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深圳中学.doc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深圳中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深圳中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深圳中学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9分)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斗牛之间(du ) 修葺(q) 双栖(x) 外甥(shng)B水波不兴(xn) 先妣(b) 如晤 (w) 笃厚(d)C酾酒临江(sh) 垣墙(hun) 泠然 (ln) 领衔(xin)D外强中干(gn) 眷属(jun) 艳羡(xin) 镌刻(ju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赏心悦目 标新立意 休戚相关 醉翁之意不在酒B旁征博引 功亏一
2、篑 坐收渔利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C掂轻怕重 察言观色 潜移默化 言必信,行必果D激浊扬清 勾心斗角 苍山如海 毕其功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 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在北京一呆就是六年,_教过我的老师不下二三位,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A透露 运用 期间 B披露 应用 期间C披露 运用 其间 D透露 应用 其间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3、是A那边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往行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B整整十年,中国足协制造“国奥队”这一系统工程已被事实证明是“豆腐渣工程”。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四年耗费几百万的国奥队失败,则完全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C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如果只顾细节,忽视战略,盲目执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D汪国新画马更具特色,骐骥骅骝,或振鬣奋蹄,或悲嘶怒鸣,多姿多彩,无一雷同,且与战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5与下文衔接顺畅的一项是科学的根本是实。我已是古稀之人,但仍以此告诫自己。树老易空,人老易松。(1)科学之道 (2)诫之以松(3)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4)诫之以空A(3) (1)
4、 (2) (4)B(3) (1) (4) (2) C(1) (4) (2) (3)D(1) (4) (3) (2)6下面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讲求字句整齐和声调和谐;阿房宫赋具有“汉赋”铺陈夸张的特点,将铺写、抒情、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B“归”古代指女子出嫁,“归宁”即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三五之夜”即每月农历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 C杜牧是唐代晚期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他的咏史诗以鲜明的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蕴藉的诗味之中,如过华清宫绝句。 D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
5、短歌”是就歌词篇幅而言。二、实用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50年代,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它提示了外界生物信号在细胞内传递的基本方式的规律。70年代,又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G蛋白在细胞跨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他们率先注意到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代谢并开展研究。尽管他们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才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但生命活动研究毕竟登上了新大陆。自80年代,研究有了跃升,从偏重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入到对生物信号在细胞内传递的物质基础、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信息代谢研究成为主要路径。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一氧化碳(NO)也是信号分子(此前所
6、知的信号分子均是有机化合物),证明NO是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新的重要信号分子。它能引起靶细胞环鸟苷酸升高,介导兴奋性神经传导。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在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导致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增殖、变异是由生物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在细胞内传递过程中通过一种“放大”机制即多级瀑布效应实现的。胞外信号分子与膜受体结合,经鸟核苷酸结合G蛋白的转换、酶的激活和离子通道的打开,使细胞内产生能传递胞外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信使”。第二信使能激活或抑制各种蛋白酶 ,改变其活性,使信号放大,引起多级瀑布效应将胞外信息放大8-10个数量级。这些发现对揭开生命
7、之迷,对控制生命活动,对防止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7对“生命活动研究毕竟登上了新大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成果得到权威认定。B美国科学家率先发现信息代谢研究理论。C生命活动研究进入信息代谢的研究领域。D承认信息代谢在生命活动研究中的地位。8对“自80年代,研究有了跃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代谢研究替代了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内容,推进了生命活动研究的进程。B研究证明,信号分子不全是有机化合物,有的信号分子是无机物(如一氧化碳)。C不再偏重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信息代谢研究成为生命活动研究的主要路径。D生命活动研究更
8、加深入,对生物信号在细胞内的活动状况与作用的研究卓有成效。9下列有关“多级瀑布效应”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多级瀑布效应可以将胞外信息扩大8-10个数量级。B能“放大”信号分子导致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增殖、变异的特殊机制。C细胞内部能传递胞外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引发多级瀑布效应的因素。D生物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在细胞内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放大”机制。三、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1题。(第题3分,共6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9、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负栋之柱 (支撑)B族秦者,秦也 (使灭族)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让) D秦人不暇自哀 (空闲)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10、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1)句中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B(1)句中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不同C(1)句中两个“之”不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不相同D(1)句中两个“之”不相同,(2)句的两个“而”相同(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2-13题。(每题3分,共6分)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
11、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
12、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 (追击)B乘汉相之资。 (凭借)C逆而击之。 (不顺从)D图取关羽。 (谋取)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1)皆以美于徐公。 (2)可以次于公谨。B(1)王好战,请以战喻。 (2)常以比方邓禹。C(1)庸讵知所谓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 (2)邈焉难继,君今继之。D(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乎”?(2)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1分)14将第三题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 15将第四题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 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译文: (2) 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4分,共6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是
14、写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只用“地白”二字点出清美的意境。B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丝丝寒意,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此句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C诗的前两句写景,却不提一个“月”字,第三句也只是写他人望月,诗人并没有由月宫的凄凉而引出自己入骨的相思。D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2)你认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妙在哪里?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1)六王毕,四海一。 , 。(2)盘盘焉,菌菌焉,
15、 , 。(3) ,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4)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共18分)虹影 杨文丰山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我时常戴一顶大斗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山野上空被村人喊做天弓的虹。故乡的虹,大都悬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飞扬,天地间总是微雨细细,雨光氤氲,若有似无,我一低头,汪汪积水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土地里拱起而飘然升空的。大人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升天的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答案 深圳 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