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公司庆祝建党103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讲授的专题党课.docx
《党委书记在公司庆祝建党103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讲授的专题党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委书记在公司庆祝建党103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讲授的专题党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公司庆祝建党103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讲授的专题党课梁小美(2024年6月28)同志们:还有两天我们就要迎来党的生日,今年的“七一”,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胜利走过百年征程,向下一个百年伟业开拓奋进的第三个生日。在下半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召开会议,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组织参观厂第一批标杆党支部,对全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激发不畏艰险、康续前进的奋斗精神,以功成有我、从严从实的作风品格,投身党的宏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厂党委和厂,向奋战在全厂各条战
2、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两优一先”表示热烈的祝贺!因公司会议的关系,原定于今天上午的参观活动,改在下午进行。为大家筛选的*党支部、*党支部、*党支部,是近年来厂党委持续加强基层建设、着力举旗树标的典型代表。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支部,不是因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客观条件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到了他们那里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鲜活、立体的党建园地。党建与生产经营如何有效融合,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是什么样,支部书记该怎样抓党建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队伍的士气和凝聚力如何打造等等,相信大家参观过后都能一一找到答案。希望各位同志提高认识、认真学习、见贤思齐,更好地扛起管党
3、治党责任,当好改革发展的先锋,推动喇嘛甸油田实现提质提效提档高质量发展。一、回顾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党的关键性决策中领略开好全党盛会的非凡意义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箪路蓝缕,披荆斩棘,历经挫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从“一叶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按照党的章程和革命形势需要,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成为制定、修改和执行党的纲领、章程、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历史进程,体现着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特别是在
4、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要时刻、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铺就了我们党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光明征程,蕴含着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对我们深刻领悟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和现实启迪意义。历史表明,党的会议尤其是重要会议,不仅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而且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初心、铸牢使命,始终保持革命者的高度自觉和昂扬向上的锐气,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续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新辉煌。今天,就党的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与大家共同回顾学习。(一
5、红船”启航,开天辟地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他们将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组织工人进行革命斗争,成立了很多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直到1921年初,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上海兴业路76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的红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成为党的梦想起航地。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
6、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领路人,中国革命由此焕发出了全新的面貌。(二)武装夺权,星火燎原一八七会议1927年春夏,暴风骤雨般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席卷全国,遭到沉重打击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内一切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革命运动,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已经发展到6万多名党员的共产党,顷刻间只剩下1万多名党员。国共合作的统
7、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失败。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在会议上发言,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及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新方针,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
8、出路,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古田会议1929年,经过艰苦奋战,红四军相继开辟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发展,红四军党内在如何建设军队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认识。有的把党对红军的领导说成是家长制;有的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有枪杆子就行;有的不愿在艰苦的农村建立根据地,只想“走州过府”流动游击要不要坚持党对红军的领导、怎样领导?红军向哪里发展、怎样发展?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归结起来,就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这是红军政治工作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面对这个历史性课题,红四军在古田会议之前不到一年
9、半的时间里,先后8次召开党代表大会,都未能形成共识,找到答案。争论,引起了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高度关注。1929年9月,在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中,党中央旗帜鲜明地肯定了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探索,明确指出红军由前委指挥是决不能动摇的原则,要求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倾向。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代表前委起草的约3万余字的8个决议案,即古田决议。决议指出应首先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不良倾向,同时在组织上必须坚持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决议重申了“支部建在连上”的
10、组织原则,强调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非常深远影响。(四)生死抉择,转危为安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教条主义在全党居于统治地位。特别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利,使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到了危机关头。在这样的背景下,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张闻天代替
11、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会后不久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此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和核心从这里逐步形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五)思想大厦,团结胜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1945年党的七
12、大整整相隔17年。其间,中共中央曾六次提出召开七大,都因战争环境及其他条件不成熟,一再延期。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和中国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礼堂正式开幕,到6月11日结束,会期长达50天,创历次党代会之最。这次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大会,正式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13、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次大会,明确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阐明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总结提炼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规定了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党的组织原则,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并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
14、史册。(六)重心转移,拒腐防变一七届二中全会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新中国的航船已经看见胜利彼岸之时,中共中央为规划迅速取得胜利和胜利后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同时,面对中国共
15、产党即将执政的形势变化,毛泽东同志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警惕居功自傲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这次会议还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七)冬去春来,腾飞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
16、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重大决策。这次会议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结束。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17、期。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从这次全会开始,中国的发展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高速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引进来至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18、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成功开辟、建立、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繁荣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然,在党的百年历史上,重要的会议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选择了对党的发展进程、对党的事业取得辉煌胜利中,几个著名的,具有转折性和战略意义的历史会议,回顾我们党走过道路的艰辛和不易。党的重要会议犹如历史的灯塔,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历经苦难与辉煌、挫折与胜利,都与党
19、的每一次重要会议休戚相关。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部光荣奋斗史,也是经历艰难曲折后的伟大觉醒史,对我们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具有重要启迪。二、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
20、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这些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作出了13个方面的总结概括。1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通过出台一系列准则和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对重
21、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等,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2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委书记 公司 庆祝 建党 103 周年 总结 表彰大会 讲授 专题 党课
