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表态发言(共8篇).docx
《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表态发言(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表态发言(共8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表态发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我作为一名政府机关党员干部,要把此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惜,真切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一是强化“畏法纪而不敢取”的高压震慑,解决“不上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势在必行,更迫在眉睫。当前,一些行业领域中的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存在对党规党纪不上
2、心,学习仅停留在知道党中央新修订了这样一份条例,却根本没有学到心上。对此,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纪律规矩作为自己漫漫人生路中一块厚重的“压舱石”,把握好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新旧对比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等方式,进一步把纪律规矩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同时,还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强化“畏法纪而不敢取”的高压震慑,只有保持敬畏之心不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才能从内心深处认同并坚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二是贯通“尚名节而不苟取”的监管链条,解决“不了解”问题。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了解,究其原
3、因还是在于各级党组织没有扎实深入地开展系统学习,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监督管理责任没有一压到底,习惯于面上的“浅表学习”和“应付学习”。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关键就是要通过有效地监督贯通“尚名节而不苟取”的监管链条,让党员干部做到慎初,始终保持“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的清醒,知道“麻绳专挑细处断”;做到慎微,始终保持“一丝一粒,我之名节”,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做到慎独,始终保持“不畏人知畏己知”的自警自省,把准立身处世的尺度。三是严守“见理明而不妄取”的廉政底线,解决“不掌握”问题。纪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纪不掌握,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贲,不掌握党规党纪就不
4、知道会不会触碰底线红线、不清楚会不会闯到雷区禁区、不懂得怎样才算知行知止。要想解决好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首先就是要严守“见理明而不妄取”的廉政底线,找准自身定位,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开展好此次党纪学习教育。其次,要通过学习教育筑牢自身的廉政底线,各级党组织要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以铁一般的纪律管住干部、坚决以党纪党规防止权力滥用。最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让“廉约小心、克己奉公”成为常态,方能以“廉心”守“初心”、以“正气”匡风气”,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生清廉的好党员、好干部。2024年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讲话同志们
5、2024年3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了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202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是“十三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好起来、纪律严起来,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6、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现实考量与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进行了系统性部署,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党性修养、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三者有机融合、整体推进,打出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的组合拳,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是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体现,对于持之以恒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系统观念的具体运用一是用系统观念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突出特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就要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素,建构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系统
7、结构,依靠优化系统结构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功能,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显著成效。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本身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应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就基本内涵看,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做到涵盖全部内容、覆盖全部对象、夯实全部责任、贯通全部制度。”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就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同向发力,促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协同协调,集成运用治理理念、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看,党的建设的方针、主线、总体布局、目标等要素相互联系
8、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党的建设布局是党的建设的具体支撑和有力抓手。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各项建设相互支撑、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三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体现了把握全面和突出重点的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坚强党性、肃正党风、严明党纪,三者皆不可或缺,也必须融汇贯通,一体推进。坚强而鲜明的党性、优良而严肃的党风、严格而明确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也是百年大党历经磨难而永葆生机、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的奥秘所在。党性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所在,党风是精神风貌和行为品格的
9、外在表现,党纪是锤炼党性和净化党风的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看,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坚持三者一起抓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要求,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是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的组合拳,体现了管党治党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遵循了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与实践诉求相结合的科学逻辑。(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现实考量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一以贯之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才能及时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
10、不变色不变味。一是就党性来看,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但是,党的先进性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因此,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的问题,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问题,对高质量发展认识不足的问题,等等,本质上都是党性不强的表现。这些问题一定程度
11、上表现为党风、党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正党风、严党纪,落脚点就在于强党性。二是就党风来看,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党风政风与社风紧密关联、相互影响。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闻、顶风作案。因此,党性是否坚强、党纪是否严明都体现在作风是否过硬上。
12、三是就党纪来看,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搞团团伙伙,有的乱评乱议、口无遮拦,有的搞家长制、当“太上皇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害是十分严重的。实践证明,没有严明的纪律,风,党就会失去凝聚力而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建设,为党性锤炼、党风净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和社会清朗的良好局面。(三)“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
13、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要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全面落实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是要把“两个答案”变成行动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
14、就是自我革命。”我们党百年探索总结的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既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和制胜法宝。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和开放胸襟,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主动反思和积极变革。可以说,“两个答案”也是行动方案,从人民和党自身、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形成闭环,为我们党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提供了实践依据和行动指南,深刻体现了加强自身建设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二是要牢记“三个务必”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三个务必”的新要求是我们党洞
15、察历史规律、立足时代坐标、把握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是我们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铮铮誓言和政治自觉。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只有始终牢记并认真践行“三个务必”,我们才能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更好地把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贯彻落实在自我革命的实际行动中。三是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这一重要论述,从发展、全面、系统、普遍联系的角度,把“三不腐”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中加以分析考量
16、突出管党治党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着力点。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使不敢腐的震慑功能、不能腐的刚性约束、不想腐的教育优势融汇一体,实现了系统的效应集成,体现了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内在逻辑。(这个问题一会在下个章节我会具体讲解)四是要贯彻落实“六个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概括为“六个统一”,即: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这“六个统一”是我们党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系统性把握。同时,我们党清
17、醒地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继续开辟百年大党管党治党的新境界。从“六个统一”涉及的思想和制度、使命和问题、少数和多数、权力和责任、严管和信任、自身和外部几对关系看,都涉及如何正确处理党性、党风和党纪的关系问题,这也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必须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越抓,要坚持统筹党性、党风和党纪等核心要素的协同共进,坚持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和严明纪律等重点工作的一体发力,努力实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的辩证统一。二、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
18、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方针和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打嬴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重要遵循。(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科学内涵一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与监督思想,是在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创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管党治党和反腐败工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了新的境界。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
19、上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强调高压惩治、制度约束与提高觉悟的有机统一。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把握和运用权力监督规律,阐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新理念和政策执行的新标准,明确了标本兼治的政治性、一体性、系统性要求,以及监督执纪执法机制运行的方向。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
20、明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本原则、战略重点、方法路径;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将其纳入新征程反腐败斗争总的要求,强调要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科学内涵、战略目标、制度安排、实践路径、价值理念更加成熟定型。二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蕴含着党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形势和变化规律的清醒认识与准确把握,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高线引导和底线约束、惩治监督教育的有机统一,强调了责任体系建构和文化传承发展的突出重要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立足党的初心使命,聚焦腐败发生和蔓延的机理,构成了相辅相
21、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贯穿于正风肃纪反腐、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治理能力全过程。不敢腐是前提,以严厉惩治震慑意欲贪腐者,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不能腐是关键,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完善监督体系,让贪腐者无机可乘,巩固“不敢”、“不想”的成果。不想腐是根本,通过正心修身、提高觉悟,涵养廉洁文化,树立崇廉拒腐戒贪的价值取向,升华“不敢”、“不能”的自觉。一方面,要在结合融合、贯通协同上下功夫。坚持用联系的、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分析和处理问题;把监督执纪问责与监督执法处置贯通起来,把“四项监督”贯通起来,把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统筹联动、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将“全
22、面从严”的要求贯穿权力运行和干部教育、使用、管理、监督全过程。坚持“严”字当头,有力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有效预警并及时惩治腐败,减少腐败机会;健全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注重解决阶段性的主要矛盾又强调过程的连续性,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论创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其中,同时同向综合发力,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中筑牢思想堤坝,在确保纪法刚性约束中改善制度执行环境,在强化系统思维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在保障人民群众根本
23、利益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是实现治标和治本有机统一。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必须深入把握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积极探索遏制和清除腐败的制度方法,增强标本兼治的持久动力。始终保持高压惩治的态势既是治标,也创造治本的条件,治本是实现源头治理,从思想和制度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坚持标本兼治,一方面,对增量腐败和存量腐败都要零容忍,既保持惩治力度,着力削减腐败存量,又有效遏制腐败增量;另一方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既深挖彻查、严厉惩治又服务大局、保持稳定,既从严监督约束又激励担当作为等原则。同时,厚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
24、根基和文化土壤,既敢于严厉惩治,又善于监督管理,更常于教育引导,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二是实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统一。反腐败制度建设,一方面,突出法规制度的强制力量和规范作用,增强制度刚性,使党员、干部因畏惧惩处而“不敢腐”;另一方面,在严格执纪执法中树牢纪法意识,使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使法规制度与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同向发力,成为自觉的行动遵循、崇高的精神信仰,实现他律和自律、纪法强制和道德引领的有机统一。三是实现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机统一。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重要环节,也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关 党员干部 参加 党纪 学习 教育 表态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