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汇编)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稿.docx
《(多篇汇编)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篇汇编)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篇汇编)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稿篇一,共十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材料红包引领绿包或晟、红土地上的信家马蝶变横坎头村地处四明山深处,村域面积7.3平方公里,共有村民871户,总人口2471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4名,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一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被称为浙东红村。但在2003年前,我们村却是个经济薄弱村,交通闭塞,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700元,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老百姓总感叹“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所有转机都发生在2003年1月29日,临近农历春节,天寒地冻,时任浙江省
2、委书记习近平到我们村调研,并当场作出指示: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对我们村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新年上班第一天,我们村两委喊上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今后的打算。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2月11日,仅仅3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给我们回信了,希望我们:发扬老区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当时刚并村不久,村集体、老百姓都很贫困,怎么办是个大问题。我们村党委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党员干部先带头!为了脱贫,村里根据专家建议,引进樱桃产业,但樱桃三年才结果,村民不看好,于是党员干部带头,认领首批
3、70亩樱桃园,三年后樱桃迎来大丰收,如今我们村被誉为“花果红乡”;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党员干部连片包干,村民共同参与,开展了村庄环境大整治,过去的土疙瘩路不见了,村民住的矮平房都“拔高”宽敞了,苍茫的天空都变得湛蓝,昔日破败景象一去不复返;村里环境变好后,村党员又带头,使旧址群内55户居民统一搬迁,为发展红色旅游打下基础。到2017年底,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村民年人均收27多元,是2003年的10倍。2018年2月10日,我们村全体党员满怀喜悦与感恩,把村里的发展变化,和获评“全国文明村”的喜讯,汇成一封由143名党员代表签名、饱含老区人民深情的书信。2018年2月2
4、8日,这是一个至今仍然让我们村全体党员、全体村民激动万分的日子。这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村全体党员再回信,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两个必须”和“两个作用”,勉励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前后两封回信,跨越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关怀从未间断。在各方关心关爱下,我们党员带头,整装再出发、爬坡再过坎,向更高质量的美丽乡村蝶变!从村民到游客,大家都感受到,村里的环境更好了,红村特色风貌愈加凸显,老百姓化身“乡建艺术家”,就地取材、美化乡村;村里的产业更旺了,强村公司成立后,农民绿领学院、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纷纷落户;浙东红村的人气更高了,每
5、年超100万人次的游客,到横坎头村体验红色研学、非遗制作;老百姓的口袋更鼓了,红村互助组织每年向村里推送350万元的住宿、餐饮量,村民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民宿、农家乐。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村民年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59.6万元和44258元,分别是2003年的11倍和16倍。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向着“共富村”努力。建立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村民大病保险等红利共享机制,为村里弱势群体托底;与周边8个村党建联建,开展未来田园、飞地物业经济等组团项目,半年时间片区增收超80万元;依托四明红锋服务社,线上线下年销售200多万元老区农产品;与大凉山三河村结对共富
6、通过直播带货、彝族文化演出,带动三河村增收超50万元。一路走来,我们村自觉做好红色根脉基因的传承者,红村老百姓的精神气越来越足了,红村传人在村里的“红色电台”讲着红村故事,我们的村歌我自豪,我是红村人也越唱越响亮!篇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发言材料、心得体会深入孤迷令美夕忖毫殁、李劣共同富裕夕忖示范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会议部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重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探索实施未来乡村试点,努力为浙中大花园建设夯实基础,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贡献力
7、量。一、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和美乡村迭代升级(一)五美联创扎实推进。制定印发了XX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未来一个时期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持续推进五美联创(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带、达标村精品村、美丽庭院),抓实抓深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培育美丽乡村风景线65条、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3条,创建省级示范乡镇63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16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259个。(二)未来乡村创新实践。明确了到2025年建设200个以上市级未来乡村,其中100个以上创建为省级未来乡村的目标。风貌办、整治
8、办联合印发了XX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XX市未来乡村12820创建体系,即以党建统领,以文化主题和数字化应用为支撑,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治理八大应用场景,实施20项标配+N项设施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体系。全市实施两批共37个省级未来乡村,第一批10个试点村已基本建成,其中3个村通过省首批验收,第二批整体建设进度在85%以上。各地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如婺城区下张家村产业兴旺的村强民富模式、兰溪市洋港村数字赋能的智慧引领模式、东阳市花园村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义乌市缸窑村多元协同的共建共治模式、武义县坛头村激活要
9、素的改革推动模式等。兰溪市未来乡村经验做法获得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三)历史文化活态传承。致力于把历史文化村落打造为一张金名片,十年一以贯之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亿余元。全市列入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共十批275个村(重点村73个、一般村202个)。截至目前,重点村共修复完成古建筑1470幢,修复古道96.52公里,带动乡村休闲旅游731.4万人次,经营收入28630.61万元。二、常抓人居环境提升,浙中乡村处处皆景(一)三大革命高水平实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与“两定四分”
10、定点投放模式结合,全市采用定点投放模式行政村共545个,建设集中投放点1个,采用上门收集模式行政村共2296个,配置户分垃圾桶209万套,各村共配备农村保洁员、分拣员、清运员1.26万名,分类合格村100%,优秀村达92%。扎实推进公厕规范提升改造,创建省级星级公厕440座,配备镇级公厕所长276人,村级所长3164人,实现“所长制”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9.5%、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88.6%o(二)三整三美擦亮乡村底色。下发了关于实施迎亚运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整三美行动的通知,全面彻底整治村庄各类脏乱差问题。市级每季度开展督查,并实行打分排名,各县(市、区)组织开展村庄
11、周周查、月月评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共评选人居环境“最美村”894个、“最脏村”455个、“垃圾分类优胜村”2408个、“最美田园”559个、“最脏田园”235个。2021年12月,金东区生态洗衣房获评第三批21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2022年1月,婺城区获评2021年农业农村部清洁村庄先进县。(三)美丽系列构筑全域大美。围绕“处处有风景、全域皆美丽”建设目标,环境提升从村庄拓展到“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各部门开展了美丽城镇、美丽风景线、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绿道、美丽山林、美丽庭院等建设,共同打造八婺八美乡村大花园。全市建成美丽河湖39条、美丽绿道2022公里,创建省“一村万树
12、示范村52个,人民日报大篇幅介绍了我市东阳共享田园的经验做法。三、致力乡村共同富裕,产业经济不断壮大(一)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走特色品牌之路,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获得省级产业发展资金7万元。武义县新宅镇(香菇)、兰溪市马涧镇下杜村(杨梅)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10家数字农业工厂。推动县级农产品集散配送中心、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总数达25个,居全省首位。“金农好好”品牌产品上架5大网络销售平台,品牌销售额已达到49.18亿元。(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充分运用“千万工程”成果,
13、全市累计创建1939个A级景区村庄,数量居全省首位。兰溪市诸葛村等5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大力发展品质农家乐、民宿,现有各类农家乐经营主体2100多家,浙江省等级民宿56家。成立浙中“百县千碗”美食研究院,大力推广XX乡村美食,全市认定“百县千碗”体验店28家,特色小吃60个。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性总收入25亿元。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212个,培育淘宝村478个,均居全省前列。6个县(市)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专项奖补L2亿元,其中永康市、义乌市分别被国务院评为农村电商工作督查激励县(全国10个)。(三)强村富民改革大力实施。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广浦江
14、强村公司”做法,支持以村集体全资、控股、参股和多村抱团、联盟组团等多种形式成立强村公司。在义乌市缸窑村,国企恒风集团与村集体成立强村公司联合打造文旅产业,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6万元。实施闲置农房盘活计划,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全市盘活利用闲置农房L2万宗,实现农户收益4.6亿元。XX打造“共享农屋XX山居”品牌,培育共享农屋示范村20个,吸引城市居民到XX休闲度假。四、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加速推进(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5G网络基站建设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向深度、广度双维度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5G基站超12700个,行政村实现100%5G信号覆盖。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760
15、0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7个、示范乡镇40个,市本级建成农村公交停靠站点1735个。2021年全市3043个20吨及以上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已全覆盖,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273公里,新增实时监测水厂60座。(二)公共服务更加优化。新增城乡教共体农村受援学校105所,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95%;完成新(改)建村卫生室24家,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为80.28%;实现万人以上乡镇“残疾人之家”全覆盖。(三)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全面推进“红动八婺、扛旗强基”行动,组织100个乡镇(街道)结对成立共建联盟,组建300个农村共富党建联盟,探索
16、党建统领先富带后富的实践路径。全面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推行新时代“后陈经验”五个一工作机制,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125个,居全省第2。迭代XX市未来乡村智治系统,集成“四治融合”e件事应用,建立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双向流转机制,实现数据和业务双向闭环。下一步,XX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高品质建设和美乡村,为浙江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贡献XX力量。篇三专题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一一两千万工程(夕忖标为)考核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17、建设农业强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XX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XX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评价办法(试行)(X百千万指发20231号,下称考核评价办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考核对象(一)全市10个县(市、区)市党委、政府(管委会)。其中,XX区、XX区、XX区、XX区、XX市、XX市、XX市、XX县和XX县等9个县(市、区)参加2023年度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具体结果以省考核结果为准,市级不再组织考核;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由市级组织考核。(二)全市84个乡镇以及27个涉农街道(附件2)o(三)承担2023年度省全面推进乡村
18、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点任务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附件1)O二、考核组织考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统筹指导下,由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称市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市委农办)牵头相关市直部门组织实施。三、考核内容重点考核经开区、乡镇(街道)以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2023年度有关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等情况。一是经开区具体考核内容见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3);二是乡镇(街道)具体考核内容见乡镇(街道)2023年度推进
19、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4);三是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考核内容见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量评分表(附件5)o考核指标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等指标赋予较高权重;如有一项未达到任务要求,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四、考核方式(一)对经开区的考核。考核采取评分制,总分为100分,由评议评分(含2023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日常监督、综合评价,占92分)和实地核查(含“三度”调查,占8分)两部分组成。另外设置加扣分项。(二)对乡镇(街道)的考核。考核采取评分制,总分为10
20、0分,由市县两级评议评分组成。其中市级评议评分占70%,县级占30%。(三)对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考核采取县(市、区)评分、成员单位互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分和市领导同志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成员单位组织保障(5分)、政策配套(10分)、调研指导(10分)、任务完成(50分)、日常工作(10分)、问题整改(5分)、综合评价(10分)等指标进行定量评分,并结合加扣分项计算形成最终得分。五、考核步骤(一)制定评分标准。市委农办组织相关市级部门,参照省做法,明确经开区及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考核指标体系各项考核内容的分值及评分标准。(二)自评总结。各考核对象向市委农办报送2023年度推进
21、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自评报告、评分表和相关佐证材料,作为评议评分依据。其中乡镇(街道)相关材料由县(市、区)统一组织报送。(三)实地核查。此环节仅对经开区进行,由市委农办组织实地核查组,主要通过访谈座谈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必要时辅以查看有关台账资料,重点了解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使用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视巡察整改以及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抽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实地核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移风易俗、农民增收等情况,并对个别指标数据进行核实。抽样调查基层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四)评议评分对
22、经开区的评议评分。一是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由评分责任部门根据经开区自评情况及佐证材料,对2023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XX建设等有关涉农工作考核、督查和评估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相应考核指标的评议评分成绩。二是日常监督评分。由市委农办根据日常调度检查情况,对经开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评分。三是综合评价。市领导同志根据深入基层定点联系以及日常工作掌握情况,对经开区进行综合评价。对乡镇(街道)的评议评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街道办)将自评报告、评分表和佐证材料报县(市、区)党委、政府(管委会)。县(市
23、区)对各乡镇(街道)的以上材料进行初审,并在评分表上进行县级评议评分后,统一将各乡镇(街道)的以上材料报市委农办。由市委农办组织市级评分责任部门对各乡镇(街道)2023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议评分。(六)加扣分。此环节仅对经开区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加分项目(不超过3分)。(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含中力、国力、)通报表彰、表扬、激励(以正式文件为准,下同)的,包括受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等,每项加1分;受到省委、省政府(含省委办、省府办)通报表彰、表扬、激励的,每项加0.5分。(2)推进改革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肯定并复制推广
24、的,每项加1分;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深改委肯定并复制推广的,每项加0.5分。(3)加分事项的认定标准:一是在形式上,明确为以正式文件通报表彰、表扬、激励或者推荐推介先进经验,对于仅为命名试点创建等的,不予认定。二是在主体上,要明确表彰、表扬、激励或推荐推介主体为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深改委等,对于有关部委内设机构或省直部门的,不予认定。三是在内容上,明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对于与乡村振兴关联度不大的,不予认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汇编 关于 深入开展 学习 浙江 示范 整治 工程 千万 经验 交流 发言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