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主要铁矿资源0219scj.doc
《山西省主要铁矿资源0219scj.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主要铁矿资源0219scj.doc(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主要铁矿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五台山地区铁矿靶区论证简介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探讨二六年二月153目录1概述11.1 全省铁矿资源概况11.2 主要类型铁矿资源储量的开发利用简况22我省铁矿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32.1 变质铁矿42.1.1 前寒武纪硅铁建造型变质铁矿42.1.1.1 含铁岩系的分布层位及其展布42.1.1.2 铁矿类型及其特征72.1.2 槽型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变质铁矿192.1.2.1下口式192.1.2.2北大兴式212.1.2.3郭家庄式212.1.2.4刘定寺式232.1.2.5西掌式252.1.3 成矿规律262.1.3.1成矿地质背景262.1.3.2成矿时
2、代282.1.3.3空间展布规律302.1.3.4各时代含铁地层沉积相和建造变化的规律性312.1.3.5铁矿石类型变化的差异性382.1.3.6变质作用对铁矿的影响392.1.3.7火山作用与铁矿的联系432.1.3.8构造作用对矿床的改造472.1.3.9铁建造化学成分482.2 内生矽卡岩型铁矿492.2.1 塔儿山二峰山地区502.2.2 狐偃山地区522.2.3 平顺西安里铁矿532.3 外生沉积型铁矿542.3.1宣龙式铁矿542.3.2广灵式铁矿552.3.3寿阳式(屯留式)铁矿552.3.4陵川式铁矿572.3.5 “山西式”铁矿573.五台山吕梁山成矿区的变质铁矿特征及其分布
3、规律583.1铁建造的地质特征与变质铁矿583.1.1建造的类型及其岩石组合583.1.2建造的空间分布623.1.3建造的含矿特点663.1.3.1 矿体的形态和规模663.1.3.2矿石类型与矿物相703.1.3.3矿石的结构构造713.1.4铁建造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探讨773.1.4.1多旋回的构造岩浆活动与多旋回的含铁建造773.1.4.2铁矿的形成环境783.1.4.3铁矿的成因813.1.4.4构造变动与铁矿833.2典型矿例853.2.1 岚县袁家村铁矿床853.2.2 代县山羊坪铁矿床943.2.3 临汾市一带矽卡岩型铁矿963.2.4襄汾县宋村矽卡岩型铁矿区1013.2.4
4、1以往地质工作1013.2.4.2以往物探工作1023.2.4.3以往地质工作评述1023.2.4.4磁世异常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1033.2.4.5矿床特征1044五台山地区铁矿靶区论证简介10441概况1044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评述1054.2.1区域地质工作1054.2.2区域物、化探工作1064.3地层10844构造11344.1大地构造11344.2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11344.3区域断裂11445岩浆岩活动及岩浆岩11646矿产11646.1变质铁矿11746.1.1条带状铁矿建造型(鞍山式)11746.1.2槽型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变质铁矿11846.2外生沉积铁矿11946.2.
5、1上元古界中的铁矿11946.2.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中的铁矿11946.3内生接触交代式铁矿11947磁性资料11948区域磁场特征12648.1五台降低的平静磁场区12648.2恒山升高的平静磁场区12748.3阜平杂乱磁场区1295.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探讨1315.1美国霍姆斯塔克铁(BIF)金矿床1325.2巴西莫罗韦洛金矿床1345.3黑龙江东风山铁金矿床1365.4 代县小板峪铁金矿1395.5 五台县殿头铁金矿1405.6殿头、小板峪条带状铁建造金矿成矿的阶段性1415.7 代县康家沟铁金矿床1425.8代县舜王寺铁金矿1465.9五台山地区条带状铁金矿床与国内外同类型铁金矿床的对
6、比1486后记1501概述1.1 全省铁矿资源概况山西省作为煤铁之乡,铁矿是它的优势矿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的第位,占6.6%,仅次于辽宁、四川、河北和安徽。但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铁矿石产量为4.2亿吨,比上年增加了0.85亿吨。原矿产量超1000万吨的有8个省份,分别为:河北1.2亿吨;辽宁9005.3万吨内蒙古2998万吨山西2103万吨北京1834万吨四川1692万吨安徽1099万吨山东1077万吨山西的铁矿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同时又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即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北段、五台山地区、塔儿山二峰山地区。截至2003年底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表明,全省已进行评价的矿产地有103处,累计
7、查明的资源储量达404223.8万吨(40.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为381925.7万吨。但仅2003年当年开采和损失的资源就有2731.5万吨,因此,铁矿后续资源尤其接触交代铁矿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就山西省铁矿的成矿特征及其分布状况来讲,103处矿产地中沉积变质型贫铁矿占有38处,其资源储量却达376197.9万吨,占总储量的93.07%;接触交代型铁矿虽有44处,约2.4亿吨,只占总量的5.85%;而分布零散的沉积型铁矿的资源储只有4361.9万吨,占总量的1.08%。由此可见变质铁矿是山西省铁矿资源的主体,它集中分布在吕梁山北段、五台山地区及太行山南段。吕梁山区变质铁矿资源储量达1992
8、78.0万吨,占该区铁矿总储量的98.4%;五台山区变质铁矿的资源储量172483.0万吨,占五台山恒山地区铁矿总量的99.6%;太行山南段的变质铁矿仅有3712.7万吨,占该区铁矿总量的43.1%。塔儿山二峰山则是接触交代型铁矿的集中产出区,查明的资源储量虽有19148.8万吨(约1.9亿吨),但大量的开采也使其面临资源匮乏的新问题。详细的统计情况见表1。表1 山西省铁矿资源储量分布统计表单位:万吨矿床变质型接触交代型沉积型合计成矿区吕梁山北段1992782041.71294.6202614.3五台山恒山172483281.1359.6173123.7塔儿山中条山724.219148.819
9、87.3太行山南段3712.72192.42707.78612.8总计376197.9236644361.9404223.8百分比例93.075.851.08100.01.2 主要类型铁矿资源储量的开发利用简况我省的铁矿资源大部分发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同时进行普查和勘探。由于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在勘查成果提交的同时,相继进行开采设计和利用。至目前我省铁矿资源的矿床类型主要有三种: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床、矽卡岩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主要是“山西式”和“陵川式”)。 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床(鞍山式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区的岚县、娄烦、五台山区的原平、代县、繁峙、五台、灵丘,太行山区的黎城等
10、地。该类型铁矿储量占全省铁矿储量的92%,但由于品位低、选矿效果较差,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局部开采利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有所扩大。近年来,随着铁矿市场价格的上扬,选矿技术的相对提高,这类铁矿开始大规模开发,仅2002-2003两年左右,上表的矿产地,基本都已设置了探矿权和采矿权,交由矿业投资者开发,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储量仅仅是占用,消耗量不大。 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我省塔儿山二峰山、交城、狐偃山及平顺县西安里等地区。该类型铁矿大部分为品位较高的富铁矿石。并且局部可自熔半自熔,虽然资源/储量仅占全省铁矿总量的6.4%,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是我省钢铁业的主要矿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11、至七十年代初陆续开发利用,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多渠道开采规模较大,绝大部分矿区已利用或占用。矿石消耗量巨大,除目前办证矿山内尚有一定量的保有资源储量外, 上表矿床内的其余地段已被破坏或采掘殆尽。2我省铁矿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山西省境内铁矿类型主要有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型、内生矽卡岩型、外生沉积型(包括山西式,陵川式、广灵式、屯留式等)。现分述如下:2.1 变质铁矿按成矿建造可分太古代条带状硅铁质建造变质铁矿和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变质铁矿两大类型,现分述如下:2.1.1 前寒武纪硅铁建造型变质铁矿2.1.1.1 含铁岩系的分布层位及其展布条带状硅铁质建造变质铁矿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天镇阳高、恒山、五台
12、山、云中山、吕梁山、太行山及中条山区。特别是五台山及吕梁山岚县地区更为广泛,储量丰富。集宁群含铁层位主要分布在天镇阳高一带,呈北东东向、南西端延至怀仁一带,转呈北北东向。该群含铁层位较多,主要见于瓦窑口组上段、右所堡组和大石窑组中,其中右所堡组上段含铁较好。右所堡组上段厚度大于2870m,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厚层含黑云紫苏斜长片麻岩夹少量辉石斜长片麻岩。阳高镇边堡大同麻地沟一带多相变为浅灰灰白色含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近顶部夹黑云斜长片麻岩薄层。本段顶部为磁铁石英岩,极不稳定,呈透镜状、扁豆状或似层状,呈单层或多层产出,长20600m,厚0.53m,含铁2535%,横向上多变为含榴紫苏斜长麻粒岩。
13、阜平群陈庄亚群、蛟潭庄亚群铁层位主要分布于太行山中北段晋冀两省接壤的灵丘、繁峙、五台及盂县境内。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层位颇多,自下而上产于索家庄组下段上部、上段顶部、团泊口组下段顶部、漫山组下部。其中南营组中段顶部层位最稳定,分布亦广;索家庄组上段顶部及团泊口组中段中上部局部亦可富集成矿。其余仅可作为标志层,经济价值不大。南营组由各种片麻岩夹浅粒岩、13层大理岩及磁铁石英岩组成,混合岩化作用较强烈。本组下段部分地段,与斜长角闪岩共生,一般出现13层,多者达4层以上,呈透镜、状层状,以底层为厚,一般12m,最厚达624m,下段浅粒岩不发育,只有相变为片麻岩的地段,含铁层多且厚而富,品位为30%左右
14、否则尖灭消失。团泊口组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各种浅粒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组成。下段顶部夹有数层不稳定的含磁铁角闪石英岩、含磁铁榴石英岩、磁铁石英岩和大理岩,磁铁石英岩局部可富集成铁矿,含铁层单层厚0.39.2m,品位2030%。 龙泉关亚群含铁层位 主要分布于晋冀交界的繁峙县神堂堡五台县门限石盂县榆林坪一带之跑泉厂组下部及顶部、榆树湾组中上部及顶部,呈北北东向展布,含铁层延伸有限,厚度小、品位低,沿走向常相变为透闪岩。涑水群含铁层位 分布于中条山北麓,呈北东向展布,涑水群各组中不同程度地赋存有磁铁石英岩,其中以卫家池磁铁石英岩层多而厚,且延伸较长。该组顶部,在盐池南部多者达35层,单层厚
15、0.52m,主要赋存在角闪质岩石中。洞沟组磁铁石英岩赋存于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中,多者达34层,其下部夹的两层磁铁石英岩厚15m,但均不稳定,与斜长角闪岩为相变关系。 五台群含铁层位 主要分布在五台山、恒山及云中山区,在空间分布上受后期的褶皱和剥蚀作用控制,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是该类铁矿的主要产出层位,多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矿床具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五台群含铁层位主要有三个,即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含矿层,文溪组含矿层及台怀亚群柏枝岩组含矿层,均可形成矿床,特别是后者含矿层形成的矿床规模较大。 吕梁群含铁层位 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区岚县关帝山一带,总体呈北东向展布,铁矿产于周家沟组及袁家村组
16、中,以袁家村组中的较为重要,形成大型工业矿床。周家沟组磁铁石英岩常与钙镁铁硅酸盐岩、角闪片岩、铁闪片岩、镁铁闪岩、透闪岩等共生,围岩主要是一套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基性火山岩系,向西变质加深出现大量片麻岩。东水沟、杏湾及周家沟铁矿属此层位。袁家村组是吕梁群主要含铁岩组,主要由砂泥质岩层及基性火山岩组成。该组厚8401280m,有北厚南薄之势。该组包括三个含铁岩段。磁铁石英岩主要有l3层,袁家村矿区多达9层,有时相变为菱铁矿,矿体规模大,呈层状、扁豆体状。宁家湾寺头、尖山铁矿属此层位。太行山区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含铁层位 分布于太行山区左权粟城一黎城西井一带,呈北北东向展布。上部为黑云斜长
17、片麻岩夹数层斜长角闪岩,于斜长角闪岩中夹似层状、透镜状铁闪磁铁石英岩,局部形成铁矿床,如彭庄铁矿。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在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夹多层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磁铁石英岩;,并形成小型矿床为主。蒿扬、南冶铁矿属此层位。绛县群含铁层位 主要分布在垣曲县同善构造天窗中,呈北北东向,主要位于中绛县群旋风沟组中。旋风沟组是一套混合岩化较强的岩石。磁铁石英岩产于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矿带宽数米至十余米,磁铁石英岩单层厚1m左右。2.1.1.2 铁矿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含矿层位、围岩性质、矿化特征与成因及经济意义等诸因素,将条带状硅铁建造铁矿划分为两个类
18、型和七个式:片麻岩型(包括桑干河式、黑山庄式、平型关式);绿岩型(包括峨口式、麻黄沟式、花子式、史家岗式)。片麻岩型铁矿 广泛分布在各大山区,中太古界及五台群金岗库组中的铁矿基本属于此类型。含矿层围岩以各种片麻岩、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依其含矿层位、变质程度及矿物组合的不同等因素,进一步划分为桑干河式、黑山庄式及平型关式。桑干河式铁矿 系指赋存于集宁群及与之相当的阜平岩群、涑水群中的铁矿,因在桑干河流域分布较广,而命名为桑干河式。含矿岩系一般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含矿岩石主要为磁铁石英岩,有时为角闪磁铁石英岩,一般为l3层,多者达5层以上,矿化带一般长数百米至千余米
19、矿体以似层状为主,有时为扁豆体状、透镜状,一般长数十米,长者200m左右,厚以12m为主,少数亦可在5m以上,甚至达10m左右者。单层厚有的仅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与围岩产状一致。矿石以条带、条纹状构造为主,少数亦有成块状者。粒状变晶结构。磁铁矿颗粒一般较粗,约0.51mm。除磁铁矿外,有时见镜铁矿,经氧化有赤铁矿及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有少量角闪石、紫苏辉石、透辉石、斜长石等,此处还有极少量的磷灰石、绿泥石、滑石等。以石英型矿石为主,品位高者在40%以上,低者在20左右。该类铁矿一般变质程度较深,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特别是产于集宁群中者。围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在混合岩化脉体
20、边部,磁铁矿颗粒变粗,含量增高,成连晶,形成粒粒宽条带,品位变富。黑山庄式铁矿 主要分布在五台山的南北麓、太行山左权苇则黎城彭庄一带及吕梁山周家沟等地。赋存于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岗库组中的铁矿,出露为两个不连续的带,北带位于五台山北麓,东西长达100km,宽l4km,向西跨越滹沱河向云中山延伸;南带位于五台山南部,长约40km,宽0.21km。产于左权黎城一带的铁矿,位于太行山断拱中南段,呈北北东向展布,南北长约50km,东西宽约35km,出露上百条矿体,成带状分布,大体分为三个矿带。蒿扬、后南冶两矿区属东矿带,延伸不长,多赋存在褶皱紧闭的向斜的两翼。另外,寺讲沟、北岸、小树坪铁矿点亦包括在该段内
21、中矿带从粟城河河滩至西蛟大沟,长约5km,连麻沟矿区属于此矿带。西矿带延伸甚远,从粟城南沟经桐峪三里庄,直至黎城小寨及彭庄矿区。含矿岩系由斜长角门岩、黑云变粒岩、角门斜长片麻岩组成。含矿岩石为磁铁石英岩、闪石型磁铁石英岩、黑云磁铁石英岩等。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接触界线清楚。矿体一般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由于受构造影响,产状变化较大,矿层有分枝、复合、重褶等,并往往有后期断裂将矿体错断。每一矿区均有10个左右矿体,一般矿体长502500m,厚l31m,一般厚515m,呈多层产出。含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及少量赤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有少量镁铁闪石、铁闪石、普通角闪石,还有很少的黑云母、
22、石榴子石等。矿石主要有石英型和闪石型两种。矿石以条带状构造为主,层内挠曲发育。另外,见块状构造。在矿石中可见石英细脉分布,一种为顺层者,一种为斜交层理与层内挠曲轴相平行。在脉边部磁铁矿密集,结晶粗大,有时磁铁矿呈团块状,使铁矿有变富现象。矿石品位一般较低,TFe在2038左右,SFe 2036.93,SiO2 3755.57%,P一般为0.030.08,S 0.020.07。本类矿床一般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形成中、小型矿床,具层内挠曲,而有别于桑干河式。平型关式铁矿 分布在繁峙县与灵丘县交界的开型关一带,有的称之为混合岩化型铁矿,含矿层位属五台群金岗库组,矿层围岩以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
23、岩为主,变质相为绿帘角闪岩亚相。矿区发育一系列北东向相互平行的阶梯状断裂,使含矿岩系广为出露。含矿层及围岩呈捕虏体残留在混合花岗岩中。磁铁石英岩赋存在金岗库组上、中、下三个部位。东长城矿体属下部层位,野洞沟矿体属中部层位,北刁洼矿体为上部层位。铁矿多呈层状及似层状,常呈多层状产出。矿体常被混合花岗岩冲断、冲乱,故支离破碎。单个矿体规模不大,厚一般数米至十余米,最厚达三、四十米,延长及延深均不大,最大延长达650m,延深一般200400m,最大600m,多属缓倾斜,地表有时倾角较陡。由于断裂及褶皱构造,更主要的是由于混合花岗岩化,使矿层分布零散、露头零乱、形态复杂。区内主要矿体有:四道沟八亩湾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主要 铁矿 资源 0219 s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