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docx
《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经开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常态长效运行,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规定,结合经开区实际,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关口前移”,杜绝“事后发力”,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新时期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抓
2、手、关键举措,突出传统重点行业领域,兼顾新业态新领域,深入实施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扩面、提质、联网、增效”工程,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督促企业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二)工作目标加强对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协调解决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新兴行业、新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辖区企业全面规范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按照“重大隐患必须彻底清零、一般隐患保持动态清零”的标准,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安全风险全面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企业
3、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对已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企业,督促其进一步完善双重预防机制考核制度,建设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辨识评估、风险分类分级管控、隐患排查登记、整改跟踪、分析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智能化建设,拓展和深化安全生产智能化应用场景。二、工作任务(一)实施风险分级管控1.规范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单位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风险辨识。按照谁管控谁辨识、谁检查谁辨识的原则,组织各科室(部门)、区队(车间)、班组骨干人员,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
4、过程辨识,并持续更新完善。建立健全岗位作业研判机制,组织动员各级各类岗位特别是一线职工常态化开展岗位风险辨识,切实让每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知道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坚决纠正和避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2.准确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
5、级,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3,切实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要求,从工程技术、设施装备、个体防护、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对较大及以上风险应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并对管控方案会审,由企业各分管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共同研判,确保方案科学有效,可操作、可验证,并将其应用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之中。严格对照风险分级管控要求,明确班组级、车间级风险管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技术 开发区 企业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