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docx
《重庆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数字能源是信息技术(主要指物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能源生产、使用等环节效率,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数字能源低碳示范城市,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着力点,围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关键环节
2、和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大力提升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水平,加快全市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展,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建设具有重庆特色的数字能源低碳城市,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加强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数字赋能,融合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数字享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能源供给、保障、调度、消费等各环节的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安全高效,绿色引领。坚持安全底线,提高能源行业整体效能和安全水平。加强数字能源项目建设和绿
3、电交易,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试点先行,产业协同。强化示范区和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二、工作目标到2026年,全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志性项目。完成100o个以上用户侧光伏和储能、虚拟电厂、绿色工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示范项目,公共领域车辆基本实现电动化,工业领域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步伐加快,数字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建成两江新区和重庆经开区2个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先行示范区,将重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数字能源低碳示范城市。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发展主要工作
4、目标序号指标目标2024年2025年2026年1用户侧光伏装机规模(累计)90万千瓦120万千瓦150万千瓦2用户侧储能装机规模(累计)40万千瓦/80万千瓦时70万千瓦/140万千瓦时10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3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数据接入率40%60%90%4虚拟电厂响应能力4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10%13%17%6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60%70%80%7充储一体化示范站(累计)30个70个100个8超充桩数量(累计)601403509车网互动示范项目2个5个10个10低谷时段充电电量占比58%60%60%11建成典型示范项目300个600个1000个三、重
5、点任务(一)加快提升用户侧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市和区县两级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体系,构建1个市级能源数据汇聚底座,实现能源产供储销数据全采集、全感知、全覆盖,形成能源数据“一张网”,并围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能耗管控、数智双碳3个板块,以数字技术支撑虚拟电厂、绿电绿证、新型储能、车网互动及碳交易等多元协同新业务智慧运营,推动电力、能耗、碳排放管理模式和配置方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全市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体系下,逐步由数字能源低碳城市先行示范区向不同产业结构的区县(园区)进行拓展,以管理平台支撑数字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协调运行。完善省间、市内绿电(绿证)交易机制,促进全市绿色
6、电源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建档立卡,推动市内各类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到2026年,基本形成数字能源智慧管理两级业务体系,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数据接入率达到90%,通过全市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聚合虚拟电厂短时削峰能力(2小时左右)达到100万千瓦,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能源行业提质增效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的支撑作用基本显现。(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能源局,国网市电力公司)(二)加快建设一批用户侧光伏和储能项目。全面梳理产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厂房屋顶资源,鼓励在屋顶面积充裕、具备电网接入条件、电力负荷较大的新建产业园区和工业厂房屋
7、顶,连片推进用户侧光伏项目建设。鼓励工商业用户和充换电设施建设用户侧储能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应用。支持企业因地制宜推进用户侧燃机项目建设,鼓励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优化各类用户侧能源项目核准(备案)和并网手续,推行项目并网“一站式”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用户侧储能建设示范区县、园区和示范单位。力争到2026年,全市新建厂房屋顶用户侧光伏覆盖率超过50%(示范区超过60%),全市用户侧光伏装机累计超过150万千瓦以上,用户侧储能规模10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能源局,国网市电力公司)(三)加快构建智能新型配电网。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8、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加快建设数智赋能赋效、主配(主电网一配电网)协调发展、结构坚强可靠,气候弹性强、安全韧性强、调节柔性强、保障能力强的新型电网。加快构建高承载力电网,支撑源网荷储互动、新能源高比例并网,满足电动汽车、微电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交互式多元主体友好接入需要。加快构建高可靠性电网,提高融合终端、智能开关、低压备自投等智能设备应用比例,强化网架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加快构建高透明度电网,推广智能终端部署,推动用户侧“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全覆盖。加快构建绿色低废电网,存量设备加快实施低碳化、无废化改造,新增设备采用无废设
9、备。力争到2026年,在两江新区和重庆经开区率先建成智能新型配电网示范区,配电网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配电网网架结构标准化率不低于99%,新入网设备100%采用绿色低碳环保设备,用户侧光伏全电压等级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远方遥控和功率调节稳定可靠,全面提升示范区供电保障能力、多元主体承载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经济信息委,国网市电力公司)(四)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能力,完善智能充放电设施布局,推动充储一体化建设,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设施,扩大双向充放电设施规模。强化电网支撑保障,加强高承载力互动电网规划建设,打造车网互动管理平台,强
10、化充放电负荷管理,提升供电服务能力。推动车网融合互动示范应用,拓展充储一体化、智能有序、双向充放电示范场景。建设车网互动配套生态圈,加强核心技术及装备攻关,加快推进车网互动标准修制订,深化车网融合互动商业运营模式。建设规范化管理体系,强化电价激励引导作用,优化完善市场机制,营造车网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26年,建成充储一体化示范站30座,完成10个以上车网互动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国网市电力公司)(五)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强化政策引导和配套设施支撑,以新能源
11、化、智能网联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公务、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驾考驾培、长途运输、城建物流、矿山、港口等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拓宽换电模式应用场景。加快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维修保养、检测、充换电等安全标准和制度,中心城区具备条件的公共停车场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持续扩大高速公路换电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区县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各有侧重的电动化示范区,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到2026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20万辆,全市新增和更换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船舶
12、运输等其他领域电动化比例显著提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邮政管理局,国网市电力公司)(六)加快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生态体系。强化川渝两地协同,深度挖掘氢燃料电池汽车城际干线物流应用场景,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配送、公交、环卫、港口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持续提升“成渝氢走廊”示范应用规模,川渝联动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进一步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城际干线物流应用场景,尽快打通渝一黔一桂等氢能干线物流通道,加快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积极探索推进长江经济带氢走廊建设。在城际高速沿线加快
13、布局加氢站,鼓励重点区域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点网络增设加氢功能,探索在物流园区等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比较集中的区域,依法依规建设企业自用加氢站,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瓶颈。以工业副产氢利用为先导,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规模,积极探索常压固态、低温液态、高压气态、金属储氢等多元化氢气储运技术,适时推进长输管网建设,降低氢气储运成本。到2026年,全市建成加氢站2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能源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七)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强化重点产品、重点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数字 能源 城市 发展 行动 方案 2024 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