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8篇(详细版).docx
《学习领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8篇(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领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8篇(详细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领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高度,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方面全面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责献。何为教育家精神?教育家应该坚定怎样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把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从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到教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再到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
2、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不断具体、明晰、丰富,把对广大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强国建设新使命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遵循。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筑牢立身从教、教书育人的信仰之基,坚守教育报国理想,凝聚起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征程中,广大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
3、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是实力的比拼,也是毅力、耐力的考验,广大教师要秉持历经千难而锲而不舍、经历万险而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去躬耕教坛、育才造士,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托。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广大教师要
4、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更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树立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求的人生追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5、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广大教师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论文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中,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要涵养育人智慧、勤修仁爱之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就是广大教师的千里共同途。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
6、定理想信念之锚,勇担强国建设使命,自信自强、绰厉奋发,在与国家、民族、人民同行奋斗中,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师者荣光。学习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这为广大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践行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提出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坚定勤学善思、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职业追求,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一代代青少年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践行终身
7、学习理念为基础。勤学,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水平,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站稳讲台、教书育人的根本。笃行,是教师职业内在的道德准则。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教学理念、行为世范的自我要求,是教师胜任教书育人职责的必备素养和实现知行合一的必要途径。知识视野开阔、教学水平高超、文化素养深厚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养成乐学善问的习惯,无形中引领学生也成为虚心问学、笃行不怠的终身学习者。进入信息时代,教师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上不断更新,在教育艺术和育人智慧上持续升级,教师方能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好老师,用真
8、学问将莘莘学子引向知识的殿堂。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职业目标。求是,是教育的职责所在。身为教师,要以追求真理、传播真知为己任,对学生充满好奇之心、对课堂充满热爱之情、对教育充满敬畏之心。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创新型科技人才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思想的领路人,也是创新的领路人。带领学生探索学术前沿,教师必须首先迈向前沿;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师必须首先了解重大战略担当的信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
9、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善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让课堂更灵动、让教学更有趣、让学生更爱学。在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上,教师必须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责献一己之力。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新时代教师要以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为根本方向。回应教育的要求,教师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视野有多宽,学生的视野就有多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回应国家的需要,教师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学生时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
10、键时期,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关系到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否扣好。那些心中激荡家国情怀的学生,之所以能不断展现新气象、持续有新作为,在不懈的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背后是教师的榜样力量,是高尚师德、深厚素养无声涵泳的结果。回应时代的召唤,教师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像农民热爱土地、重视农时、尊重自然规律那样,以终身学习的行动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教师是梦想的筑造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人们期待涌现更多
11、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大先生”,以精湛的学识、深厚的素养、创新的理念,做求学问道的榜样,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责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深情祝福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
12、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中国古代有很多“大先生”,他们践行师道传统,用深厚学识成就学生,用毕生精力传承文化。孔子遵循“有教无类”原则,成就“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毛亨历经磨难把自己重新整理的诗经训诂传传给学生毛装,让诗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岳飞的老师周侗言传身教,令岳飞终身思慕;韩愈写师说纵论师道,被后世奉为圭臬。近现代以来,无数老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奉献毕生的精力,徐特立、林伯渠、吴玉章、成仿吾、陈望道、陶行知、于漪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一段段动人的事迹,他们做到了“经师”和“人师”完美统
13、一,为万千学生所敬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如今的1880.4万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当中,有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中职教师翟津;奋力奔跑的职业教育追梦人刘少坤;年过古稀未伏杨,满头白发犹未悔的东大教授史宁中;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的“金牌”校长蔡小雄;折翼天使的“冰雪筑梦师”的特教教师吴拥军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
14、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他们是实至名归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对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见诸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要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自己变成一束光,照亮学生前行道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全国优秀
15、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品卓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责献。红烛人生,滋兰树蕙。每一位获得表彰的教师,都有一种“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责任感,都是努力做到“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都把“师者,是奠基者、是建造者;是引领者、是创造者”当作毕生的追求。他们受到褒奖,当之无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16、教师亦是如此。进入新时代,广大教师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阵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责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多次谈到教育家,“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今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也谈到教育家:“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从总书记的殷切期待看,身为教师,不能甘于当一名教师,要有更宏大的抱负、更高层次的追求,即“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
17、神”。何谓教育家精神?或者说教育家该是什么样子?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质言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缺一不可。新时代人民教师为何要立志成为教育家?“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说过,“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无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了高素质的教师。置身新时代,人民教师被赋予了更崇高使命,这就要
18、求人民教师葆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感,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教育家精神何以如此重要?有专家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教育家精神,教育就很难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很难实现教育强国。”更进一步看,教育家精神并不抽象,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温润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具化在培根铸魂每一个环节当中。在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用生命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等名师身上都能感受到沛然而明亮的教育家精神。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张桂梅给青年教师写了一封信。张桂梅在信中谈到一个让人
19、动容的细节:“当我家访看到一个家徒四壁的母亲,把女儿的奖状一张张铺在地上,我意识到,教育就是那道希望的光。我不甘心看着女孩儿们早早嫁人,重复这样贫瘠的、没有选择的一生。我一定要用教育把她们从穷坑里拉出来一一这个执念让我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何谓使命感?这就是使命感。有使命感,才能“找到真正的爱和生命的价值一一当一个好老师”,才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有更多教育家,教育强国才更有推动力。教育家不是呼唤出来的,而是造就、激励、涵养出来的。
20、为此,就要不断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萤火之微,灼照万千;提灯引路,育梦成光。”脚踏神州热土,直面时代呼唤,当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有了更坚实支撑,当广大教师都能更担当作为,就能涌现更多教育家,培养出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就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2024年学习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为广大教师如何在教育强国建
21、设的时代背景下躬耕教坛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具体的方法。教师涵养育人智慧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事关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堪当时代重任的可靠接班人,事关能否以高质量的人才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深入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不断涵养自己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升级教育理念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如果育人的观念出现了偏差,就会出现教育行为的错位,更无从谈及育人智慧。“启智”意味着教师要启迪智慧,不能仅仅传播知识。过去一味灌输填鸭式地传授知识、照本宣科,
22、机械化地进行作业强化训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创设走向生活、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润心”不是耳提面命,意味着教师要以人为本,滋养学生的心灵空间。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教育中如果忽视人的心理感受,漠视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很难塑造出丰满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只有俯下身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创设有温度的高质量教育,才能让信念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个性,为每名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教育公平的结果直接体现于人人皆能出彩。用一把分数的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观念,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和国家之需的人才。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领会 弘扬 教育家 精神 重要 指示 心得体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