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简易教具巧析“滑轮本质” 论文.docx
《自制简易教具巧析“滑轮本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简易教具巧析“滑轮本质”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制简易教具巧析滑轮本质摘要:滑轮归属于杠杆类机械,在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中,需要将外观圆形的滑轮看成连续转动的细长杠杆。但此建模过程要求初中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滑轮学习的难点。所以笔者自制了滑轮的杠杆本质演示器作为课堂教具,将滑轮标识、简化和放大,方便学生观察其使用过程中的隐藏杠杆。教具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巧妙突破,学生印象深刻,后续还能拓展用于滑轮的受力分析和绳子移动距离的实验探究,一举多得。关键词:滑轮本质,杠杆,教具,建模引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编排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索掌握基本知
2、识和技能。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的第5、6两节按照先杠杆再滑轮的顺序编排,就要求学生在能分辨杠杆五要素、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再去学习滑轮。而滑轮并不是区别于杠杆的两类机械,相反,它归属于杠杆类机械。在了解它的构造和分类后,我们需要定性分析它省费力和距离情况,再定量计算力的大小和距离的长短。而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和提高,都基于学生能抽象出滑轮的杠杆模型。笔者的教具一一滑轮的杠杆本质演示器,很好地实物化了滑轮的杠杆模型。一、教具简介L教具原理:(1)定滑轮本质为支点O在轴心处的等臂杠杆(图1):轴心。为定滑轮支点,动力F和阻力F都作用在轮槽边沿。动力臂L=阻力臂L=定滑轮半径R。
3、图1定滑轮图2动滑轮(2)动滑轮本质为支点O在轮槽最边的杠杆(图2):点。为动滑轮支点,滑轮的轴A为阻力作用点,动力F作用在轮槽右边沿。动力臂L=阻力臂L=定滑轮半径R,所以竖直上提使用动滑轮时,相当于一个支点。在轮槽最边处且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2 .所用材料(图3):废弃的圆形塑料框架、螺丝、螺母、吸管、三色颜料、刷子和长绳。图3所用材料3 .制作方法:(1)先取出两片圆形塑料框架将其对齐,再将其固定;(2)用黄、橙、蓝三色颜料分别给同一条直线上的塑料架上色,颜料涂抹均匀后,放在通风处晾干;(3)将6根截好的等长塑料吸管,支在两片圆形塑料框架中间;(4)将长绳搭在吸管上,绕过圆形塑料框
4、架。(5)演示时用螺丝、工字钉等固定在展示架上。4 .成品展示(图4):图4成品展示5 .使用说明:(I)定滑轮的杠杆本质演示器:将定滑轮的轴心处用螺丝和螺丝刀固定在展示板上;绳的一端挂重物,另一端从定滑轮上部绕过,用力竖直下拉,观察绕轴心旋转到水平位置的黄、橙、蓝三色支架;定滑轮的杠杆本质实物化展示:定滑轮的支点在螺丝固定的轴心处,动力、阻力都竖直向下时,它可视为一个转到水平位置的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定滑轮半径);(2)动滑轮的杠杆本质演示器:将动滑轮轮槽最边处,中水平位置的黄色支架左端,用螺丝和螺丝刀固定在展示板上;动滑轮的轴心处挂重物,将绳一端用工字钉固定在展示板高处,另一端从动滑
5、轮下部绕过,用力竖直上提;动滑轮的杠杆本质实物化展示:动滑轮的支点在螺丝固定的轮槽最左端,动力竖直向上,阻力竖直向下时,它可视为一个转到水平位置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动力臂=动滑轮直径、阻力臂=动滑轮半径)。二、教具的实际课堂应用情况L常态课堂应用本教具借用螺丝固定来模拟滑轮的支点定位,巧妙攻克了教学难点。使滑轮的杠杆本质实体化,使单调的机械通过拆解后不再神秘。再搭配展示板使用,轻巧便携,在常态化教学中可使用性极强,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动、定滑轮的杠杆本质前后对比鲜明,教具自身色彩明艳,可视性强,极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机械本质探索的兴趣。6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制简易教具巧析“滑轮本质” 论文 自制 简易 教具 滑轮 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