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演示课件.ppt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演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演示课件.ppt(3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主编 高鸿业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参考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版宏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宏观经济学,美格里高利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宏观经济学,美罗伯特霍尔,约翰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4版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
2、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著作。3.讲授内容讲授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概论 教材第十二章教材第十二章教材第十二章教材第十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1收入收入收入收入-支出模型支出模型支出模型支出模型 教材第十三章教材第十三章教材第十三章教材第十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IS-LM2IS-LM模型模型模型模型 教材
3、第十四章教材第十四章教材第十四章教材第十四章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3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 教材第十教材第十教材第十教材第十七章七章七章七章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材第十六章教材第十六章教材第十六章教材第十六章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 教材第十七章教材第十七章教材第十七章教材第十七章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开放经济的短期经济模型开放经济的短期经济模
4、型开放经济的短期经济模型开放经济的短期经济模型 教材第十八章教材第十八章教材第十八章教材第十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教材第十九章教材第十九章教材第十九章教材第十九章 4.第一章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概论第二节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体系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5.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一、
5、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含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的任务是通过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维持充分就业,消除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保持外汇平衡,以达到全社会福利最大的目的。6.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对象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7.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中心理论中
6、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物价或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物价或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9.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对比(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
7、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0.(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
8、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11.12.第二节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体系一、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值。13.几个相
9、关问题几个相关问题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与销售生产与销售流量与存量流量与存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定时间一定时间新生产新生产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上衣上衣流程流程种棉种棉纺纱纺纱织布织布制衣制衣销售销售合计合计售价1520304550160增值155101555014.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股票买卖的价格。股票买卖的价格。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私人向贫困
10、大学生的捐赠。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定时间一定时间新生产新生产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市场价值市场价值15.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一国国民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16.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福利与福利
11、 人均人均GDP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但是人均但是人均GDP并不能全面和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并不能全面和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所享受的经济福利。如不能反映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所享受的经济福利。如不能反映非市场活动和地下经济的状况、军火和消费品所占比例非市场活动和地下经济的状况、军火和消费品所占比例以及闲暇、环境、治安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以及闲暇、环境、治安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17.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
12、tional Product,GNP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GNP折旧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NI(狭义)NNP间接税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PDIPI个人所得税18.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一、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产出等于支出产出等于支出”GDP包括:包括:消费消费C投资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存货投资政府
13、购买政府购买G 净出口净出口XMGDP=C+I+G+(XM)19.二、收入法二、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h“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收入”GDP包括: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工资、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公司税前利润。间接税。间接税。资本折旧。资本折旧。20.第四节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两部门:两部门:厂商和居民户。厂商和居民户。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基本恒等关系:基本恒等关系:总支出总支出 总收入总收入21.居民户居
14、民户厂商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购买最终产品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中中 间间 产产 品品22.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储储蓄蓄投投资资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23.总支出消费投资总支出消费投资 C +I总收入消费储蓄总收入消费储蓄 C +S恒等关系:恒等关系:C+I=C+S I =S 未用于购买消费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品的收入
15、 未归于消费者之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手的产品24.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加进加进政府收支政府收支的作用。的作用。三部门:三部门:厂商、居民户和政府厂商、居民户和政府25.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储蓄储蓄投资投资政府政府税税收收政政府府购购买买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税收税收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26.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 +I +G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C +S +T恒等关系:恒等关系:I+G=S+T 或或 I =S
16、T G)投资投资=私人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政府储蓄27.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再加上再加上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作用。的作用。四部门:四部门: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外国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外国28.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储蓄储蓄投资投资政府政府国国 外外税税收收转转移移支支付付出出 口口进进 口口关关 税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税税 收收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29.总支出消费总支出消费+投资投资+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净出口 C +I +G +XM总
17、收入消费总收入消费+储蓄储蓄+政府税收政府税收+对外转移支付对外转移支付 C +S +T +Kr恒等关系:恒等关系:I+G+(XM)=S+T+Kr或或 I =S +(TG)+(MX+Kr)投资投资=私人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国外储蓄30.第五节第五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1 1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的含义的含义名义名义GDP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实际GDPGDP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
18、价值。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1.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 1996年名义GDP 2006年名义GDP 2006年实际GDP香蕉 15万单位1美元 20万单位1.5美元 20万单位1美元 =15万美元 =30万美元 =20万美元服装 5万单位40美元 6万单位50美元 6万单位40美元 =200万美元 =300万美元 =240万美元合计 215万美元 330万美元 260万美元32.2 2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GDPGDP折算指数折算指数=名义名义GDP/GDP/实际实际GDPGDP GDP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折算指数通货膨胀
19、率100%33.第六节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1 1失业的衡量失业的衡量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为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劳动力劳动力=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34.2 2物价水平的衡量物价水平的衡量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或者说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平或者说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
20、值。这个加权平均值就是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值。这个加权平均值就是价格指数。价格指数。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价格水平。35.(1 1)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CPI),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36.(2 2)生产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PI),指通过计算生产者),指通
21、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37.总结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含义。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及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及其折算方法。折算方法。4.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5.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6.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
22、收入恒等式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7.失业与物价水平失业与物价水平38.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第二章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一、均衡产出概念一、均衡产出概念39.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出。Y=C+I (C+I=总支出总支出E)Y收入收入 C+I计划消费与
23、计划投资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40.总支出总支出E=Y总收入总收入 E=C计划消费计划消费+I 计划投资计划投资 Y=C计划消费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计划储蓄 I =S 计划投资计划投资 计划储蓄计划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41.EY=EY100045。教材教材P396图图13-1(a)10042.EEY100045。教材教材P396图图13-1(b)100YE=UI(非计划存货非计划存货)UI0UI0,0若消费函数为线性,若消费函数为线性,为常数。为常数。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46.CY0CC(Y)45。教材教材P398图图13-2消费曲线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2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47.CYD0 C +Y45。教材教材P399线性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48.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储蓄函数概念储蓄函数概念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递增函数。递增函数。SS(Y)49.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SYdSdYM
25、PS或或SYAPS50.S0S=S(Y)Y储蓄曲线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边际储蓄倾向递增教材教材P400图图13-451.S0S=+(1)YS=YC =Y(+Y)=+(1)YY教材教材P400图图13-5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 52.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Y S=+(1)Y C+S=+Y +Y Y=Y YCS APCAPS1 YCS MPCMPS15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 S045。Y CC(Y)SS(Y)YC+S教材教材P400图图13-654.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总消费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 第六 PPT 演示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