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基础桩基施工方案设计.doc
《风力发电基础桩基施工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基础桩基施工方案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ord某某大港沙井子风电四期工程桩基施工方案1. 适用X围本方案适用于某某大港沙井子四期风电工程风机桩基工程的沉桩施工。2. 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2-2016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XJGJ94-2008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XJGJ46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第1局部: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局部2013年版3. 工程
2、概况国电某某大港沙井子风电场位于大港区南部,大港区位于某某东南部,系某某市东南部滨海行政区,现辖原北大港区与南郊局部地区,大港区南面与某某省的黄骅市接壤,周边分别与塘沽、津南、西青 和静海毗临。大港地区是退海之地,以后逐渐形成现在的滨海平原。某某大港沙井子风电四期工程机位位于北排河排、沧浪渠河滩堤上,共安装21台风机,其中1#-19#风机布置在翟庄子周围,20#、21#风机机位布置在窦庄子村东侧。本期工程共安装21台联合动力UP115/2000MW级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叶轮直径115米,轮毂高度100米。本场区内无活动断裂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X
3、GB50011-2001),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通过上述报告分析,场区内不存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陷、地裂等灾害的地段。场区内地层从上而下呈层状分布,除个别地层分布欠稳定外,主要地层层面坡度小于10%,场地内埋深20.00m以上分布饱和粉土砂土初步判定为非液化土层。风电场东侧有津岐公路通过,北侧有大港油田的红旗路与风场风机布局平行且相距较近。周边地区的公路交通条件较好,距风场不远有唐津、荣乌、津晋高速以与津淄、津岐公路,交通十分便利。4. 施工准备4.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
4、规X和技术标准。应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展上岗前技术培训,考察合格后持证上岗。4.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场地应整理完毕,场地应整平满足设备人员进场要求。生产、生活区已打扫清理,生活、办公设施充全,并能够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5. 技术要求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检验。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妥善加以保护。 影响施工作业的其它因素,如进场道路、作业车辆行车路线等均已确定完毕。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并用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场地应碾压整平,保证排水畅
5、通,保证桩机的稳定垂直和活动。6.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6.1. 预制混凝土方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2. 打入钢筋混凝土方桩试桩施工前再次逐根检查,即检查混凝土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方桩两端清理干净,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清刷干净。沉桩顺序根据设计要求为从内向外打,先打内圈再打中圈最后打外圈,同一圈方桩沉桩尽量保证隔一跳一的顺序,且应对称施打。沉桩作业前提前进展平面定位和高程复核以与控制点复核。桩基中心点由业主测设,采用坐标测定。先从控制点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施工图提供的各桩基中心点坐标直接测设出各桩机中心点,然后利用设计方位角用经纬仪以与经过标定的钢尺确定各桩机轴线控制点的位置,然后利用轴线控制
6、点用经纬仪配以钢尺经检定合格丈量,逐一测放出每个桩的实际桩位,经项目质量员复核后,最后由监理核查认可。按照审定的桩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展检查。已经检查合格的桩应按照配桩表分别进展编号,且在桩身上划出桩深刻度线。现场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垫木间距依吊点位置确定,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不得码放,不同规格的桩必须分开堆放。插桩:本项目打桩锤选用DF83柴油打桩锤,打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正确安放。第一节方桩插入地下时,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开始轻轻打下,认真检查,假如有偏差与时纠正,必要时拔出重打。校核桩的垂直度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互成90)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导架的旋
7、转、滑动与停留进展调整。经纬仪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并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锤打:因地层较软,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采取低提锤,轻打下,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渐增起锤高度。在整个打桩过程中,使桩锤、桩帽、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必要时将桩锤与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不使方桩受到偏心锤打。打桩较难下沉时,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是检查桩垫桩帽是否适宜。如果不适宜,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连续一次打完,不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打下。接桩:接桩所采用的焊条型号为E4303,接桩时使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两施焊面上的泥土、油污、铁锈等预先清刷干净,上下
8、节桩的桩顶平整度必须小于2mm。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11.2m时,即可开始吊入上节桩开始接桩,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20mm。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对称点焊4点加以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第一层 焊接采用细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焊方可用粗焊科,焊缝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接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接桩施焊完成后,待焊接局部在自然条件下冷却5分钟以上,然后开始涂刷环氧粉末防腐涂层23道,涂刷完后静待10分钟方可继续沉桩。打桩记录:打桩时详细、准确地填写打桩记录。特别注意最后贯入度,即最后
9、50cm桩长的锤击高度与桩的贯入度。停锤:停锤的标准为采用桩端标高与贯入度双控,且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假如贯入度已达到25mm,而桩端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3阵,并且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20mm,说明不是遇到障碍物等情况,方可收桩。7. 质量标准打桩时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强度必须达到100%。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局部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局部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末端弯钩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如下规定: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表主控项目第4项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局部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外表质量钢筋应平直、无损伤,外表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
11、箍筋内净尺寸5mm钢筋骨架允许偏差钢筋网片长、宽偏差10mm钢筋网眼尺寸偏差20mm钢筋网片对角线差10mm长度偏差10mm宽、高度偏差5mm间距偏差10mm排距偏差5mm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mm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中心位移水平高差5mm+30mm模板安装上口下口01mm+20mm圆模直径,方模边长偏差5mm相邻两块模板平整度偏差2mm模板轴线的相对位移5mm沉桩质量最外边的桩桩数大于16根中间桩桩数大于16根不大于1/3桩径或边长不大于1/2桩径或边长斜桩倾斜度偏差斜角正切桩体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规XJGJ106的规定接桩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试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力 发电 基础 桩基 施工 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