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6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
《(2024—2026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2026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2026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关口前移到管控风险、整治隐患上来,着力消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着力消除由于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易发多发的突出风险隐患。
2、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九大行动”,持续深化“五项整治”,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创新措施,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全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明显提高,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本质安全水
3、平持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力争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实现“四个转型工安全发展理念向事前预防转型。各党委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红线的意识更加强烈,消减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向事前预防转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涉及安全生产的所有领域、所有事项都有部门主管和监管,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健全“一件事”由牵头部门组织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安全监管能力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手段向事前预防转型。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的一批
4、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制度健全完善,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完善,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二、聚力实施“九大行动”和“五项整治”(一)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1.参照“中央党校主课堂+各地区分课堂”同步的模式,对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全覆盖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主要负责人不断提升安全生
5、产知识和管理能力。2024年,重点开展工贸行业涉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二级三级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5年,重点开展金属冶炼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6年,重点开展工贸行业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区安委会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对未覆盖到的有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二)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行动。2 .根据国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修订情况,各行业领域组织有关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进行解读,并制作解读视频,利用各类学习平台,通
6、过普法竞赛、在线学习测试、典型经验推广等形式,引导企业主动学习贯彻,确保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指导督促企业在真学真用上下功夫,定期开展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学习,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学带学,并纳入企业“晨会”必学内容,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必学必考内容。根据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分行业领域建立的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各行业领域、各镇街要督促企业建立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重点事项清单。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坚持凡监管必宣讲、凡执法必宣讲,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必查内容,加大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情况的抽查检查力度,采取现场询问、现场测试等形式,核查真实情况。
7、不断深化标准建设成果运用,制修订有关制度文件时,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纳入重要内容,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三)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3 .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每季度带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高危行业领域每月至少1次),完善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完善行业领域专家、企业退休技安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支撑保障力度,提高排查整治专业性。对于未开展排查、明明有问题却查不出或者查出后拒不整改等导致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参照事故调查处
8、理,查清问题并依法依规严肃责任追究。4 .完善地方政府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督办制度,市级以上查处的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实行挂牌督办,建立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有关部门审核把关销号机制,加大专业指导力度,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2024年底前,参照省市级层面分区域、分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机制,建立我区统计分析机制,对进展缓慢的及时采取函告、通报、约谈、曝光等措施。深入贯彻实施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进一步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要求。5 .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2024年底前,全面落实省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企业自查上报、督导检查发现、群众举报查实等各渠道排查的
9、重大事故隐患全量汇总,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共享。及时将重大事故隐患信息通知到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实行清单制管理并动态更新整改落实情况,推动照单逐条整改销号。6 .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各类发展规划的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等,结合全省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制定各类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严格准入,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2024年底前,对2020年以来发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条件组织开展“回头看”。7 .突出抓好功能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各类功能区按照
10、规定要求及时开展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高危企业较多、风险较为突出的功能区常态化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重大风险可控在控。探索开展功能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试点,2024年底前,所有功能区全部设立或明确安全监管机构,按照标准要求配齐安全监管人员,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2025年底前,根据功能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推广规范化建设。2026年底前,全区所有功能区完成规范化建设。8 .强化事故调查追责问责力度,对于发生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从严倒查追究事故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加大行刑衔接力度,对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按规定启动刑
11、事调查;对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冲击人民安全感的事故以及瞒报谎报事故,按规定提级调查。通过对事故企业的严肃行政处罚和严厉刑事追责,倒逼同行业、同地区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2024年底前,建立事故调查调度通报制度,严格较大事故调查,强化一般调查处理的指导监督,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严格事故调查程序期限,提高事故调查质量效率,提升基层调查人员素质能力。2025年底前,对事故调查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体系。2026年底前,健全完善事故调查追责问责体系,推进XX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落实。(四)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
12、工程治理行动。9 .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水利、能源、消防、粉尘涉爆、烟花爆竹、油气储存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2024年底前,配合建设完善危化品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分析系统,涉粉作业10人以上金属粉尘企业全部接入监测预警系统,配合建成工贸行业分级分类监管系统。2025年底前,根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程,实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粉尘涉爆等企业全覆盖。基本建成智慧化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建设,实现对房屋建筑在建工程项目
13、全覆盖监管。2026年底前,安全生产风险智能化管控能力显著增强,危化品、重点工贸行业全量纳入电力监测预警系统监测范围。开展安全发展城市建设,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争创工作。10 .及时推动更新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及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按照在用设备报废标准,加大危化品、工贸、烟花爆竹、建设施工、交通运输、燃气等行业领域淘汰更新力度。依法加快推进“小散乱”企业有序关闭、老旧化工生产装置改造提升、“大吨小标”货车违规生产销售治理、老旧长输油气管道改造治理等。2024年底前,有效推动辖区老旧桥梁改造;2025年6月底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现有老旧装置在册问题隐患全部整改销号;2025年
14、底前,推动变型拖拉机全部淘汰退出;2026年底前,本辖区籍“百吨王”货车实现动态清零,危化品生产企业老旧装置关键动静设备、压力容器管线等重点设备设施对标完成改造提升,完成农村公路存量危桥改造任务。聚焦突出重大风险隐患,积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项目攻关,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爆等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自建房、老旧住宅小区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根据国家标准修订情况,推进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装置安装应用。11 .深入开展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电梯安全筑底、铁路平交道口改造、应急逃生出
15、口和消防车通道打通等工程治理行动。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2024年底前,化工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油气存储企业全面完成视频监控、气体检测、紧急切断“三个系统”配备投用,全面启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2025年6月底前,基本掌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项目底数;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城镇建成区消防供水全覆盖、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整治全覆盖;2026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项目处置;2026年底前基本实现农村平交路口、穿村过镇路段、临水等险要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全覆盖,持续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强化本质安全。(五
16、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12 .推动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深化提升,严格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有关要求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不培训、假培训、未持证、持假证等违法行为,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效,做到真训、真考、真会。13 .结合各行业领域实际情况,2024年底前全面细化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规定要求,健全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教育
17、培训动态管理。明确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机制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退出机制,提升从业人员整体能力水平。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切实提升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能力。督促企业落实全员培训主体责任,关注安全生产最新方针政策,学习重要制度文件,每年开展“大学习、大培训”专项行动,结合实际组织从业人员自主学习、实施轮岗培训。广泛开展特种作业实操技术比武活动,指导企业加强一线岗位实操培训。实施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对危险化学品、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
18、行业重点企业的重点人员开展专题培训。2024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人员各项培训任务;2024年底前,全面开展其它七类行业三类人员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完成三年培训任务的60%;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培训任务。14 .聚焦从业人员疏散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提升,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认真编修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方案,突出电气焊、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重点危险作业,编制专项方案,落实先期处置措施。指导企业采取“不提前通知、不设定脚本、不预设场景、不预设地点”的“四不”方式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员工逃生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其中,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
19、年至少1次),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形成常态化机制。2024年,企业“四不”演练占比达到40%;2025年,企业“四不”演练占比达到50%;2026年,除综合性的演练外,基本实现“四不”演练常态化。推动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面依法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满足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抢险救援需要。(六)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15 .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结合XX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用规范,危险化学品、有色、机械加工等行业规范以及XX省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指导书、评估标准等制度文件制修订,各行业领域研究完善以安全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2026 安全生产 治本 攻坚 三年 行动 实施方案 参考 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