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软化水设备设计方案.doc
《锅炉软化水设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软化水设备设计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WWW.NAWATER.CN锅炉软化水设备设计方案作者:苏占华 来源:第一章 项目概 述 1、简介本系统为一用一备软化水处理系统。连续供水,每小时最高处理量65T。2、设计参数1.原水性质:市政自来水2.处理水量:Q=65T/h本工艺方案是根据用户要求,以系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为原则,采用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公司多年工程经验,以市地下市政自来水做为原水水源而编制的。本系统采用“美国GE控制阀一用一备软化水工艺”,该方案设计合理、运行稳定、产水的品质满足要求,并已在多项类似工程中得到应用及检验。设备具有安装方便、使用方便、操作方便、维护方便;运行稳定、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经济实用等
2、特点。3、项目概况锅炉软化水系统4.1 设计参考标准及规范 4.1国家规范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法GB5750-853、建筑给水设计规范GBJ15-88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109-874.2 设备设计依据 1、原水水质:市政自来水2、用户要求:产水量?65m3/h(25)?出水水质达到国家锅炉用水硬度指标3、控制设备、测量仪表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2 工艺介绍 第二章 工艺介绍 一、软化水工艺说明 自动软化器是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将源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去,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绝大部分钙、镁离子,硬度极低的软化水
3、当离子树脂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离子后就必须进行再生-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树脂层,把树脂上的钙镁离子再置换出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并将废液污水排出。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使软化,反洗,吸盐,慢洗,快洗,盐箱注水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1.1 全自动软化设备介绍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定时、定流量自动再生;运行稳定,出水质量高,设备结构紧凑、安装占地面积小。属于免维护设备,运行不需专人看管。运行费用低:水耗与传统设备相比均可大大降低。可广泛应用于需制备软化水的工业、民用及商业领域如锅炉给水、冷却循环水、化工、钢铁冶炼厂,纺织印染用水,洗衣房水处理、食品加工用水、以及纯水设备的预处理装置。1、全自动
4、运作由于采用了电脑在线监控,实现了连续运行和再生工艺的全自动运作。全程不受人工干扰,不会发生工序操作的提前或滞后。而且,各工序的切换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整套装置准确、可靠、高效;省水、省盐、省电、省人工。制水成本极低。2、技术先进、运作平稳整套装置用一个配有定时器的多路通伺服阀集中运作,配以现代化的微电脑调控系? 统,设备上档次;系统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科学化管理程度明显提高。电脑还具有自动调整补偿剩余水量的特定功能,使之保持运行的最佳点。如:可将再生时间设在半夜两点,避开高峰。再生时,电脑可自动预算过去七天中系统平均制水量并和当前剩余量对比判断,再作出是否发出再生指令。3、不用专设制盐系
5、统该装置在多路通伺服阀中巧妙的设计了靠进水压为动力的自吸式喷射器,按工序要求定时进行吸盐和补水。整个盐水的制备仅在交换罐近旁设一个直径 500-1000毫米、高 1000毫米,配有小巧水位控制器的轻便盐箱即可。省去了盐池。盐泵及必要的输配管道和动力配电等装置,也省去了专用水处理间的额外投资。4、结构紧凑、占地少整套装置设计合理、配置精巧、重量轻,可在一般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组装。不必专用地基。配件标准化的组装,只需 1-2 天即可调试、培训、产水竣工投产。5、操作简便、易于管理只要设备的初始数据设定正确,系统就能忠实的按既定的程序准确运作。操作人员除了对电脑显示屏进行日常的监测外,全部的操作就是定
6、时、定量的往盐箱内加盐就可以了。所以一般操作人员,经过必要的讲解很快就能上手,独立看管。所有用户几乎都没设专岗,而由司炉工代管.6、年运行费极低1.2 控制介绍 自动软化器控制程序 全自动软水器的再生可根据流量来启动,软水器的工作过程,由下列几个步骤循环组成:锅炉软化水设备,大连软化水设备,软化水设备安装A.运行(工作) 原水在一定的压力(0.2-0.6Mpa)、流量下,通过控制器阀腔,进入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树脂罐),树脂中所含的Na+与水中的阳离子(Ca2+,Mg2+,Fe2+等)进行交换,使经过处理后水的Ca2+,Mg2+离子含量达到既定的要求(0.6mmol/L、30mg/L),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软化 设备 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