章及政策(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6、253号)(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号令)(2008.10)(3)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 20014号)(4)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5)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6)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第40号令)(7)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8) 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13号)(10) 娱
17、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11) 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2)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环监1993015号)(1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4)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环发200816号)(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50-052-2006)(16)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17)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31 号)(18)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4.3 地方法规、规划、政策(1)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18、2007年9月1日)(2)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8年)(3) 重庆市城市规划条例(2010年)(4)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易撒漏物质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64号)(5) 重庆市城市容貌管理条例(2002年修正)(6) 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126号)(7) 关于加强餐饮行业含油废水废渣管理的通告(重庆市环保局等)(8) 关于严格控制主城区餐饮废气污染有关问题的通知(渝环发200397号)(9)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餐饮业废动植物油统一回收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渝环200333号)(10)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571号)(1
19、1)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国务院国函200790号文)(12)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1月1日实施)(13) 重庆市江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3月)(14) 重庆市江北城规划设计方案(2003年11月获市人大及市政府通过) (15) 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渝府发2008135号)(16) 重庆市地面水域适应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及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地表水域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8110号)(17) 重庆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
20、重庆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号)(18)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11月28日)(19) 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 (20)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1) 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环发200816号)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控制防治规划(修订本)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881号)(22)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重庆市水利局,2001年12月)(23)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
21、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4) 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08-2012年)(渝府发2007224号)(25)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062010年)渝府发200712号(26) 重庆市“绿地行动”实施方案(20062010年)渝府发200631号(27) 重庆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20052010年)渝府发200595号(2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3.9.1起实施)(29)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5.3.25)(30)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8年9月)(31)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第193号)(3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方案(渝环发20
22、0227号)(33) 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47号)(3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35)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36) 重庆市环保局关于明确城市污水排放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渝环200652号)(37)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方案(渝环200227号)(38) 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渝环发 200652号)(39) 关于进一步加强主城区粪便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0712号)(40) 关于开展房地产建设项目声环境状况评价及居住适宜性评定试点工作的通知重庆市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超高 商业 综合体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