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制度完整版.doc
《风险管理制度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完整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险管理制度(完整版)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我司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保证公司安全、稳健、持续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市场及公司实际需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
2、的可能性并存)。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 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力求实现以下风险管理总体目标: (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确保内外部,尤其是公司与股东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三)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房地产行业相关规定; (四)确保
3、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 (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五条 风险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
4、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六条 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第七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所属各事业部及子、分公司。各事业部及子、分公司应依据本制度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办法,报公司风险控制部备案。 第二章 风险管理职责分工 第八条 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履行以下风险管理职责
5、 (一)审议并向股东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二)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三)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四)批准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五)全面风险管理其他重大事项。 第九条 公司高管层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主体,主要履行以下风险管理职责: (一)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二)批准风险控制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三)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四)批准风险管理措施,纠正和处
6、理任何组织或个人超越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行为; (五)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六)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七)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八)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 (九)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十)办理董事会授权的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公司风险控制部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执行部门,主要履行以下风险管理职责: (一)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二)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
7、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三)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四)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五)负责对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估,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六)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七)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八)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子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九)办理风险管理其他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 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事业部及子、分公司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参与部门,主要履行以下风险管理职责: (一)按照公司风险管理总体安排,配合风险控
8、制部完成本部门业务流程的风险辨识、分析p 及评价,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审核和确认; (二)研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三)研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四)做好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 (五)做好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有关工作; (六)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子系统; (七)及时收集、分析p 、反馈风险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风险辨识 第十二条 风险辨识是指查找公司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第十三条 风险辨
9、识的前提在于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风险辨识应将我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各职能单位的目标实现与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及规范制度紧密结合。 第十四条 针对我司业务覆盖的范围,应对以下风险进行辨识: (一)在战略风险方面: 1、 宏观环境风险。宏观环境风险是指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发生政府重大人事变动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而给公司预期经营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2、 政策法规风险。政策法规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
10、环保节能政策、银行信贷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面临销售萎缩,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而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 3、 战略规划风险。战略规划风险是指由于对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不准确,对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了解不深入,对本企业优劣势分析p 不透澈,公司可利用资、人才储备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分析p 不客观等原因,可能导致战略目标制定的盲目性,战略目标不明确、脱离市场和企业实际,而给公司带来的方向性错误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4、 战略决策风险。战略决策风险是指由于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依据不充分、可行性研究不到位、决策程序不合理,以及履行不严谨等原因,可能导致战略决策失误,战略决策目
11、标难以实现,而给公司战略决策效率和决策效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5、 组织结构风险。组织结构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组织结构设立不合理、不健全,管理层次(纵向结构)划分不清晰、部门职权(横向结构)界定不合理、未及时依据业务变化进行合理调整等原因,可能导致现有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业务需要,而给公司工作效率、管理效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6、 企业文化风险。 (二)在运营风险方面: 1、 制度管理风险。制度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建立的制度体系不规范、不健全,管理权责界定不清晰;制度内容不完整、制度之间相互重叠、相互冲突或过于繁杂,可行性差;制度执行监督力度不够,制度更新不及时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导致制度可行
12、性差,制度形同虚设,或执行效率和效果不佳,而给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 权责分配风险。权责分配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各部门及相应岗位的职责定位不明确、权限划分不清晰、组织构架设计不适当、结构层次不科学等原因,可能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而给公司经营目标实现带来的不确定性。 3、 人才管理风险。人才管理风险是指由于招聘方式不合理、人才(干部)选拔程序、培养程序不合理、薪酬制度不合理、奖惩措施不公正,外派人员长期得不到轮换,员工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基本素质差,在岗培训工作不到位,可能导致员工无法满足岗位需要,关键岗位人员不稳定,而给公司稳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5、 投资决策
13、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是指由于投资项目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投资项目未经政府相关部门及集团有效审批或超越审批权限,投资项目未经科学、严密的评估和论证,投资项目定位不准确,对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经济效益分析p 过于乐观以及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原因,可能导致投资失误,而给公司投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6、 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并购风险是指由于并购交易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与公司总体战略规划不相符,不能获取有效资,不能有效提升自身价值,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审慎性调查部全面、不科学,并购交易合同协议未恰当履行或监控不力等原因,可能导致公司遭受外部处罚,公司战略无法实现,财务报告信息失真,重大差错、舞弊、
14、欺诈的事件的发生,合同违约损失,并购失败,而给公司造成经济、信誉损失及发展的不确定性。 7、 项目定位风险。项目不合符所在地域的经济、政治、人文和风俗习惯等,或者项目本身自有的特点和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失误等,导致公司难以找到适合于项目的客户群体,无法实现预期销售计划的可能性。 8、 项目可行性分析p 风险。项目可行性分析p 风险是指由于对市场各类信息缺乏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分析p ,对企业内部可用资的考量不客观,对合作方能力评估不正确,可能导致可行性分析p 结果不准确,使公司项目决策出现偏差的不确定性。 9、 土地竞拍风险。土地竞拍风险是指由于对土地价格走势判断失误,竞拍土地价格决策
15、报价较低缺乏竞争力,或受现场气氛鼓动,不够理智盲目加价等原因,可能导致丧失获取该地块或给公司后续开发造成被动,而给公司经营和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0、 招标管理风险。招标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对分包、监理及供应商等资格审查不严格,招标程序不合理,招标过程监督不力等原因,可能导致标过程出现舞弊,中标人不能有效履行合同,项目质量和进度达不到合同要求,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而给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1、 供应商管理风险。供应商管理风险是指由于未对大宗采购事项提出供应商名录,未设立供应商评价机制;供应商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供应商评价程序不规范、不及时;未定期更新供应商名录等原因,可能导致
16、区域公司或项目公司采购物资价格上升或质量低下,违约、欺诈及恶意拖欠事项上升,而给公司经济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2、 工程施工管理风险。工程施工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程设计不合理、概预算编制不准确,施工质量、进度控制监管不到位,项目验收不及时、不合格,安全监督检查措施不到位,信息沟通不顺畅,管理人员素质、专业技能无法胜任等原因,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成本上升,公司整体部署被打乱,而给公司投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3、 工程成本管控风险。工程成本管控风险是指由于项目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招标程序控制、审批手续不严格,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情况了解不及时,对发生的重大问题分析
17、p 审核不到位,考核不严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际成本超出或严重超出概预算标准,给公司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4、 工程价款结算风险。工程价款结算风险是指由于工程付款文件及记录不完整,价款支付未得到适当的审核和审批,工程价款的变更及价款的变更未经有效审批,价款支付财务信息记录错误等原因,可能导致工程价款的多付或错付,而使公司利益受损。 15、 档案管理风险。档案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缺少档案管理部门或人员,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借阅和销毁等程序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等原因,可能导致档案管理混乱,重要档案丢失、泄密,而给公司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16、 内控建设风险。内控建设风险是指由
18、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内部沟通,权责分配不清晰、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监督程序履行不严格、内控调整不及时等原因,可能导致运营效率低下,而给公司实现持续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风险方面: 1、 预算管理风险。预算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编制依据不充分、不准确、与实际脱节;预算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或执行出现较大偏差;预算考核不认真,使考核形同虚设等导致预算目标无法实现,可能给公司成本控制和利润带来不确定性。 2、 资金管控风险。资金管控风险是指由于资金管理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顺畅,会计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货币资金盘点、对账不及时,银行帐户开立撤销未经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 管理制度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